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不能枯竭!朱大可说,青花始于阿拉伯,却兴于景德镇于是,大多数人在提及青花时会想到景德镇,而不是阿拉伯这就是在取“他山之石”中加入了伟大创意的结晶。
昨日上午,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随笔作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先生来到瓷博会展馆中参观,瓷博会的现场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尤其是精品展示区的几件展品朱大可此次来景的目的是参加国际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在今的1月份,朱大可就受邀率领8人上海考察团抵达我市为陶瓷文化复兴出谋献策朱大可说,此次参加论坛就是上次考察之后的一个延续晚报:在重构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中,你觉得什么最重要?朱:好的创意最重要景德镇在今被纳入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但这只表明一种资源的枯竭,比如瓷土相较于它,文化的枯竭是更不可再生的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在上次来景是,我就提出过“thevoiceofchina”的看法,景德镇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景德镇陶瓷目前最大的桎梏是传承有余,创新不足瓷器在釉料、材质、器型、纹饰、风格上比较单一应该在如何融入国际体系中的审美标准中多下功夫,而创新、创意就是其中的密钥晚报:那么如何解决创新的问题呢?朱:首先要和国际交流,观察学习“现在最新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其次,要改变高校中的教师对陶瓷创作的既定模式我们通常会说“一个人的创作风格很成熟”,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这说明了一个人风格的固化,创作就应该是毫无边界的,只有先开阔教师的思路,才能让他们去影响学生晚报:你刚刚说首先要和国际交流,怎样才能吸引国际级的大师来到景德镇?朱:第一,交通要便捷,这能给他们安全感。
第二,给他们一个能提供釉料、坯料、窑炉、包装甚至运输的配套服务的创作环境,另外在吃住行方面尽量考虑他们以前的习惯。
晚报:今1月份,你来景德镇时,曾经提出要打造“城市名片”,现在在你心里,有没有城市名片的“候选者”?朱:有,比如瓷乐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很能抓住人眼球,景德镇市文化局在打造瓷乐方面也做了相当大的工作现在瓷乐要解决一个问题,音不是很准,由于瓷乐尚处在发展阶段,一些乐器都是在模仿笛子、古筝等乐器,其实瓷器应该是一种打击乐器,如果能制成大大小小的瓷鼓,形成一个打击乐器的群体会更精彩瓷乐器的原创性很好,现在我们只需要在推进一点研究,就能给人带来出乎意料的感官享受。
晚报:创新除了改变外在的装饰后,置换功能是不是也是一个方向,比如瓷乐?朱:对,瓷器不应该只是作画写字的媒介,用途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晚报:你如何看待“将景德镇打造成陶瓷文化公园”的构想?该如何打造?朱: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将工业遗产改造成一个时尚生活的空点。
以北京“798”艺术新区为例,那里以前就是原国营798厂工业老厂区所在地,现已成为中国艺术家的天堂我们也可以将一些厂房改造成一个陶瓷创意产地,甚至可以形成“前铺后厂”的形式,在其中还可以建酒吧、餐厅、陶吧,在给创作者提供宽松环境的同时也可以拉动购物观光旅游晚报:在瓷博会中,什么作品给你印象深刻?朱:我觉得瓷博会这个平台还是很好的,摆放在精品区的瓷器很有创意性还有就是日用瓷,很精美我觉得,在制作日用瓷时,不需要太强调官方、皇家的气质大众的品味才是最好的,日用瓷要尽量亲民,不要“近庙堂而远江湖”
市场故事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市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