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器识艺术当致远-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研讨会纪实
Home|和和美美——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展亮相景瀚|君子有器识艺术当致远-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研讨会纪实

君子有器识艺术当致远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研讨会纪实孔子曰:“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在景德镇陶瓷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家陈轻舟创作实践无疑具有启示性意义1月9日,著名国画家、陶瓷艺术家陈轻舟陶瓷艺术展成功举办,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同日下午,众多重量级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评论家齐聚一堂,出席“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研讨会”,对其艺术成就表示肯定和赞赏,并就创作进行点评(孙建杰)研讨会发言:冯建和(《景德镇日报》社总编辑):我先来谈谈,算是抛砖引玉陈老师是版画科班出身,在国画艺术特别是水墨画上是非常有造诣的艺术家。

我很欣赏陈老师的艺术理念和观点,就是艺术在于创新和突破,生有涯而知无涯,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不懈追求的艺术家正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国画功底,所以在掌握陶瓷料性质的过程中可以很快适应,像他近期创作的青花泼墨作品,已经达到一定境界,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我感觉陈老师的创作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能得心应手在瓷板上进行各类题材的创作,而且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他的作品具有层次美、材质美,给人意到笔不到的感觉。

景德镇有着浓厚的陶瓷艺术氛围,形成“器成天下走,工匠八方来”的良好局面景德镇的发展离不开与外来艺术家的交流、融合、碰撞,只有海纳百川、虚怀若渴,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前行张景辉(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景德镇当下面临最大问题是创新,没有创新,就必定会被淘汰石涛有句名言:“笔墨当随时代”我们不但要有绘画语言样式的创新,还要有工艺创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像清三代的康熙五彩、雍正粉彩、乾隆时期珐琅彩,而我们当今这个时代并不亚于清三代,随着科技的发展,陶瓷材料的可利用性远超千人,我们缺乏的是思维创造力只有在深刻认识和把握陶瓷材质美的同时,既秉承传统并加以创新,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陈轻舟老师的泼彩陶瓷艺术作品在创新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喜可贺!陈一文(原江西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我想旗帜鲜明地提出,陶瓷艺术就是瓷画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国画一般指水墨画,但我认为真正中国画实际上是瓷画。

外国人最早接触到的就是瓷画,因而中国译为“china(陶瓷)”陶瓷艺术史借助陶瓷绘画工艺、陶瓷材料,在瓷器上进行绘画创作,陈老师的作品不是纯粹的工艺品,而是一种绘画艺术,将陶瓷工艺转型为绘画艺术陶瓷应该从工艺转型为艺术,我们要把陶瓷绘画转型到中国主流绘画艺术中去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陈先生画的《山卉》之类的青花釉里红作品其釉里红点垛的花型,配上青花料状写的枝杈,分明是景德镇民间青花的形式和改良的“缠枝”图式再现。

那点、线、面的视觉冲击力,有线迹的细腻,有块面的凝重,有疏密的对比,有虚实的互衬,有在似与不似间溢发出的个中韵律传统的缠枝纹讲究的是花型刻划工细,枝叶缠绕变型,为二连方,三连方联系古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宝相花等等而陈先生却在其作品中,把对传统样式的理解与自己的创作理念有意识地结合起来,给人以“锦密中存其古拙,整庸中寓其高古”的韵律可见陈先生在研习传统中的悟性,在传承中的新意,给人的感觉是既有传统纹式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审美的艺术张力陈先生的花鸟画,居今观古,承传了青藤、雪个、石涛、“八怪”等独抒个性的传统,继之师法任伯、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精髓,光彩取博,复以陶瓷为载体,在承传中变异他笔下的寒芦荒草、水鸟野凫、山花汀沚,从来都不满足于客观地再现对象,也并非为了“识夫鸟兽草木之名”,而是略施丹粉已神奇迥出,借助釉色别有生动之意陈先生善于驰骋想象,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凭借笔、釉、料甚至窑火,去建构充满感情而妙于天趣、或饶于哲理而孕育睿智的人生境界,以自己的“惨淡经营”或“神机巧思”去引导欣赏者步入“心与迹化、神与物游”的境地邵继梅(景德镇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轻舟师法任伯、齐白石、吴昌硕、潘天寿、李可染等人,尽得精髓,以写意花鸟画见长,兼工人物、山水他主张承传统、创新意、重生活、求意境,其作品将油画、版画的一些表现手法融入中国画中,画风厚重雄浑,独撷鹤为主题,以大场面、大气派形成风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北方特色陈轻舟的作品给人感受颇深:青花釉里红瓷板《朝露》,描绘的是夏季荷塘美景:鲜艳优美的荷叶,掩映顾盼的荷花,栩栩如生的翠鸟画面构图简洁疏朗,用笔用色流畅自如,青花釉里红色彩浓而不艳,酣畅流动、清丽典雅,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均衡感,充满诗情画意,洋溢着雅逸之气;青花瓷板《荷》,运用淡淡的青花色调绘画,构图新,意境深画中二片荷叶、一朵花蕾、一只莲蓬、三只小鱼、几点浮萍,在素静的背景衬托下清清袅袅,于绰约之中自有一股清冽之意,便将夏日荷塘的雅丽清新表现淋漓尽致,呈现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釉上彩瓷瓶《猫头鹰》,构图大胆,用笔泼辣、简洁,寥寥数笔,写其意而传其神,造型生动寂静的黑夜,立于树干之上的猫头鹰,两眼一张一闭,蓄势待发、突显其威武凶猛之态,跃然于画幅之上;青花釉里红瓷瓶《寿桃》,图中取桃树枝一段,以写意的笔法写出技干、树叶和桃实技干与树叶采用青花色调,用笔流畅生动,层次分明桃实采用釉里红勾画,红色桃实浓艳如生,上面的点点绿色如同透熟,表达对人长寿之美好祝愿陈老师的陶瓷绘画让人可以看出,他下了很大功夫,格调很高,花鸟作品大气、浑厚、粗犷,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青花作品笔墨独到,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希望陈老师今后能取得更好的成就廖传铭(景德镇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0多来,陈轻舟对国画与陶瓷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攻克了一道道难关,逾越了一个个障碍他首先从难度最大的釉下彩创作开始,釉下彩,无论是青花、釉里红,都以自己极为深厚的传统功力把对线条的运用发挥到极致陈轻舟特别重视器型的选用,一个好的器型能够体现一件作品器体造型艺术。

