博采眾長卓爾不群評李林洪教授的瓷板畫(繁体录入)
Home|补漏拾遗,方复教授忆家世|博采眾長卓爾不群評李林洪教授的瓷板畫(繁体录入)

李林洪(筆名牧石)一九四二八月㈩牛于江丙樟樹市,一九六六畢業于景德鎖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現任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中國上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著作:《山水畫技法新編》,《iii水畫技法高級篇》,《李林洪畫集》陶板畫,《李林洪陶瓷書畫藝術專輯》作品廣泛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及李嘉誠先生等一批知名人士收藏,在海內外藝術界享有盛譽鸿永资讯:在人類歷史上,役有哪個時代像當今世界這么充滿自由的思想單就美術界而言,多元化使這個領域顯現繁榮的態勢,然而,要想自己在藝術上立j:不敗之地,并使自己的風格獨樹一幟,需要藝術家長期艱苦卓絕的探索在我接觸的藝術家中,李林洪教授就其中的位杰出代表,李林洪出生于江西清江樟樹,從小學開始就對美術有興趣;上初中時得到江西老版畫家柯克的引導,迷上了版畫、木刻;高巾時已是江西頗有名氣的青版畫家,他以優异的成績被浙江美術學院和景德鎮陶瓷學院同時錄取:但命運與他開了個玩笑,浙贛鐵路被當時特大洪水衝斷,只好就近在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了雕塑,從此使他與陶瓷結卜了不解之緣;畢業后正碰上了文革,革命不僅使他練就了,手毛筆字,也使他畫上了油畫,特別喜愛油畫風景在下放四的時間裹,他白天參加勞動,夜晚在兩盞煤油燈下創作了100多幅風景油畫回母校任教,給學生上了色彩課,這也使他在水粉方面有所感悟期間幸運遇上天津美術學院老版畫家王麥杆教授,王教授不僅很欣賞其書法,并教導他書書同源,建議他研習中國畫為了幫助他學習中國畫,王教授由賓館搬到他家住,指導他學習中國畫王教授對他說:畫如其人,畫風就像你的性格,連筆如性所至,一揮而就這些教誨激起他的創作激情,他一連畫了幾十幅山水畫,王教授從:i,挑選了十幅參加由王教授發起的在上海舉辦的全國藝友畫展,參展者為當時美術界名流,如錢君、王個等人,后赴香港展出王教授的教導使他刻骨銘心,他深知自己學山水畫的時間太短,對傳統山水畫的缺乏深諳的認識和理解,功底還不够雄厚為此,他認真學習古今繪畫名家的作品,發現自己喜愛的是黃賓虹的畫他認為黃賓虹生從事藝術創作八十余,學養淵博,著述宏富他的山水書用筆繁復,點劃重叠,以實勝虛,令后學者景仰他通過對黃賓虹先生山水畫的揣摩和思考,領悟到所謂山水畫非畫山水,而是畫出畫家的心靈感受要書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就必須尋找山水畫的現代形態和結構,創立自己特有的藝術語言李林洪教授認為,中國山水畫是一種民族繪畫,它是在民族形式這個深厚肥沃土壤的培育下,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李林洪教授的《山水畫技法新篇》出版,該書融合中西山水畫新觀念,使中國山水畫的原有語言和特色更加豐富和突出,一版再版,深受讀者歡迎-獨特的個人經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李林洪教授思考,能不能結合自己對于書法、國畫、油畫、水彩、版畫、雕塑等藝術的特點,融入現代意識,通過瓷板這種媒介來表現從而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呢?美國哲學家、美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的一個重要素質是發掘和展現材質的活力內涵,李林洪教授確實具有這稱可貴的素質他認為,21世紀繪畫應是不同材質的連用藝術家要創造自己的風格,必須要研究材質。

