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对外文化交流的贡献--------------------------------------------------------------------------------瓷器是我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它首先为我国人民所发明、利用,然后把它和它的制造技术传到世界的各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也就博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在这些大量流传的瓷器中,十四世纪以来的青花瓷器,一直占着极少为重要的地位我国与国外的交往,从文献记载上可以知道,早在二千以前的汉朝张骞通西域时已经很频繁了唐代以后,无论文化交流或贸易往来,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陆路与西方的往来,由新疆到波斯,经叙利亚,到达地中海各国这条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一直到十六世纪,我国的瓷器都是从这条道路向西方输出如在明人笔记中载称:"鞑靼,女贞诸部及天方诸国贡夷归装所载,他物不论,即以瓷器一项,多至数十车"明瓦的瓷器最主要的就是青花,它的产量极大,应用很广,根据当时生产情况,其中必然有大量的青花瓷器另外从海路则由广州绕马来半岛,经印度洋到达波期湾及地中海各国如腓尼基、马勒斯坦以至非洲的埃及九世纪中叶时期,阿拉伯商人苏列曼(sulayman)由海道来中国经商,公元(唐大中五)在他的游记中写动:"中国人能用陶土作成用品,透明如玻璃,里面加了酒,从外面可以看到"这样的商品,甚得西方人民的欣赏、称赞,必然竞相购买,大量运销国外至于邻近中国的朝鲜、日、南洋等地更是很早就有通商往来,更在大量的瓷器流传到这些国家了正是由于我国的瓷器深受各国人民的称赞欢迎,所以都想得到它但是仅凭中国出口是不能满足各国人民的需要的,因引有不少国家都来仿制中国的瓷器从而中国的制瓷技术传入各国,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掌握这样,具有不同特色的各国造瓷工业发展起来了,现在我们还可以从各国早期所制成的瓷器中见到不少是学习我国青花瓷器样式的青花瓷器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劳动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共同创造发展着这一项人类物质文化的宝贵财富中国和朝鲜接壤,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梁贞明四)高丽便学会了中国的造瓷技术开始时仿中国的越窑、汝窑、耀窑等青瓷器,取得很大成绩到十五世纪时,用中国的回青瓷器,做得很好,所发有"类饶产"或"与饶相似"之说当时知名学者成侃所著的"慵斋丛话"中写道:"至世祖杂用彩绘,求回青于中国,画尊(繁体字)怀觞,与中国无异"以后回青缺少,又用土青制青花器,李朝最后的官窑一直到十八世纪初这些听制瓷器,以后亦有流传到中国来的,多钵式大碗和瓶罐之类,作折枝三果或牡丹花青花布色仿明宣德、正德样式,通称高丽瓷从青花瓷器的交流中,说明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中国瓷器传到日也是很早的事情,但学习中国造瓷技术的时间,根据文字记载,在南宋时已经开始南宋嘉定十六(公元)日御渥天皇时,山城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通元禅师到中国的福建来学习造瓷技术六归国后,在尾张濑户地方制造黑釉瓷器,后来日人就称这种产品为"濑户物"称加藤氏为陶祖到了明代正德初(公元1560--)日遣使了庵、桂梧等启程来中国,日伊势松板人五良太浦随来,到中国后取名吴祥瑞祥瑞在景德镇整整五,重点学习制造"素肌玉骨"的青花瓷学成回国,在肥前之有田附近开窑,烧造青花瓷器,又在奈良附近的鹿背山制造瓷器,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从此日造瓷工业进一步得到发展日因是道人葛质在翻刻《陶说》序中说:"其他诸窑,都仿汉样,自青、白、黑、紫、五彩、青花,虽不能佳,莫不咸备"由此可见五良太浦学习中国造瓷,对日瓷业发展的贡献是很大的同时他的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中国历史博物馆曾展出一件有"五良大浦吴祥瑞造"底款的日青花六角瓷香薰(通高14.2厘米,口径8.2厘米)圆口,卧狮钮,镂空圆盖,器身为六棱筒状底面三足,中间八字青花楷?quot;五良太浦吴祥瑞造"器身六面,每面画青花人物,花鸟不等,人物皆宽袖大袍,其中一幅有竹下二人对话,颇象明代青花瓷画中的高士图至于所作花卉,如葵花、竹石等,都用双钩画法,笔法均极灵活纯熟,这种宝贵的青花瓷器,可以说是中日两国人民传统友谊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成果。
元代时由于中外交通频繁,当时所生产的大批青花瓷器,除了供应国之外,向国外输出也很多如当时遍游南洋数十国的汪大渊,在他所著的《岛夷志略》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外销的情况,常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花白瓷器"、"青花盘碗"的记载,都明确指出是青花瓷器的外销已为数不少至今东南亚各国所藏中国古瓷当中,还有当时传去的器物其它地区从考古发掘到大批中国古瓷,现在土耳其伊期斯坦堡城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城阿匀戴华尔寺院所藏的极为丰富的十四世纪青花瓷器,很多就是当时所输出的,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物证到了十五世纪初,从明朝永乐时期开始,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遍历越南、暹罗、马来半岛、