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器
Home|黑白木刻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与器

道与器,这个展题阐明了陶瓷艺术的真谛:“道”、“器”合一,将精神与器皿融为一体,无形变有形,抽象变具体艺术家的内在能量通过他的画笔而表达在瓷器的艺术作品之中对平衡的追求,道与器的结合,展示在艺术大师们的经典作品里文的主人公是一位艺术大师,来自一个小镇,他的一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短暂一瞥这里叙述了陶瓷和陶瓷的故乡景德镇,更主要的是讲述陶艺大师、教育家施于人,他的一生和陶瓷、景德镇密不可分,景德镇将隆重庆祝景德镇定名一千的“千庆典”在瓷器被视为文化代言人的国度里,施于人是中国20世纪后期最具影响的陶艺家之一,他是景德镇博学多识、深受爱戴的艺术家和导师,他的作品不仅在陶艺界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他的生平亦是那些在经历20世纪种种磨难后更显辉煌的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与他熟知的材料融乳交织,施于人的故事流淌于千陶艺的长河中,这是一条聚满了前人智慧,后浪翻滚的大河大师已溘然西去,他的爱人、朋友、学生对我们讲述了他曲折的一生施于人的艺术作品及其生平是“道”、“器,,合一的具体表现,作者与素材、理论与实践、艺术灵感与人格魅力为了全面展示他的不凡生平和艺术创作,展还包括施于人七位第一代得意弟子的精选作品这七位弟子是:张育贤、戚培才、彭竞强、秦锡麟、郭文连、张学文、钟莲生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施于人一生兢兢业业,为这七位弟子及众多的学生照亮了陶艺之路,现在这七人是中国最具影响的陶艺大师2月2日,施文林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小商人之家,9岁失去双亲他聪颖好学,自幼即显出艺术天分有一天他在当地天主教堂前的人行道上作画,引起神父的注意而被好心收留是教会帮助他度过儿时的艰难岁月,教导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施文林在上高中时择名“于人”,出自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他68岁时不幸死于车祸,施于人身体力行,将他对陶艺的挚爱及毕生的造诣全部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和他钟爱的景德镇参展的七弟子之一钟莲生撰文:“他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通过他自己和他多培养的学生们的传播,对景德镇的陶艺创作思想和陶瓷设计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施于人对中国当代陶艺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至2l世纪,施干人从杭州美术学院毕业后赴北京就读于著名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前夕,他的导师梅健鹰怀着在景德镇建立一个中央工艺美院式教学基地的想法,带着施于人和另外几个学生来到蒙尘的瓷都访问当时新中国成立只有短短,大家豪情满怀地立志要重振瓷都的昔日雄风北京的老师挽留施于人毕业后继续深造一,,27岁的施于人离开北京来到景德镇,轻博学的他踌躇满志地来到了青花瓷的故乡青色是景德镇的主色调,沉静的青色在白底之上他起初浓重的浙江口音造成的沟通障碍很快被他的才学和友善克服了在景德镇的头几里,他按照中央美院的模式安排课程,当时的景德镇陶瓷技术学校共有学生73名,其中五彩12人,粉彩21人,青花22人,陶雕18人施于人开朗宽容的性格促使先前各自为政的不同的“学派”化干戈为玉帛如今80高龄的民间艺术家王锡良回忆当说,“施干人对陶瓷艺术的热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