材質因其質地、硬度、色澤的不同,給予人的觸覺、視覺、温度感和重量感是不同的,帶給人們的身體和心理的反映也是不同的一個藝術家的超人之處,在于靈活連用不同材質的活力內涵,預期作品在觀眾方面可能激發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將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傾向建立在這種材質的活力內涵之卜打動觀眾的不僅僅是造型或色彩,其實還包括材質李林洪教授說:陶瓷材料本身是光滑的,在這光滑卜可以做文章這材料可以反復地推拉、擠壓,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在工具的使用卜,改變傳統的以毛筆為單一繪畫工具,同時使用抹布、海綿、甘蔗渣、刷子、肥皂等工具,即使用毛筆,也多用狼毫叉毛;油料上講,一般人畫瓷是樟腦油和乳香油,而我除此之外有時還用松節油、煤油、甘油,還有豆漿關鍵是工具的應用要改變那些固有的痕迹,比如像毛筆用過的痕迹他還說:要追求釉面和顏色融為一體,我們用的這種顏色叫洋彩,一般紅顏色、黃顏色,假如你這個紅顏色和黃顏色用不好,黃顏色就把紅顏色完全吃掉了,一定要考慮燒制效果顏色的色度、濃淡、厚薄都要掌握好厚了就流,一燒就溶,會順着畫面流下來為了改變單一的陶瓷顏色溶劑,他在創作時特別注重油和水兼用,利用油、水互相排斥?又制造溶劑互相滲透,造成斑駁的痕迹,利用反復書、反復燒制,:并充分調動和控制燒制過程的變化等手法,使陶瓷版畫面目煥然一新從材料、上藝中升華到精神,又從精神還原為點、劃和各種肌理,,他把這稱之為迹他說:迹是物,是心物,化一而抱天道的物創造性使用材質是李林洪教授的作品與眾不同的關鍵所在,難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發生出過這樣的感嘆:在藝術作品中,物質性的存在如此穩固,以至我們不得不反過來說,建築藝術品在石頭裏存在,木刻在木頭裹存在,油畫在色彩裏存在,語言藝術在話音裹存在,音樂作品在音響裏存在記得清代詩人袁枚說過:后之人未有不學占人而為詩者也不過他并不贊成一味模仿,所以又批評名代七子仿唐之風:人悅西施,不悅西施之影明七子之學唐,是西施的影也李林洪教授不是創作西施之影的藝術家,他說:傳統是前人的總結,手法是前人摸索出來的傳統如同小孩學步時的拐杖他不僅跳出了模仿的窠臼,而且還突破了自我的繭殼他的作品集中西繪畫、書法、雕塑與陶瓷彩繪諸藝術的精華為一體,既有中國傳統書法的抽象美和中國傳統繪畫的氣韵生動,又有油畫色彩的渾厚、水彩畫的靈動清新、版畫的黑白對比和生辣,還融人雕塑的凝固美和重量感他說,他的作品既不是重復傳統,也不是歐美式的復造,而是一種新的整合,以獨特的人性、獨特的民族風格、獨特的藝術語言形式參與世界文化的發展大畫家魯慕迅說:西畫是以光造型,中國畫是以氣造型光是外在的,可見的;氣是內在的,是由觀者憑感覺感知的西洋畫由形似之極而窺見對象的自然生命,中國畫則是把作者的生命、宇宙的生命與對象的生命融焉體,以創造藝術的新生命李林洪教授認為,只有將西方風景畫和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法進行優勢互補,才是山水畫發展的方向。

對此,前人早已作過成功的嘗試:在我國,林風眠融合中西和民間繪畫的不同成分,創造了新的畫風;趟望雲、石魯等通過對黃土高原的直接寫牛和感悟,開創了長安畫派;李可染在對景創作中把西畫的逆光引進畫面;潘天壽幾何式的構圖,參入了西方的幾何主義來理解畫面的結構;黃賓虹那些密集的墨點與水墨團塊渾然體的山水晝,是受到西方畫印象派的影響而成為中國式的印象派山水畫在西方,畢加索、馬蒂斯對中國繪畫是有所借鑒的,立體派把不同空間的物體平面疊置在起的造型方法,未嘗不是從中國畫的自由時空觀念中得到的啟示;還有像抽象丰義大師克拉因、麥氏韋爾和雷曼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國書法與水墨畫的影響,對黑白之道深諳其奧妙李林洪教授以自己的作品在完善他的藝術理論他說:如果你有一種觀念,而没有相應的技法,没有這種造型能力,去達到你觀念的表現,只有玩一點趣味性的東西雖然你的觀念是蠻新的,但没有藝術本質的東西在他的作品中可看到中國畫所缺少的明暗光影、體積感、空間感、色彩基調及冷暖對比:像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手法的運用、塊面意識的加强、色彩調子的豐富、光影的表現、對象結構的分解和重構都在他不斷的創作實踐中消化融合-「陶瓷板畫自身的體系之中,構成了其陶瓷板畫的凝重雄偉、豪宕開闊的新境界李林洪教授對古人說的胸有成竹的畫法持有疑義,他說他在作畫時,往往是自由生發,不斷尋找自己要表現的東西,在變化中思維,調整造型與色彩、點、綫、面以及肌理在構圖中的作用,使繪畫越來越接近自己的心境他說:我不光是畫個景啊!而是一種情感,-種情感的表現,情感的一種流露。

