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礼尚瓷”理念及礼品瓷产权保护
Home|南定”与“粉定”|论“国礼尚瓷”理念及礼品瓷产权保护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有着上下五千的历史的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随着区域间的交通,民族间的交往,文化艺术的交流以及各个阶层人士的交际等等的促进和发展,相互馈赠礼品成为了上至官方礼仪,下至民间礼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礼品不仅是表示对对方身份和地位的尊重,更是对其社会价值的认同和推崇所以《礼记》中记载:礼品为“忠信,礼之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不立,无文不行”即使是在民间也循守“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礼俗标准经过历史的传承及衍革,礼品的材质选择从隋唐的“崇玉”转向了明清的“尚瓷”,而且“国礼尚瓷”的理念沿续至今,并成为现代礼品瓷产业的传统文化底蕴文试从“国礼尚瓷”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礼品瓷产权保护等问题一叙管窥之见、“国礼尚瓷”理念的形成与发展礼品是“忠信”、“义理”的象征,是“礼貌”的物质具体化《礼记》中说:“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所谓“地财”,是指国土地的出产物,如稻粟谷黍、桑蚕柳植,甚至是掘山攻玉,抟土冶陶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最高统治者莫不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财的丰富足已炫耀其领土的广阔、物质的丰裕,国力的强盛战国时期秦昭王提出以十五城土地换取赵国的一块和氏玉,其诱惑力不可说不人,因此,也就上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历史剧其实,不管是十五城也好,和氏玉也罢,总归是“地财”的控制权而“土之物产,唯天朝尊”,这事关国家的形象与尊严的。

在唐代贞观间,李世民提出了“物扬海外”的外事主张,进一步提升了“设于地财”理念基础,对外礼品定为三人宗物品,即茶叶、丝绸、瓷器茶叫·为水土所植,丝绸为水土所养,瓷器为水土所造在对中亚欧美交流中,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那彳亍于沙漠之路的驼队,运载的正是中国特产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我赠君玉佩,君赐我琼瑰,忠信皆有念,义理两相知”在唐宋时期,朋友至交之间授受玉器,是缘之于“以德比玉”的社会审美时尚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玉器之美在于自然温润的纹质,人们注重的美质与人们追求的伦理道德、君子风度是一致的,在如此统一的比照互为关系中生成的美与善的转化和融合,使审美价值等同于伦理价值,成为至善至美的符号和表征,玉之质也成为理想人格之质的同义。

然而,大自然出产的真玉一来发掘的远远满足刁;了人们的需求,二来优质的玉器往往被位高权重的统治者所占有,于是人们转而对酷似玉质的青瓷,尤其是景德镇创烧的假玉器囊影青瓷的崇尚和追求玉质淡雅典丽的青白瓷与唐宋文人雅客寻找超脱,在庄禅的圣境之中怡然自乐的情感息息相通而且假玉器与真玉器就造型和色彩意识而言,在深层结构上,最终体现了一个时代所崇尚的哲学意念和群体性的审美心理趋势由此在唐宋时期,有了“崇玉”向“尚瓷”的转向从明代洪武间开始,朱元璋就提出了国礼尚瓷的理念为什么国家礼品不是推崇茶叶、推崇丝绸,而重在推崇尚瓷呢?究其原因有三:1、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其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四大发明并肩而立在国际间有“瓷器之国”之誉。

更多天天说瓷

天天说瓷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天天说瓷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