使得民间艺术家和学院出身的知识分子走到一起来了院系调整,三所学校合并后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施于人作为建校人士之一,也是陶瓷设计专业的带头人,负责当时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安排他在中央工艺美院的同窗,当今著名的陶艺家张守智则留在了北平景德镇漫漫千的陶艺长河有从各旧窑址出土的碎瓷片为证长江的支流昌江流经陶瓷的故乡景德镇瓷器,特指高岭土和瓷石,经高温烧制而成的材器,具有其特殊的洁白光泽和清脆的音质周围山区无尽的高岭土,茂盛的松林用于烧窑,丰富的水利资源用以驱动转轮,通畅的河道运输成品,充足的劳动力勤恳劳作,使得景德镇成为陶瓷工业的中心景德镇可能是世界上惟一“以瓷为生”的城市,制坯、上釉、彩绘、烧制、包装、销售、出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工业用瓷、日用瓷、艺术瓷定义了这个城市“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是景德镇最初的称呼,汉世是东汉景德镇鼎盛时期的作品虽然景德镇在清亡之后继续生产瓷器,但是民国时期中国战乱纷纷,国家的动荡再一次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在后的间,仿制前清作品处处可见尽管这些作品下笔的技巧纯熟,摹仿的图案纹样仍很快无人问津在景德镇,几个民间艺人独立创作了一些作品——既不抄袭旧作也不拷贝现成的书画这个自称“珠山八友”的艺术团体每月逢十五聚会,交流想法,展览作品“珠山八友”其实不止八人,这个团体成为清民时期和后来的施于人一代艺术家之间的桥梁八友们有时在他们的作品上署名或盖印,这种做法在之前相当罕见后和家族经营的民窑的出品一视同仁他充分肯定民间艺术,正如弟子张学文所说:“恩师施于人的最大贡献在于独辟蹊径地创立了‘学院派”陶瓷工艺装饰体系,在中国绘画风格一统天下的景德镇,勇于用装饰的意识、工艺的手段、陶瓷的语言来装饰陶瓷,恢复了陶瓷装饰的来面目”这也是施于人最有影响的艺术观点施于人推崇生动、直率、自由的民间艺术传统在北京,仅24岁的施于人身无分文,为了挣些稿费用于旅行,他写了一关于剪纸的书剪纸由来已久,是在农村妇女中颇为流行的民间艺术施于人欣赏它的民族性的设计、粗犷与细腻线条连续的对比交错以及一双灵巧的手透露出的平和民主的天性施于人对许多民间艺术都有所涉及,譬如蜡染、刺绣、脸谱、编织等等在施于人看来,景德镇的民间艺术家不是没有学历的匠人,而是活生生的教科书余进宝回忆起施于人走访当地民间老艺人,邀请他们上台讲课,有时甚至恳请陶瓷学院聘他们为教授许多民间艺术家如段茂发、聂杏生、余翰青、魏荣生等都曾应邀讲课施于人和去世的段茂发来往密切,每当学生们见施老师端上茶、搬了竹椅到教室,他们知道那天一定是段茂发要来讲课联系知识分子和民间艺人好比是将“道”引入“器”,两股力产生新的能量、新的想法和技巧,推动着陶艺的历史长河滚滚东流施于人不是多产的艺术家,教学占去他大量的时间,他去得太早,还没来得及尽情地创作他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呢?精美的造型设计和色彩使之与众不同,作为艺术家和教师,他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初期的作品生动、新颖、大胆,张道一说:“将施于人的画盘挂在墙上,会使得满壁生辉,充分展示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气派”20世纪代初期,施于人开始逐渐形成他自己的风格,但突破点、转折点以及最终成熟的具体时间现在都无从知晓了可能是民间的裁剪的技艺给了他启示,也可能是日瓷器的波纹或绫方设计给了他灵感,倘若他仍在世间,定会告诉我们不管怎样,可以充分肯定他的设计改变了陶艺,增加了一个新的对话形式,许多艺术家对之十分欣赏并推广运用到新的领域施于人在20世纪代初尝试赋予瓷器表面新的想法、新的节奏,他的做法现在看来像是拼接或粘贴,两者处理图案的方法迥异看来好似他从青花瓷、剪纸、蜡染、木刻和其他民俗作品中裁剪片断,然后仔细地有序地将它们一张张地组合起来,成