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素裹,分外妖娆-余文襄的“粉彩”雪景及艺术特色浅析
Home|厚忠谨品艺双优-回忆我的祖父段茂发|装素裹,分外妖娆-余文襄的“粉彩”雪景及艺术特色浅析

余文襄()是闻名遐尔的陶瓷美术家,自幼热爱大自然,酷喜作画虽说家乡故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名山大川和楼阁胜境,但隆冬那冰雪皑皑的山峰,迷茫的无垠雪原,挂满冰棱的大树小枝…这一切都使他志驰神往、流忘返自古以来,冬天里北风呼啸中那飘飘洒洒的飞雪,人们都之为吉祥之物,“瑞雪兆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雪的美好寄托。

可以说,对乡土风光的挚爱,对飞雪的无比迷恋,是促使他早投师于当时颇负盛名、景德镇陶瓷美术鼎鼎名望的画家何华滋(俗称何花子)门下的重要原因。

.在何老师循循善诱指点之下,他从临“芥子园”画谱人手,继之学习古代范宽、李成的雪景山永,同时,对清代界画家袁江、袁耀的许多作品也爱不释手,扎扎实实化过一番功夫加以悉心研究老师何华滋“粉彩”雪景的严谨精妙之法度,范宽、李成高超脱俗、气贯长虹的笔势,以及袁氏叔侄细致人微的精深技巧,都在他的脑海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召之即来,挥之不去了先生从这些大画家的熏陶中,不断吸取营养以滋润、丰富自己的功力和技巧正因为他搏采众长而又虚怀若谷,力排当时学师似师、循循相因等守旧陋习的影响,所以能很快的兼收并蓄、取精去芜,技艺水平日渐长进提高,并较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时的陶瓷美术界就独立门户,这就是人们称之为“余派”的“粉彩”雪景山水余先生一贯重传统,在传统上下过很深的功夫,但绝不为传统所束缚他早创作的精晶、瓷板画“踏雪寻梅”,在构图上,—反当时流行的段叠式旧章法,大胆采用前人并不多见的“高远”构图法,非常巧妙的将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层层推进,井井有条而又富于变化,境界显得是那样幽深;引人入胜;山石、树木;流云等景物穿插有致;小杯、溪水、人物、草舍安排得当整个画面显得和谐、丰富、别致,人、水、树、石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静中有动、以静为主,饶有诗情画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正在小桥上缓缓行走的小书僮肩上扛的那株梅花枝,·虽然着笔不多,却红艳夺目,跟周围的雪茫茫的境界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真不愧为是“画龙点睛”的妙笔!仿古瓷瓶“梁园飞雪”是余文襄先生代中期的一件代表作画面描绘的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一座庄园,即“梁园”传说,梁孝王生性好结交当时的名人雅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都应邀在此居住过先生将整座庄园置于大雪纷飞的大环境中,只见大石巨岭、古木嵯峨、叠阁重楼、湖光云色,互相辉映交织转动花瓶,面面有景,处处皆独立成画,令者拍案叫绝,美不胜收这件作品受到了港、澳瓷商的特别青睐,后被香港一富商重金购得珍藏十动乱,完全剥夺了老人的艺术创作自由随着“四人帮”的倒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余老可以说是开足了马力,鼓足了劲,真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用先生自己的话说“我已过古稀,拿笔时间不多了,更要为你们后人多留一点东西”先生身体力行,踏踏实实按照自己所说的话,创作了一件又一件令人叹为止的杰作,经笔者不完全统计,先生从文革结束到退休时的数时间里的作品,大大超过了以往近三十作品之总和,可见老人晚创作精力之旺盛,以及他对艺术的狂热之爱恋这些作品,品味之高,描绘之精妙在以往的作品里也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比如他的力作,尺寸长条瓷板四块一幅“雪涌仙山”,这幅作品堪称陶瓷美术稀世之宝,名符其实集先生毕生艺术之大成作品构图宏伟、制作严谨,画面中台、阁、楼、榭、回廊曲折、古木竹丛错落参差、巨石嶙峋、群巍峨、泉水倒挂、涟漪微动,大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的诗情画意全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主题古色古香、具有东方艺术色彩的民族建筑物、那活跃在其间的各式人物、小船、舟桥而以浪漫的抽象技巧描绘园林周围环境,力求达到重点突出、环境烘染、虚实相生充分显示了先生深厚、精湛的写实功力、和吸收西洋画烘染的高水平的技艺表现力,特别是反映了余先生寓思深远的构思才能这件作品一问世,就受到了有关专家、同行的高度赞誉—九八三在无锡举办的全国陶瓷新产品评比中荣获瓷板画第一名,—九八六在北京工艺美术大赛中又勇夺金杯奖.为景德镇粉彩瓷锦上添花此作品现由景德镇陶瓷馆珍藏,为非卖品。

余文襄先生从事粉彩雪景创作研究六十余,精心制作·了许多件构思奇巧、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上述介绍的几件以外,还有诸如“寒江独钓”、“程门立雪”、“雪夜访戴”、“达摩面壁”、“庐山飞雪”、“飞花归舟”等等这些作品无论从题材、构图、技工、表现形式都各具特色他善于把作品的思想性、工艺性,商品性等有机溶融在—起,并充分体现粉彩雪景特有的质感和美感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先生从不满足自己的成就,总是不断进取,以新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正是这样的律已索求,促使他对“粉彩”雪景有关联的原材料进行反复摸索、反复实践、不断的受新事物、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先生对于运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可以说,已经到了得心应手的步笔者长期在工作中研究、欣赏他的作品,不难发现色泽对比度强烈、黑白分明、雅而不厌,主要绘画用的原料一—一艳黑,经过组合配方,加上精深的技巧,显得流光溢彩、料里藏花;尤其是经先生用特别方法配制的主要填色原料一“玻白”经高温煅烧后.微微凸出瓷面,晶莹光泽、柔和粉润,确有白成天然之美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他坚持学习研究中国画美术理论,勤练书法、画国画欣赏木刻、水彩、油画等外来艺术形式,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溶融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先生对树木、山石形体姿态;对云、水和水中倒影的留白;对建筑物、人、车、马、舟、船的造型;对用线的抑扬顿挫都极为考究,力求尽善完美,从不放松懈怠自己的追求先生为人刚正不阿,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陶瓷美术事业,对景德镇的陶瓷“粉彩”雪景承前启后、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虽已离开了我们但欣赏他的作品犹如见到了他的人品,余老真正做到了“人品;画品”和谐的统一他永远是我们后代学习的楷模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