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上弄的历史虽然很久远,但是,真要用脚步来丈量的话,也不过几十步的距离,方家弄一头连着现在特别繁华的斗富弄街区,另外一头连着一墙之隔的精品文化里弄——彭家弄但就在这样夹缝中的方家弄,却有两块牌子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进方家上弄,穿过斑驳的窑砖弄墙,从墙头露出的梁柱提醒我们,这就是一墙之隔的彭家弄里我们见到过的老柴窑,从方向看,我们在方家弄里看到的是新华瓷厂的柴窑,大门依旧紧锁,门上文物保护单位的铜牌光亮如新。
我脚下这个晒台,属于方家上弄拐角处的一户人家,原本我们爬上来,是想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一看,新华瓷厂那座柴窑,但是登上这里以后才发现,高度不够,俯瞰是谈不上的,却能够换一个角度,看一看这细如羊肠的方家上弄。
(后面镜头删掉)在这个晒台上,还可以远远看见巍巍耸立的龙珠阁,看见弄里高低错落的屋顶许多屋顶都造型别致,四面瓦顶呈四个梯形面,向下汇拢在一起,中心部位往往覆盖玻璃,设置水槽,一可采光,二可蓄水,这种造型称为四水归堂除了在前面我们看到的那一块市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一块牌子也非常吸引我的注意,这块牌子也悬挂在普通老百姓的门上,大家可以随着我的手看一下,这是那一场令人难忘的洪水过后留下的一点记忆渡峰坑水位34.27米,是防汛抗旱指挥部挂在这里的。
访谈:水是涨到了红线那个位置吗?(用手指着)涨到了这里本来钉在下头,但居民(委员会)来钉的,钉高了,小孩不能动到那个棚子那里,涨到了一个人样深(当时,)我三百个煤饼全部(泡)泻掉了,从没天光扫起,扫到天光,就着水一起扫出来煤饼放在桌上啊,涨得一塌糊涂,没办法洗了就跟墨水一样的。
一只慵懒的猫,斜斜的趴在一户里弄人家的门前,显出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几个小孩子聚拢在柴窑前,就学习和游戏正在热烈的讨论着,几个老人靠坐在小竹椅子上,闲话着家常和洪水带给他们的种种记忆(访谈)奶奶,你有多大纪啊?一百零七了,眼睛不看到了,听也听不到,你是哪里人?都昌啊娘家屋里姓江的,都昌,六都。
方家上弄里的长寿的老人很多,八十几岁就算轻人了,虽然九八那一场洪水在他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但静谧方便,简单朴素的弄堂生活,却使得老人们得以颐养天。
文化民俗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文化民俗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