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从日本学习窑业的张浩,任设在饶州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他与亦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邹如圭、舒信伟一道设计,在校园后面的空旷处建造了一座倒焰式八门长方形容积8立方米的煤窑经多次试烧,掌握了大量数据,摸索出基本要素和规律,并培养了程宗瑜、余玉田、王成熙等第一代煤窑热工技术人员由于学校远离景德镇,遇上了原料、匣钵、运输以及学生实习场地等困难,于是决定在景德镇设分校,重新建造煤窑进行试烧新煤窑建在分校,地点在毕家上弄原御窑厂西南部,窑型亦为方形八门倒焰式,当新窑在建造时却遇上了新问题,即烟道要伸进原御窑厂内的地下,其地面的房屋为警察局的驻地,几经要求,硬是不肯让步,为此不得不修改原来的设计在窑建造与试烧时,参观者络绎不绝,都来看新鲜,称它为“洋窑”试烧时,由于烟道受阻而影响火焰,致使失败而告终尽管如此,它却孕育了成功的未来,开辟了景德镇以煤烧瓷的新纪元。
民国()1月,景德镇设立陶务局,局址在莲花塘畔的五龙庵南侧(今外办),张浩任局长。
他一往直前,又于局址内建造了一座造型、容积与上述相差无几的煤窑,并从日本名古屋聘请了陶瓷热工师中原燎之助为技师,教授烧窑技术学习烧窑技术的有陶校毕业生程宗瑜、万鸿逵、黄志高和工人徐京丹、张仲艺等这是首次引进国外技术,也是工人学习和掌握烧煤窑技术的开始张浩这一次是下了决心一定试烧成功的,但还是不逢天时,连军阀混战,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紧接着是红军三进景德镇。
在此期间,试烧处于半停顿状态张浩也曾向窑户们宣传煤窑的优越性,以求得他们的支持,而窑户们始终坚信柴窑,对煤窑不屑一顾,致使这次试验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官办的煤窑试验失败了,一批有志于窑炉改革原陶校学生、教师和工人程宗瑜、徐京丹等集资,组织震旦瓷业公司,在马鞍山东麓构建了一座圆形煤窑,由徐京丹主持烧炼时,国内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而徐金丹又是本镇最早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人物之一,他在煤窑内一面从事烧窑的试验,一面从事革命活动,民国()红军三到景德镇时,他和一批先进工人一道参加革命去了,煤窑也随着停烧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煤窑被浮梁县政府拆毁,改成了碉堡,震旦公司的财产,也进了某些股东的私囊直到,煤窑在陶瓷专科学校由邹如圭领导试烧,在建国瓷厂分厂(今宇宙瓷厂)全面投入试验并取得成功,在全景德镇推广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