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发,祖籍江西婺源,生于景德镇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景德镇艺术瓷厂壁画研究所副所长,景德镇书画院院士9月,被世界艺术家联合会授予“共和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家学渊源,自幼受其叔公汪鹤亭影响曾师从著名填彩老艺人孙水生,后为曹木林徒弟,主攻粉彩性淳厚刚直、淡名利浮华,不尚职称,默默耕耘,集填彩、绘瓷于一身,人物、花鸟、山水皆能,被公认为一代粉彩代表人物之一汪鹤亭(1921—1989),著名绘瓷老艺人孙水生(1918—1992),著名填彩老艺人王隆夫(1931—),景德镇浮梁人,中国著名陶瓷美术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曹木林(1942—),江西南昌人,王隆夫亲传弟子,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那一1977,很多青人的分水岭那一,17岁的汪荣发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五车间当学徒,按当时的话讲,叫“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国家工人”对他而言,小时候就萌生的艺术之梦就在眼前,而更让他高兴的是,排行老大的自己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让下面的几个弟弟妹妹过上好些的生活。
在瓷厂,他见到很多艺术高人,心情很激动,像孙水生、王隆夫、曹木林、周保林、范志魁……“民国瓷绘大师汪鹤亭是我的叔公很小时候自己就喜欢叔公遗留下来的作品,平时也爱画所以进厂时候算是有点基础的学徒,跟着孙水生师傅学习填彩,一学就是三,后来又被曹木林老师收入门下,因为自己既想把填彩搞好,也想把绘画搞好,让这两块很好融合”而在当时,轻的汪荣发并没意识到,这种选择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代人中的佼佼者景德镇粉彩是填色、绘画分开培养训练,不利于从整体把握效果和意境实现,而长期以来重绘画轻填彩的倾向,使得能真正继承传统的人越来越少“填彩没有三到五的刻苦是学不好的,绘瓷没有七到八也是学不好的,没有这样的锤炼,一生就荒废掉了,”汪荣发说,“回想起来,自己走的路是对的,画和填没有脱节,在如何整体上创作有自己想法,现在很多从事粉彩的人都缺这个”他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好时候,遇到了好老师,“老师们工作很辛苦,对我要求也很严格”在同事和老师们眼里,汪荣发刻苦、有干劲、聪明、好学、悟性好,众多大师也都乐意指导他,非常看好他的艺术前途学徒期间,获得厂里填彩考核比赛一等奖;粉彩人物、花鸟、山水样样皆能;他报考中国国画函授大学,各科作业和考试常得满分……人生,恰如静水深流假若换种方式生活,也许汪荣发早已名誉加身、盆满钵盈从到现在,汪荣发走过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二十。
他曾靠给人填色补贴家用,也曾得到亲友们的生活帮助,社会交往也很简单在一次职称评选时,不懂算计、不懂人际关系的他吃了闷亏落选,此后各种职称评选都不参加,继续默默做自己的粉彩如今,也有人替他鸣不平,他都一笑置之“踏踏实实绘画,开开心心做人。
”汪荣发说。
他说,自己把曹老师的脾气也学到了,“老师为人正直,性格与他的画风一样,刚劲有力”汪荣发并不孤单王隆夫、曹木林、范志魁等大师一直鼓励着他,他的努力和成绩也得到了王锡良先生的赞赏汪荣发说,自己受这些前辈大师们的影响较深,他们的颜料配方、多种技巧经探索对他很有启发,关于粉彩的艺术观念更是给人启迪,比如王隆夫说的“万物归中”,曹木林老师说“要学会借鉴”等等喜欢创新的汪荣发,不仅从师长们那里,也从“珠山八友”作品中借鉴了很多,形成自我风格和境界,有所成就弹指一挥二十汪荣发的人生如同大河般悄然深沉,静静奔流不可遏止现在了解、理解汪荣发的知音越来越多这些,东莞、香港不少人慕名登门求购他的作品,并出高价收藏这些留给时光的作品足以说明: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酸甜苦辣,都是值得的君子之怀常忧同许多前辈一样,汪荣发对景德镇粉彩传承有着担忧,常与王隆夫、曹木林、范志魁等老师进行探讨王锡良老先生曾说,“再这样下去,粉彩可能会衰落。
”“有的前辈和老师希望我能站出来,”汪荣发说,“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现实的确有些无奈浮躁的艺术市场嫌弃粉彩来得慢,而在粉彩这个门类中,填彩的收入与画瓷的差别非常悬殊,“免费教都没人愿意学,”汪荣发说,“就拿填彩来说,花费时间长,工序多,责任心又要强,也出不了名,确实很难办”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