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获博士学位,同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博士后出站,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主要著作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器以载道——中国陶瓷美学思想评析》,韩国麦粒美术馆出版社出版;《飘逝的古镇——瓷城旧事》,群言出版社出版;《中国陶瓷》,五洲传播出版社版;《费孝通晚思想录》,岳麓出版社出版近来发表的论文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血脉的传承》《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生态的构成》《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全球一体化中人类文化所遭遇的困境》《科学与艺术的新精神》《论工艺美术的再生性与原生性》《道德文化的建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中:对人类艺术遗产的再阐释》《“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二十一世纪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人类文化的保护》《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谁能阻挡生活的流动》《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艺术学研究角度的转换》《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沿革与中国本土价值》《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文化思考》等七十余篇一、中国的文化基础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的竞争是以物的制造和消费以及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但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以后,文化开始成为一种软实力,许多国家纷纷打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中国也不甘落后,国家领导人不仅把文化的看成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还提出了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战略目标但中国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如何才能在下一轮人类社会转型和发展中取胜?笔者认为,首先要发展文化,但发展文化必须要有文化基础,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大家都知道,中国具有五千从未中断过的文明史,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拥有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虽也历史悠久,但其文明都曾被中断,唯有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的记载到今天,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文献,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基础最雄厚的国家记得在十五前,一位非常有学识的韩国朋友告诉我,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中国将会用一把土打败美国当时笔者不明白其含义,后来他解释道,土的含义就是文化,在以高科技立国的时代,美国人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在未来以文化立国的时代,中国将会超过美国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大国,在文化的发展方面有着雄厚的根基。
十五过去了,虽然我们还没有明显的看到他所说的迹象,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的确提高了,文化的重要性也在日益的加强和显现二、如何利用和发展中国的文化基础中国的文化发展有基础,这是谁都不会否认的,但有基础也要看你去如何利用,有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要看你如何去利用、发展和整理这些财富所谓的“文化自觉”,首先就是要如何去认识这些财富,去研究和整理这些财富知道中华文明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智慧和哪些财富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是当今整个的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中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过许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孔子、老子、包括孙子(兵法)的思想至今还在被世界所关注,15、16世纪到19世纪前中国制造的精美的瓷器、丝绸、家具、金银器至今还闪烁在欧洲及美国的各大博物馆中但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除了一些皇家的奢侈品,我们很难看到这些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创造是我们选择的眼光有问题,还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这些财富?不仅是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文化需要积累,也需要不断的整理与研究;文化不是静静的不动的等在那里,让我们很轻易的去摄取,去占有它需要我们去读解,去探究,去挖掘,去找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精华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在大量的探究了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所开始的,同样中国的文艺复兴,也需要我们去读懂,去认识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韩国人说,中国能用一把土打败美国,那是在中国人达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把中华文明的精髓理解透彻,把中国历史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以后才行。
但非常遗憾,纵观中国近百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和没有时间好好做学问从清末的鸦片战争,到后来的五四运动、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就一直没有安定过到新中国成立了,本来以为国家安定了,可以坐下来学问了,但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搞得人心惶惶到后来,好不容易改革开放了,国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团结,经济也得到了大力大发展,中国的发展势头蓬勃向前,知识分子们终于遇到了好时光,原以为可以安定下来做学问了,但物质的诱惑力太大,官本位的思想太严重,而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难有人安静下来做学问。
