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为毛泽东特制的“7501”瓷,因其特殊的政治背景与精湛的制作工艺,如今已成为陶瓷收藏家的宠儿,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赝品部分仿冒品会在瓷器底部打上“中南海用瓷”或“怀仁堂用瓷”字样,但行家却提醒意欲将其纳入囊中的收藏者:这肯定是仿制品!真正的“7501”瓷底款,乃是篆书的蓝色“景德镇制”四字河北收藏家张子刚认为,鉴定陶瓷真伪的关键是底足,通过它可见胎釉、知其烧造工艺,了解瓷器的老化程度,为此底足是古瓷所含信息量最大的地方。
其中底足最显而易见的信息之一就是底款,它相当于陶瓷的标签,向来被业内人士作为断代与定品级的重要依据古陶瓷研究者将瓷器的造型、款识、胎釉、烧制工艺和纹饰,作为对古瓷生产代、窑口以及质量的判断依据,因而对历代陶瓷款识的了解与甄别,也成为艺术品收藏家以及古瓷研究者的必修课陶瓷款识的花纹、文字内容以及字体,对于陶瓷爱好者而言,都暗藏着各种玄机。
《瓷器》记者王勇文/图碗底的学问6月27日,中国文化管理学会陶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田锋在他位于新都民营陶瓷园的工作室里,向记者展示着一只巴掌大小的青花碗,碗底的落款为“景德古窑”这只青花碗为古窑瓷厂于上个世纪烧制,款识、瓷质量以及颇具特色的青花纹饰,“出卖”了它的身份于被中国专家学者协会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田锋,不仅在国画创作、婴戏瓷画方面卓有成就,而且喜欢收藏各类景德镇陶瓷珍品尤其是对解放后至我市十大国营瓷厂改制期间,景德镇知名陶瓷企业所生产的拳头产品更是情有独钟只要碰见心仪的瓷器,田锋总会习惯性地将它来个底朝天,仔细端详由陶瓷艺人书写或以贴花工艺印制而成的底款凭借丰富的陶瓷鉴定知识,田锋常能根据款识与造型,一眼就能大致推断出瓷器的生产代等基本信息古代的款识最早出现于青铜器的铭文,《汉书·效祀志》还对此有过记载,称“款,刻也;识,记也”,后人则有“在内为识,在外为款”的说法陶瓷款识的表现形式为文字与图案,显示出瓷器的代、窑名等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陶瓷款识始于宋代,比较典型的宋瓷文字款识为“内府”与“正和制”,《景德镇陶录》便称北宋景德间,宋真宗下旨令景德镇的陶瓷工匠烧造进贡御用陶瓷,瓷器底部还写上了“景德制”四字。
题款的工艺手段为书写、刻划与模印这三种形式,其中我国早期青白瓷单色釉瓷的题款手段均为刻、雕、划,不仅手段原始而且缺乏艺术品位釉下彩与釉上彩瓷器出现后,釉里红款、釉下青花款、金彩款等与装饰材质与装饰工艺一致、以毛笔书写的款识题字也随之出现。
此时的题款已注重艺术的美感,从书法艺术以及装饰艺术方面,都体现出其一定的艺术性田锋称古瓷的款识大部分为纪款,标注着瓷器的烧制代,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生产者及生产用途,陶瓷款识的文字字体以及排列结构、图案也都有所区别就以款识的文字表现形式为例,不仅有草书、隶书、篆书以及变体文字,还有少数民族语言或英文等外国文字诸多研究古瓷的专著也指出,陶瓷款识的题写部位以及布局并无统一格式,明代以后逐渐趋于规范,多题于瓷器的底部或器心位置而明清时期的陶瓷款排列较有规律,字数通常为四字或六字,其中官窑瓷器的款识文字排列方法为四字两行或六字两行,而无论是官窑或民窑均存在六字三行的形式为了美观或其他考虑,款识也常采用莲瓣等图案作为装饰,或是在款识外围绘制单框、双框、单圈或外圈。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著名陶瓷鉴定专家吕成龙曾对款识的形式优劣进行排序,认为双方框款等级最高,以下依次为单方框款、双圈款、单圈款、无圈款当然吕成龙的款识排序法并非绝对,就像康熙官窑瓷器就出现过双蓝圈款
市场故事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市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