陶瓷是立体造型的载体,具有典型的三维空间瓷画在讲究笔墨的顿挫、连续、勾勒、晕染等技法的同时,也利用了陶瓷综合材料及工艺的规范陈轻舟不断努力寻找突破笔墨之间的局限,通过釉色的流变、釉变和窑变,制造陶瓷艺术融合国画艺术一体化的效果这种不断追求探索物象自然美和注重工艺之间的材质美,构成了瓷画作品技高一筹的艺术形象“艺海大世界,纵横任汝游黑白浓缩美,杂种也风流”,从一首诗词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陈轻舟执着的艺术观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界里,受到瓷坛泰斗、90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首肯,称其“作品高级”;在来景德镇的外地艺术家中,被尊称为“陈老”;在经纪人眼中被称为“陈老爷子”舒立洪(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先生届古稀,专注陶瓷艺术创作十余载,作为一位资深的职业画家,在“功成名就”之后,这么执着地追求难能可贵,值得敬佩他的作品能够得到陶瓷泰斗王锡良先生的赞赏,本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同时又得到景德镇美评界多位重量级美评家的一致推崇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种境况在景德镇也是难得一见的。

他的陶瓷作品给景德镇注入了一股新风,期望陈轻舟先生健康长寿,创作出更多更好自己样式的作品潘凯声(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现在陈轻舟先生的创作与初到景德镇时候画的作品有了很大不同。

刚开始的作品够大胆,有激情,画得老练也有韵味,但瓷的韵感难寻国画和瓷画有不同的画语和各自不可替代的特性现在再欣赏陈先生的瓷作,最大感觉就是瓷韵味在增多和越来越鲜明的陶瓷艺术风格相信陈先生的陶瓷之路会越走越宽,走得更远彭禹旺(景德镇陶瓷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瓷都美术家》执行主编):陈轻舟最初是从事版画创作的,后转身国画,再进入瓷画,兼具了多个领域在他的瓷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版画痕迹较重的,例如青花釉里红《长寿图》与《鱼乐图》《万事如意》等作品,点线面中黑白灰对比强烈;青花瓷板《有余》和青花瓷瓶《荷韵》《清白》等作品中,比较注重青花的色阶变化、浓淡干湿枯在整体画面中的运用,更加追求国画效果;青花瓷板《鱼》及多件直接唤名为综合装饰的作品中,装饰性效果非常明显;青花瓷瓶《水面风波浑不知》及青花四条屏《春江》等作品,以大胆的构图和简洁的用笔,充分体现了国画与瓷瓶瓷板结合的水平个人认为,陈轻舟最能体现瓷画艺术水平与个性的瓷画,应该是他的泼墨青花陈轻舟泼墨青花作品以荷梅居多其中,荷题材概以泼墨为叶,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形,使得荷叶有着似非而是的效果,浓淡搭配使得画面在简洁中不显累赘不见呆板,里面的配景相对较实,于矛盾冲突的虚实中抽象具象皆具;梅题材均以泼墨为干,匠心独具地以偶尔的留白、重墨补泼替代写意国画的枯笔和树疤绘制,加以曲折走势,使梅的主干在剪影效果中显得极为突出,而苍老遒劲之势不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轻舟瓷画中的大面积泼墨,无论是荷叶还是梅干均以淡为主,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不失因淡而雅的艺术效果陈轻舟的泼墨瓷画里面,兼具了他所擅长的版画、曾经主攻的国画及对陶瓷材质的领悟,在驾驭自如中形成了他个人的瓷画风格,也为青花瓷画吹起了又一股新风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