一个国家一百余来没有机会好好做研究,做学问,整个国民会不会变得集体没有文化,集体没有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深刻思考和认识?如果是这样,纵使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再多也是白搭,机会再好也有可能错过当然,也许笔者说得太过了一点,目前还是有许多的学者在默默地做研究,但这些学者往往是弱者,很容易被权利边缘化,被物质财富边缘化,社会往往对他们视而不见但他们才是国家的栋梁,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因为我们要想文化崛起,要想文化立国,文化自强,文化自信都离不开我们对我们自身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深刻理解。
如果我们连古文都看不懂了,连历史上的重要典籍都没有时间看了,我们还能称得上自己有文化吗?而且我们不仅要读懂自己的文化,还要读懂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只有将自己国家的文化放在一个世界文化的坐标上来审视,我们才会知道自己的未来发展还需要什么。
欧美国家之所以发达,不在于它的高科技,而是在于它的思想的认识和它的文化的高度其不仅是近两百来的高科技的发源地,也是现代思想的发源地它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看看它们研究学问的方式我们就知道了,它们不仅是研究自身的学问,还研究大量的其他国家的学问,包括中国的学问美国的的一位学者可以在中国的一个小乡村呆上许多,将这个村庄的文化历史,社会组织,民俗风情等地方性知识弄得明明白白而我们的学者何时能到欧美国家去过如此细致的研究,就是在本国,也有难有时间和静下心来做如此细致的乡村调查三、以“非遗”保护为例谈中国文化的研究与梳理工作近来,国家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是一个全面认识中国文化的契机因为要将这项工作做好,不仅需要田野考察,也需要阅读典籍,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同样,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现成的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纪录、去整理和去保存的,其也有一个逐步地去理解、认识和发掘的过程过去我们常认为文献记载的精英文化和口头传授的民间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但通过长期的田野考察作业,笔者认为关系非常大古人说:“礼失求诸野”,许多文献记载的历史文化及风俗,在精英阶层和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消失了,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却被保存了下来我们今天看它是民间的,但在若干百或千前它却是精英的,甚至是宫廷的我们今天看它是口头传授的,但在若干前或若干百前却是有文字记载的如到期间,笔者主要是在陕西的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做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关中一带的农村,由于临近古代的长安城,其婚丧嫁娶的许多礼俗,仍然遵循周代古俗在考察的过程中还了解到,西安附近的一个村庄,千余来一直在许多民俗活动中演奏着唐代的宫廷音乐,还保存着非常完好的唐代宫廷乐谱因此,我们在研究它的历史时,只有利用唐代的宫廷古籍才能说得清楚笔者还考察过陕北的剪纸,通过文献的研读,笔者了解到,这一带曾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中心地之一而且这个地方毗邻内蒙,在汉唐时期曾是非常重要的军事关塞,元明以后,随着蒙汉一家的局面形成,其重要性开始减退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其文化的流速减慢,当地的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的习俗,还保持着原始时期和汉唐时期的传统,其某些剪纸的风格和汉画像砖的风格尤为接近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而汉代的画像砖全是贵族阶层用来装饰墓室的,是一种贵族的艺术,其风格的相似说明,贵族艺术和民间艺术是有一定的相通性的从这些例子看到的是,我们现在认为的是口头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可能是有文献记载的,我们现在认为其是民间艺术,可能在历史上是宫廷艺术或贵族艺术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民间巫术,从历史的源头来看巫术也并不完全属于民间中国的巫术文化有很久远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理性化、典籍化、体系化的特点,儒家的《周易》、《礼仪》等经典就是这种巫术的文化结晶。
所以,我们在考察民间巫术时,也需要研究古代的典籍不仅是汉族文化如此,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如此,笔者曾于的夏天和的春天在贵州省六枝特区的梭嘎乡考察苗族的一个分支——箐苗,这是一个古老的,没有文字的,有着自己特殊历史和文化习俗的民族,当地的老人还不会使用公历纪日,甚至也不懂农历他们是用于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生肖纪日那里的集市是用生肖来作为周期轮流转的,每一个集市用两个生肖来表示6个场一个周期日子则是十二天一个周期,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十个月相传在帝舜时代我们先民成熟的历法是太阳历,或称华夏族纪法,而箐苗所使用的历法,与之相似例如诗经《七月》叙述了从一月至十月的中行事,中间没有出现过十一月和十二月也就是说,在汉族中早已失传的太阳历,在少数民族中却被保存了下来还有汉族早期的祖先崇拜文化,也在这个族群得以完整的保留所以,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不仅应该对其进行认定、纪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还必须对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挖掘,说清楚其的历史源渊和来龙去脉,从而做到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来历发展及深刻的文化核心中国三千多的文明史,从甲骨文的纪录到今天的文明,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是任何国家都难以与之匹比的珍贵的财富如果我们能够发掘它,利用它,把它和今天还存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结合起来,那么重新认识中国的历史,推动中国的文化复兴,达到中国的文化自觉,进而做到文化的自信与自强,就有了很深的研究基础四、结束语最后笔者认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蔑学术,轻蔑学术的研究,只有学术研究的基础打扎实了,我们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中国才有可能成为文化的大国,我们文化立国的目标才会有起点,才会有基础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崇尚读书,崇尚学问的国家因为古人知道,只有思想才会造就一个国家的灵魂,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满腹经纶的人才会深刻的思考,只有行万里路多做调查研究的人有开阔的视野,只有会深刻思考和视野开阔的人才会有思想,只有新的思想产生,才会促使一个国家新的创造力的产生,新的文化的崛起,新的经济的发展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