为器皿的表皮他注重作品的三维立体性,图案随着曲面的延伸转折而变幻他的作品看着似乎是他钟爱的碎瓷残片拼接而成,不是将散片拼回原状,而是生成新的美丽而持久的空间对旧的东西的“引用”,将过去和现时永远地联系在一起,他的瓷器是古老的文字用在今天他的拼接技法首次打破了几何空间对称性的局限,同时又开拓了如何将“道”引入“器”的新思维通过对角地包裹,施于人突破了瓷器传统的直立性,他身体力行地对学生进行教导,汲取传统精华,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创新施于人作品另外一个特点是小红三角点缀器皿,有时漫过边缘进入内壁他的家人说那是爆竹燃放后的红色纸片,噼噼!啪啪!你能感受到红色爆竹进发出的能量,乐观、喜庆、吉祥!巨大的喜悦来自多压抑后的解放,施于人的艺术风格源自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来到景德镇短短,朝气蓬勃的施于人被打成右派,因他是系里的惟一的右派而被整得最早最苦,他戴“帽”的原因莫名其妙;没有人会相信他与人民为敌他的同事和友人张志安记述了毛泽东“百花齐放”后的整风运动,打击了一大批无辜的知识分子,他们被错误地指责为新生共和国的敌人,在回忆施于人的文章中他写道:“最初,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谁也无法意料狂风暴雨会来得如此突然”张志安后来也因替朋友鸣不平而遭受迫害热爱陶艺,不问政治,施干人性格谦逊、朴实、直率,他没有一点心计,不像其他人那样缄口不言以逃避祸害,他知道既不参加革命派也不作剥削者,而他的天真注定了他在那个特殊时期在劫难逃祸从口出,听似无关紧要的言论被歪曲,被断章取义,也可能是施于人的宗教信仰使其成为当时中国一味独立自立、坚决排斥外来侵略思潮的替罪羊施于人戴“帽”后日子艰难,开始他不准上讲台,而是到学校的菜园去劳动改造,不久他就被白天的强体力劳动和整夜的批斗折磨得精疲力竭施干人每天被迫佩戴一个写着“右派施于人”的臂章他和妻子刘海贤被赶出家门,搬到一间潮湿的泥地土墙农场宿舍去后,反动右派被打入冷宫,处处遭受白眼不允许施于人被称为老师,称呼一声施老师就是叛徒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师的地位非常高,但这个传统在一昼夜间被彻底颠倒了参展的七弟子之一张育贤有一回撞见施干人从菜园归来,赤着双脚,锄头在肩,在纪念施于人的回忆录中他写道:“我的心情沉重,我担心孤独会把他推向无边的绝望,见前后无人,我上去悄十肖地打招呼,‘施老师,请多保重!’我相信他备受安慰”几后,施于人重返课堂,但却不准讲台起先,他背地里指导一些课程,后来因为他是惟一胜任的教师而被允许教授高级科生和研究生,施于人的“帽子”被摘掉了,施于人和刘海贤的境遇稍有好转,他们的长子施果干出生于刘海贤的家乡河北唐山那时中国遍地饥荒,施于人和大家一样捱着艰难的日子,所有的人都在挨饿,艺术家的日子更是困难七弟子之一张学文提及他用脸盆煮南瓜,两人分一个文革前夕的,施于人再次受到冲击,施干人已经没有什么物质财富可被剥夺的了他的工资原是64.05元,(相当今日8美元,但其当时的比价要高很多)被列为右派之后减为40元,全国工资调整加到47元,这个数目未变在疯狂的文革时期,他家徒四壁,他再次不准从事艺术创作,远离他的画笔、笔架、瓷器和他的教室,这对一个艺术家无疑是判了死刑几乎每个艺术家和知识分子都遭受了从到的十浩劫景德镇陶瓷学院关闭了数,学生宿舍被改建为昌河汽车制造厂的职工宿舍施于人被发派到木工车间做木模,即使在那里,他也干得很好,因为他是惟一能看懂设计蓝图的工人,他的高素质意味着在哪里他的设计都是一流的施于人忍受了多的磨难,因为他觉得是时代,而不是他的同事或学生对此负责,最主要的,多亏了他的妻子刘海贤他才得以幸存,当时作为陶院学生的刘海贤不顾家庭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被划为右派的施干人,她为这一英雄般的行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艺术家之梦而担当起照顾丈夫和家庭的重任他们的次子施蒂出生于动荡的代,挣扎的人生,多少故事,多少辛酸但这些都已成往事,瓷器上的血渍早巳被洗净,然而我们不得不感慨施于人简短的艺术创作经历,他的经历在