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来,烧窑的燃料是松柴由于松柴资源日益减少,陶瓷界的前辈们敏锐地预感到,今后的几十中,松柴必然会发生危机清宣统间,曾在日本留学的江西籍人张浩、邹如圭等人在鄱阳创办窑业学校,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他们在校内设计一座8立方米燃烧室的倒焰式方形煤窑,为景德镇的煤炭烧瓷开辟了新纪元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这些有志于窑炉变革的专业人才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未获成功而告终景德镇乙等工业学堂,以原御窑厂毕家弄南窑部份厂址做校址,重新构筑方形煤窑,由于烟道的原因,而遭到驻在该处警察局的阻挠反对,几经协商不成,不得不修改原设计左右,景德镇陶务局在莲花塘五龙庵侧,也筑建了一座方形煤窑由于国内军阀混战,地方当局对煤窑根本无任何兴趣,不闻不问这座煤窑时烧时停,最后还是夭折。
官办的煤窑失败,接着工业学堂部分教职员和毕业学生,集资在市东马鞍山筑建一座圆形煤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座圆形煤窑被浮梁县拆毁,改建了碉堡从此,以煤烧瓷就停顿了到解放时止,烧炼瓷器仍然依靠松柴以煤代柴的提法,再无人提了。
解放初期,常烧瓷的柴窑有81座,每烧掉松柴30多万立方米,这个数字可说是触目惊心。
,窑柴告急全市组织陶瓷系统千余名职工、干部奔赴各乡搬运松木柴,历时半,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举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省内17个县(市)纷纷调集松木柴支援景德镇陶瓷生产要发展,大量的松木柴无休止的砍伐,群山穷尽,柴源告罄的那一天并非危言耸听,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建国后的第一座方形煤窑诞生了。
这方窑坐落在建国瓷厂分厂(现宇宙瓷厂)方形煤窑的问世,标志着燃料结构迈出了以煤代柴的第一步但是,方形煤窑只是初级阶段,不尽人意:火势不均匀,四角火势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温度初,在第二瓷业生产合作社(现景陶瓷厂)建起了3座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之所以称简易,主要是千方百计节约原材料,降低造价窑包没有厂房,建在露天。
这种惜料如金的作风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让后人为之感叹,为之钦佩当时,曾有人写了一首诗赞美奋战在第一线的窑工:“头顶蓝天热情高,脚踩草地烧煤窑……”到,全市共建成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119座窑青率达90%以上,在烧成工艺改革方面书写了灿烂的一笔随着不断的实践,简易煤窑也暴露了不少实际问题由于材质低劣,砌筑粗糙,窑体的整体性、坚固性较差,造成经常性的建窑和补窑修窑,而且耗煤算下经济账,此窑实在不够理想,前景也不容乐观始,我市逐渐停止了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建造正规的倒焰式煤窑拉开了序幕煤窑从解放后始起的方形煤窑到正规的倒焰式煤窑停烧不过即使从民国时期鄱阳第一座小型煤窑算起也不过七八十光景,若比千槎窑、柴窑的悠久历史,那只是很短暂的时光但是,煤窑在一定历史时期,铸造过陶瓷的辉煌,其功不可没尤其是广大陶人为煤窑历经的曲折,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更应当不能忘却
艺术信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艺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