我到一個地方,我觀察的是山山水水內在的質,不是看表面,如果你看他的表面,畫的東西内涵就少,而且你會修飾它我畫的山山水水都是宏觀的,没有房子啊!樹啊!點個小人啊!什么的,都没有,為什么啊!因為那是我心中的山水,那種山的本身的精神和我精神的一種融合他試圖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廣闊、更永恒的角度去思考和反觀自然,以山水為母體,尋找種對應自己心靈結構的視覺結構古人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山水共魂魄是中國文人一脉相傳的精神歸宿,山水不再是處于人的精神的客觀世界的風景,而是融入了人的精神文化他是用他的心靈與宇宙萬物交融而表現出來的三山水水正如哲學家斯威登堡所雲:在自然界萬物之間存在着神秘的互相對應的關系,在可見的事物與不可見的精神之間有互相契合的情况而這也正是對李林洪教授作品最好的詮釋自魏晋至唐以來的山水詩雖文學價值極高,但除李白寫瀑布的詩及岑參、高適的邊塞詩外,大多寫得幽雅恬静,意在昭示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期間似缺乏一種力度和壯闊的風韵,這是非常遺憾的然而,這種遺憾却使我們在欣賞李林洪教授的陶瓷板畫時可以得到補償初看李林洪教授的作品首先會被一種氣勢所感染,那-瀉千裏的氣勢,夾裹着滚滚激情,洞穿了瓷板,向着無限浩淼而去使我們領略到一種豪放的美、陽剛的美、博大的美、流動的美、雄渾的美晝面中,筆觸,肌理的斑駁色彩的凝厚,有樸厚之氣、拙澀之力,而不流于空泛,筆意間、層次間時有微妙的處理而耐人尋味柔韌的形式和强烈的情緒,空寂含混的背景和躁動不安的點、綫、形,朦朧與虛實的物象,這:切構成作品的特殊韵味他的陶瓷板畫作品有的蒼凉雄渾、有的綺麗燦爛、有的遼闊深邃、有的氣魄宏大,會使我們升華到一種壯美的境地。

