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刘金水整理:邵文艳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载于《我的大学》中国陶瓷杂志社出品:刘金水,曾任景德镇陶瓷公司党委副书记,并参与了景德镇陶瓷职大的创建匆匆岁月,几十载,如白驹过隙每次回忆起当,从7·21大学创办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点点滴滴,我都很感慨,虽然那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可是最后还是一一克服了,解决了要说起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就不得不提起这所大学的前身——景德镇7·21大学。
7·21大学是在“文革”时期成立的,在那个特殊的代,7·21大学主要是给学员们上上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当前的革命形势到了代末,“文革”结束,陶院、瓷校慢慢开始恢复正常运转,招收学生而这个时候,7·21大学的存在就有些尴尬了,它不得不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其实,7·21大学聚集了一批陶瓷艺术方面的骨干力量,诸如吴仁赣、王隆夫、程曲流、张学文、方复、罗学正、白海、陆如等,这些人看到陶院开始步入正轨,7·21大学存在的时代背景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必须面临选择,要么悄悄地退出历史的舞台,要么改变教学方向,为那些一直想圆大学梦而又错失良机的陶瓷系统的职工们,开辟一条实现梦想的大道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立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想法应运而生了那时,我恰好担任景德镇陶瓷公司政治部主任,从”7·21”到陶瓷职大,我见证了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成立。
把7·21大学发展成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但是,面临的困难是重重的,因为7·21大学的校舍都是借用了部陶研所内的一小块地方,而部陶研所在”文革”结束之后也正在慢慢地恢复以往的正常工作所以,要办景德镇陶瓷职大先要解决的是场所问题,在哪里办呢?大家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想到一个适合的地点,没办法就先来了个权宜之计——“打游击”1哪里有地方就先借用哪里的,今天这边,明天那边的,因此,早期的陶瓷职大的教学环境是非常简陋的不过,借来借去终究不是个办法,最后”打游击”的陶瓷职大终于在莲花山找到了栖身之所,总算是把家给安下来了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载于《我的大学》中国陶瓷杂志社出品:地方定下了,那办校的资金如何解决?办陶瓷职大没有上级的拨款,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自己找资金那时,吴仁赣总是会到陶瓷公司来找我,要我帮忙解决一些办校的资金那个时候,景德镇的瓷厂还都处于辉煌时期,各大瓷厂效益都不错陶瓷公司作为主管这些瓷厂的上级单位,向这些瓷厂“借一些”、“要一些”、“讨一些”资金还是办得到的,然后就用这些钱来办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就这样,靠着大家竭尽全力地找资金,东拼西凑,陶瓷职大才有钱办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陶瓷职大的诞生,真是好不容易呀1”除了地方和资金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到哪里去找优秀的老师呢,7·21大学本身的人员不多,才七八个人,虽然都铆足了劲地想把学校办起来可毕竟人员有限,学校起来了,老师不够怎么办,那会,各大瓷厂集中了大量从事陶瓷艺术精英力量,如果能从瓷厂里“挖”些人过来办学校就好了。
看准了各大瓷厂的那些精英骨干,我们就在各大瓷厂动员说服了,把他们调到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别看刚成立时的陶瓷职大硬件设施简陋,可在没有华丽的背景之下,积聚的可是一大批大师级的老师匆匆岁月,几十载,如白驹过隙每次回忆起当,从7·21大学创办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点点滴滴,我都很感慨,虽然那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可是最后还是一一克服了,解决了参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的建立工作,是我人生之中最难忘的人生经历。
现代陶瓷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现代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