南洋群岛等地,并且到了印度、波斯和阿拉伯,远达非洲东岸,经过三十余国历时永乐、洪熙、宣德三个朝代,将近三十之久所经诸国,纷纷遣使通好,在政治、文化、贸易上都和中国发生了密切关系,并且互市不绝中国以瓷器、织造品、金属器皿及钱币换取香料、染料、药材、珠宝等物对来我国朝贡的使臣及每次往来使节,必发绫、锦、纱罗、文绮、彩绢、麝香、玉器和瓷器,作为赏赉品送给他们这种朝贡和赏赉,也成了一种互易有无、文化交流的方式明代永乐、宣德两朝是青花瓷器盛行之际,因此带出去的必然以青花瓷器为主要品种如随同郑和出使西洋的费信所著《星槎胜览》中明确指出,以青白花器做交易的有六处(暹罗、阿枝、忽鲁姆斯、榜葛剌、大唤喃、阿丹)以青花白瓷为交易的有三处(锡兰山、古里、天方)可见青花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中的爪哇条中也?quot;国人最喜爱中国青花瓷器"的记载在巩珍所著《西洋番国志》中记载:喜爱中国青花瓷器、青花瓷盘者有占城、爪哇、锡兰三条可见当时我国青花瓷器不但大量外销,而且深为海外各国人民所欢迎从起,葡萄牙人也来到东方贩卖驰名世界的景德镇瓷器往后荷兰人在东方渐渐占了上风,并于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承办运销瓷器到西方去的业务从《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中报导,可知从至止,这短短八十里,我国经该公司输出的瓷器竟达一千六百万件发上在当时经营我国瓷器输出业务的当然不止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家,所以其出口量肯定远远超过以上数字当时正是我国明代万历至清初康熙时期,是景德镇窑以青花瓷为主的独盛时代所以其中必发青花瓷器占极大的比重同时也大批流传到东亚和南洋各地至今在东南亚各地还留存着很多我国清代十七--十八世纪的青花瓷器随着瓷器外传,中国的造瓷技法也相继为世界各国所掌握七世纪时,阿拉伯人把中国瓷器传到了中东和近东各国,在那些国家的手艺人和艺术家的合作之下,开始仿制中国瓷器在西方仿制中国瓷器最早成功的恐怕是埃及,从伊拉克的萨麦拉城和开罗旧?quot;符斯塔特"的废墟发掘出来的除中国瓷器之外,还有些是埃及人仿中国制造的瓷器埃及仿制中国瓷器是从法特米王朝(969至宋开宝二至乾德七)开始的当时有一位名叫赛尔德的手艺人,就曾仿造过宋瓷,还传授了很多徒弟到了奴隶王朝时代埃及人就大规模地仿造中国瓷器在十四十五世纪仿造的青花瓷器,其造型和花纹都模仿中国式样,这从埃及开罗古城发掘出来的实物可以得到证实波斯仿制中国瓷器也很早在十一世纪时,中国造瓷技法传到了波斯喇及斯经过长期改进,技术逐渐提高以前的波斯瓷器就有很多中国的凤凰图案十六世纪初时,有中国的陶瓷工人来到波斯,直接为他们烧造瓷器中国的造瓷技术传到波斯以后又传到了阿拉伯在十一、二世纪时、伊拉克的拉加地方的窑器还保留着极浓厚的中国作风不久土耳其也学到了中国造瓷技法,直到十四世纪时,他们的窑器也还保持着中国瓷器的风格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十六世纪的瓷器,如花鸟盘之类,也深深地受到中国和波斯的影响欧州人仿制中国瓷器的技术是由阿拉拉人传去的阿拉伯人得到中国造瓷技法以后,于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炼金术工人安托尼俄学会了中国造瓷技术,造出了轻薄透明的瓷器皮萨工人造出了软瓷青花碗使意大利人能比较容易的购到向往已久的青花瓷器意大利得到中国瓷器技法以后不久又传到了荷兰领土德尔夫,德尔夫陶窑学会了制造中国软瓷的方法那时中国瓷器的标(主要是指青花瓷,因为当时正值明末时期,我国瓷器产品及外销器中都是发青花瓷为主),惹起了德尔夫染色瓷器工场的各种试验仿效,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后由德尔夫瓷器工场,传到了欧州各国的瓷器上,使瓷器装饰艺术逐渐有了进步当时各种瓷器色彩均以中国瓷器为模样它的瓷器上面,画着中国式的锦锈花纹、迷人风景,各种神象和一些奇花怪鸟德尔夫陶器工厂在十七世纪初期的产品,可以明显地看出受了中国瓷,特别是明瓷青花装饰法的影响,这种青花的装饰艺术也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瓷器装饰直到最近某些国家的瓷厂所生产的青花瓷器,仍有不少是仿造我国的龙、凤、花鸟等传统图案样式可以看出我国优秀的青花宝贵遗产,深为世界人民所珍视解放后,我国在对外贸易及技术交流中,瓷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项目建国二十多来,陶瓷出口量逐增加,特别是青花瓷器,解放前在外销上几濒绝迹,而今又重新活跃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国人民的欢迎不仅如此,世界各国也很想了解我国青花的制瓷技术不少国际友人及专家来到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参观访问兄弟国家还派来了留学生到景德镇学习,其中有专学造青花瓷的,他们都与我们景德镇陶瓷工人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友好的接触,互想介绍情况,交流经验,通过这种友好往来,进一步把我国传统制瓷经验传遍世界,而且也使我们学习到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另外,在参加历次国际博览会或对外文化交流的工艺美术展览、陶瓷展览会上,都缺少不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青花瓷器,而且还得到很高的评价在国际交往中,青花瓷器也是一种高贵的礼品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青花瓷器更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发展提高
古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古瓷历史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