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瓷画探析-卓国镇朱霞作
Home|小议陈设性陶瓷在家居装饰中的作用-余刚作|梅花瓷画探析-卓国镇朱霞作

(景德镇昌南画院)摘要:在历代瓷画中,梅花是花鸟画中的重要题材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的梅花图,采用绘画、刻花、堆雕、捏雕、青花釉里红等装饰技法绘制,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关键词:梅花瓷画“独领天下春”的梅花,清香飘逸,是中国工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如漆器、玻璃器、布匹、纱巾、陶瓷等等“梅兰竹菊”四君子中,梅花为首;“岁寒三友”中,也有梅花梅花不仅是工艺美术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同时也是历代诗词文赋中经常吟咏赞颂的千古题材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重要的地位梅花以“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的天性,成为中国文人人格的最高精神境界。

梅花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它花卉所不及的,愈是老千古枝,梅花愈显得苍劲挺拔,生意盎然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浓而不艳,冷而不淡,没有一种花有梅花那么傲骨,那么清趣梅花在冰雪中育蕾,在雪里开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历来被用以象征人们刚强意志,把它当作高雅志士的化身陆游在诗中赞颂梅花“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乃有此癯仙”“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梅花不畏霜雪严寒的精神,堪为人的楷模梅花是蔷薇科花卉,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我国种植梅花,已经有四千历史隋唐时代,植梅、咏梅之风盛极一时,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宋就已闻名于世,北宋诗人林和靖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植梅为伴,“梅妻鹤子”成为千古流传的文人佳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日黄昏”自宋代以来,一直成为脍炙人口的绝唱。

人们喜爱梅花,还将后代以梅花起名“梅花”、“梅香”、“梅娇”、“梅影”、“红梅”、“笑梅”、“梦梅”、“咏梅”等等名字是人们希望自己儿女既像梅花一样美丽,又像梅花那样清纯可爱,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宋代的绢画中,就有“梅竹双清图”,画上有梅树两株,并点缀荆棘杂草,一老一嫩的梅树为主体,从根部逐渐向上疏开,到稍头双聚扰,形成纵贯全局的气势,作品用笔精工劲逸,梅花用双勾画法,敷色清淡,工而不板,丽而不俗宋代杨无咎是画梅高手,作品清爽不凡他的“四梅图”表现了梅花从含苞待放到盛开,枯萎的变化过程含苞时,嫩枝尚未疏张、枝头已含花蕾待放时,枝干疏展,含苞初绽的花朵,犹如含羞少女盛开时,香气袭人,如春深似海枯谢时,随风飘散,似神女散花,令人感怀。

“四梅图”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形色,还画出了梅花的情意,具有感人的意蕴,梅花图中的高逸清韵,作者高雅情操的精神寄托赵孟坚的“岁寒三友图”,把松竹梅合为一图,三友都具有坚贞耐寒的精神,是花木之中之至清者,这幅作品是“三友图”的起源,后来,又繁衍为“四君子”元代王冕的“墨梅图”,似横空出世,呈一枝梅花于观者面前,蓓蕾初绽,英姿飒爽,枝杆横斜修长,舒展挺秀,花朵清新,梅花枝与花朵墨色的浓淡对比强烈,显示梅花丽质,与挺秀的枝干一起产生了峭拔的视觉效果题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既道出了作品内涵,刚劲的书法也衬托了画面清代八大山人的“古梅图”,画面是一幅饱经风霜摧折的古梅,虽被摧残,却仍显示出刚劲的风骨,虬枝老干,挺拔向上,枝头进绽出清香花朵,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景德镇传统陶瓷装饰中,明代民间青花中的梅花图和清代官窑五彩,粉彩梅花,是风格各异的代表作在明代民间青花碗、盘中有大量的“月梅图”、“梅竹双清图”、“三友图”,寥寥数笔的梅花,构图于简洁中见情趣,诗意盎然,洒脱自如。

耐人寻味的是民间青花艺人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们笔下的梅花却有很强的文入画风格点线之间出神入化,超凡脱俗,比明清时期徐谓,八大山人的墨梅,用笔更潇洒,构图更简练与文人画中含有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寄托不同,民间青花中的梅......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