到留下大段的空白文革中间,段茂发、施于人的老师和友人,把两件瓷器作品和上百幅设计图托付给他,这件礼物旨在帮助施于人回到他久已荒疏的艺术创作中去,也是请施于人照看这些艺术珍品红卫兵闯到施于人家里,他们焚烧了图纸,砸碎了瓷器,痛心不已的施于人深感愧对恩师的信任,他从垃圾堆里收捡起小碗的碎瓷片,一块一块黏接回原状,如此拯救前辈艺术精华的举动,正是近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失而复得的生动体现毛泽东去世以及随后的粉碎“四人帮”,政治风波日趋平静,邓小平作为中国的领袖正式给广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正名,强加给施于人的“莫须有”的罪名被完全清除,他的名誉也终于得以恢复,北京著名的陶艺大师祝大先生,专程委托施于人组织了一批景德镇陶瓷界的精英们创作北京首都机场的大型壁画群《森林之歌》,这批艺术家是中国真正的国宝,刘海贤精心地保存了施于人的初稿主题为“森林之歌”的壁画以云南茂密的热带雨林为背景,由色彩绚丽的瓷砖镶拼而成这组壁画至今仍然装饰着首都机场从此以后,施于人的创作履历开始加长朱乐耕是他第一个研究生,现在是北京的十分活跃的陶艺家,施于人作为参展人之一,赴香港参加第一次景德镇陶艺展;访问澳门、访问蒙古、到新加坡、访问日,作为景德镇的陶艺大家,他评判展览,出售作品,自由地授课他只有68岁,健康乐观,3月3日晚上,一辆汽车从侧面撞到骑自行车的他,施于人当场死亡,他车技娴熟,可能是他被批斗时右耳落下的旧疾使他无法听见朝他驶来的汽车声他生命的烛光熄灭得太早,他的猝然去世留下了另一个空白,这次是在陶艺界、在他妻子和亲人的心里、在景德镇、在中国文简要叙述了施于人作为艺术家和教师的一生,这里不能不提及他的为人我们只需采访他的学生、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他们会告诉你他善良、慷慨的天性,他宽容、优雅、谦逊、质朴、乐观的态度在中国,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是众人仰望的榜样,施于人正是这样在课堂上,他总是准备充分、井井有条,他对学生的期待也很高,“差不多”和“马马虎虎”是行不通的他时时为他人着想,他总是有时间指导学生,参展七弟子之一的戚培才描述恩师在课堂上嗓音洪亮,使人全神贯注他为人诚实正直,不愧为人师表在课堂外那些快乐的日子里,施于人喜欢跳舞初到景德镇,他为姑娘们编导了一部舞蹈,以瓷勺瓷碟相击伴奏即使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保持了几分幽默,他活泼大方、无拘无束,一副童心未泯的样子学生们讲起一次远游,所有的人都疲惫不堪,只有施于人做空翻、竖蜻蜒来逗大家开心;一次去云南实习,学生们记得他彻夜跳舞,象脚鼓斜挎在肩,他的舞步如此纯熟,以至村里的老人间他是住在邻近哪个村寨的去问他教区的神父,他会告诉你施于人不辞辛劳地筹款重修一座失火的老教堂事实上,施于人是在为联系教堂义卖的路上不幸遇上车祸的今天,仿佛凤凰涅盘,一座新的教堂建在原址,供众多景德镇人前往祈祷去问他的妻子刘海贤,她可能会唠叨他没有商业头脑,他的作品经常送人作结婚礼品或交换些不值钱的服务;她会告诉你施于人任凭鸟笼占据了院子里的整个棚架;她还会告诉你,施干人颇有音乐天赋,会弹钢琴、拉手风琴,喜唱民歌,他会做衣裳、剪纸、拼花,他被迫离开讲台后只能做木工打家具、在向阳陶瓷厂拉平板车,他是个把自己的大米定量让给家人而自己以南瓜叶充饥的人可能源于他的宗教信仰,施于人性格宽容,他在景德镇创作了美妙绝伦的艺术品,他是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走过中国的四季,春天的牡丹、夏天的荷花、秋菊、冬梅、幽兰、昙花和红山茶是他的最爱的确,他不屈不挠地度过了艰难的冬天“如果你想了解陶艺”,七弟子之一的秦锡麟说,“你一定要采访我的老师,他的精神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他的精神活在他教过的众多的学生中,照亮了景德镇陶艺的发展方向,他的精神在他的作品中闪烁,道器合一,永远!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