這些,正是東方文化的體現拿林洪教授說:我喜歡豪邁悲壯的詩句陶瓷大師王懷俊在評價李林洪教授時也說:他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他的胸襟非常開闊其實,他是一個寧直不彎的人,這是他個性的氣質,也是他精神的容量他的作品無論是日月、裂變、宇觀、山夢、雲山、雲錦、地極、人與自然等系列,還是其他仃題或無題的畫面,都是因心造境,以手運心雖不見具體的森林和河流,但我們能感受到森林的蕭蕭急風和水擊岩石的沉沉濤聲雖没有具體的人物,卸給人一種生命的呼吸,晝面時而寂静悠遠,時而親和喜悅,充滿着一種象征,一種暗示,一種詩意的起落和沉浮帶給我們的不是某一感官的享受,而是超越感官的愉悅李林洪教授說:創作的靈感是一瞬間的,過后重復的話,也許不如當時的心境,也訥:能再卜個臺階創作時,他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是空間的開拓,是表現物體和空間的釋放,也是他幾l-對藝術追求之所在他說:只要有想法,就要畫f去情感的潛流和藝術靈感的源泉,來自他特有的心靈的背景他從自己的心靈出發,把外部世界在心靈的回音壁l-激起的回音反射出來,在創作時揮灑自如,把自己融進了大自然,似有種坐忘、心齋,游心于物的感受,進入了石濤所說的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那種物我交融的境界意象,本是中國文化與凶-典詩學最山-老的基本範疇之一,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說: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其中的意象是指文思之涌其實,這也正是大人合一意識的種,只不過它更多地體現為一種犬意或群體的意志罷了李林洪教授的作品既不是以形寫神,也不是借物抒情,他將他的陶瓷板畫稱之為意象繪畫從載體到工具到顏料的創造性使用和完美結合,具,有完整的繪畫體系,這種繪畫體系是與油畫、水彩、版畫等并列的,種藝術形式他是意象繪畫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其作品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第一,虛擬性,指的是作品具有的非現實性;第二,感性,指的是作者的感官直接的把握和感知;第三,想象性,是指意和象融為一體的產物;第四,情感性,指的是伴隨着意象創造的全過程的激情他創作時的意象通過作品的意象得到顯現,觀眾看作品時的意象是通過作品的意象得到共鳴由于觀眾的意象各有不相同,所以每個人在欣賞時的感覺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或地點去欣賞,愉悅度也是不一樣的他注意意象組合的內在韵律與節奏,將意象與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其跳躍的組合,朦朧的暗示,交織着復雜得難以言傳的情緒,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其卓越之處不光是因為其筆觸離開形的束縛,顯得輕松自如,隨意發生,激發心靈沉思中的意象和空間,能以想象自由進入其中,領悟到一種慧點和隱喻,自然繪畫語素與自己的本性有一種强烈的契合,保持這種智慧游戲對畫面處理的快感也不完全是朦朧背景中透出的斑駁痕迹與肌理給人以特殊的視覺刺激而是因為其作品糾結着明與暗與不明不暗,虛與實與虛虛實實,冷與熱與不冷不熱,剛與柔與不剛不柔,巧與拙與不巧不拙等等不確定的因素,確定指向有限,不確定指向無限這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體現着他對藝術的理解,也反映了他的內心世界他在作畫的過程中,持續對黑白關系、色彩關系、虛實關系、結構關系等等的關注,實際上是對這種藝術語言的駕馭,而內容和情感與此是,不能分開的。

他說:藝術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象征,是表現人類情感的符號并聲稱技法本身就是一種內容他依賴審美必須的協調性,把那些相互衝突的形式的激情或激情的形式統一為完整的畫面他作品中顯示出來的强烈的個性及人格力量撑起畫面的飽滿結構和視覺力度無處不飽含生機勃勃的生命感和人性之美,通過意象的叠加發揮到極致他那超越古今中外的藝術思考,是一種更為遠大,更高層次的藝術思考他的作品表現的是內在與外在,主觀與客觀,個體靈魂與宇宙精神合一的心象,是儒釋道精神的具象,是人生大境界的注解-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土在談到科技創新時說:李林洪教授在陶瓷藝術方面的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的典範油畫家俞曉夫先生稱李林洪教授的作品縱橫千萬裏,跨越幾千水彩畫家陳培榮先生認為李林洪教授的陶瓷板畫藝術終將與中華民族創造的其它藝術一樣,一起步人世界藝術之林陶藝家、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陳實涵先生稱贊李林洪教授的作品有民族意識,有哲理內涵陶藝家呂品昌教授稱李林洪教授的作品是編織着他那融匯了東西方繪畫精神的審美心象,從冒險、失敗到成功,他獨創了家風格陶瓷泰鬥王錫良先生說:像他這樣有創造性的藝術家,在陶瓷界不多由于李林洪教授在陶瓷板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曾被授予世界當代杰出陶瓷藝術家的稱號他的作品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收藏其作品的機構或個人,從國內各大城市及港、澳、臺地區到東南亞、日本、韓國乃至歐美各國如: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父子高價收藏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結合了民間藝術、姊妹藝術、域外藝術的精華而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不僅是帶有情感的色彩融合,而且也滲合着光與影的微妙變化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屬于中國,而且屬于西方,屬于全人類.我為我們中國人原創了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歡欣鼓舞,願李林洪教授的陶瓷板畫精品長存于天地間!

更多名家教授

名家教授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名家教授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