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瓷都街头热浪袭人,花伞、短裙和光着膀子拉瓷坯的农民工,像两个极端的符号,贴在这座江南古城的大街小巷和他们一样感到燥热的,还有一个日本商人他几经周折,找到孙公窑的传人,想以100万人民币买断孙公窑的经营权,但被拒绝了拒绝他的,是孙同鑫、孙立新父子孙公窑为何让一个日本商人愿掷万金收购?它又有着怎样的身世?孙公窑是老瓷号孙荣记的江湖称号他的创办人9岁来瓷都学艺,17岁独立门户当老板,历经战乱瓷号仍昌盛不衰,成为一个陶瓷世家它像一颗星,与其它星辰一道,构成了晚清、民国间景德镇瓷业的天空顺着星辰的亮光,我们探寻着这颗星背后的故事……瓷器:记者张钧和鹿鸣文/图苦孩子事情要从丰城一个偏远山村说起这是一个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叫下房孙家。
不远处有个煤矿,当地有不少壮汉在煤矿里扛活,尽管有矿,有挣钱的力气,但仍旧无法改变小村贫穷落后的困境,孙荣记瓷号的创始者孙洪元就出生在这里时隔一个多世纪后,省工艺美术大师、孙洪元的孙子孙同鑫带着家人到下房孙家寻根时,仍旧能感受到小村的贫穷与落后孙洪元有个哥哥,一家四口,全靠父亲务农养活在孙洪元3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病故,母亲独自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并从此守寡,没有再嫁孙同鑫回忆说:“曾祖母是个乐观、质朴和勤劳的人,在他的丈夫去世后,她靠种菜卖菜养活着两个孩子”在孙洪元9岁那,家里已经十分拮据了,连给孩子挣口饭吃的基本“理想”都难以实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孙洪元的母亲做出了一个决定,送孩子到景德镇学做瓷器她当时听说丰城有许多人在景德镇业瓷,有些人不但能学到一门手艺,而且还发家致富了,她还听说,学徒包吃包住她认为小儿子性格较外向,倔强,出外学徒比较好,决定让小儿子孙洪元去在那个代,从丰城到景德镇,大多走水路,通往景德镇的船有两种,一种是客船,一种是货船因家里实在拿不出一点盘缠,孙洪元就偷偷地扒着一艘货船半浸在水中的后舵上,全身浸在水里,跟着船一起出发了这些,送行的母亲都偷偷地看在眼里,儿子的此行福祸难料,坚强的母亲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她真心地希望孩子能好好地活下来,仅此而已跟着船游了不久,船老板发现了孙洪元,把孙洪元拉上了船,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孙洪元说了家里的情况,恳切地对船老板说:“我家里实在养不活我了,我想到景德镇当学徒”看着孙洪元这么小,船老板很同情他,没有把他赶下船,不仅把孙洪元带到了景德镇,而且把他介绍到一家姓孙的陶瓷作坊里当学徒当接到孙洪元进了一家陶瓷作坊当学徒的消息,他母亲高兴地哭了,一颗悬在心头的石头终于随着儿子有了着落而落下这些事,都是孙同鑫从祖父、曾祖母那里听来的孙同鑫说:“正是曾祖母当初的那个决定,让祖父找到了那根改变命运绳索”孙同鑫的曾祖母活到了90多岁,当她生命走到最后一刻时,十分淡定,也没有仍何征兆。
她只是坐在床边跟孙同鑫的母亲说:“我要走了”,然后睡着了,就再也没有醒来学艺9岁,正是人的一生中,享受天真浪漫的童的时期,然而,因为家庭的贫困,让孙洪元的童充满了苦难与传奇,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在心理上有些早熟,也印证了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龄太小,孙洪元所在瓷行的老板与孙洪元约定,学徒期为,不发工资,老板只提供饭和菜金孙洪元学的是拉坯拉坯既要有技术,还要有一定的体力孙洪元龄小、个头小,刚学徒的时候,老板和师傅都不让他碰瓷土,甚至师傅在拉坯的时候,都不让他看,只叫他打打杂孙洪元是有想法的,也很精明孙洪元在坯房里搭了个小阁楼,他就住在小鸽楼里白天在坯房里打杂,晚上就是他的天地了当时,他就想,早点学到手艺,然后挣钱,寄给远方的母亲而他所面对的现实却是:师傅保守,一天到晚打杂他认为这样长久下去,将会一事无成于是,他有了偷偷学艺的念头因为孙洪元是打杂的,晚上不用加夜班。
每当师傅加班拉坯的时候,他就偷偷地看着师傅拉坯的动作,用心记下了师傅拉坯的一招一式等到师傅下班走了以后,他就走出阁楼,上车按照师傅的招式练起了拉坯这一切都是瞒着老板和师傅进行的为了不让他们察觉,孙洪元把老板给的菜金剩下来,买灯油而自己就买最廉价的豆豉拌盐,常四季吃这个下饭尽管每夜消耗的灯油,孙洪元都能添上,但他的举动还是被老板发现了一次,老板发现孙洪元上车拉坯后,按当时的规矩,将他毒打了一顿受伤后,孙洪元没有钱请医生,他听说用自己的尿可以疗伤,于是,他便每天用自己拉出的尿涂抹伤口,就这样,他的伤居然好了老板的毒打与师傅的谩骂,没有阻断孙洪元学艺的念头,伤好后,他依然继续学,而且做得更隐秘一多时间以后,孙洪元学会了拉坯为了检验自己的拉坯水平,他把师傅白天拉好的坯从板架上撤下,换上自己做的第二天,老板和师傅居然没有发现这让孙洪元充满了信心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洪元在拉坯的时候,被老板撞见,他以为又有一顿毒打将降临了让孙洪元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老板不但没有打他,而是叫他第二天上车跟着师傅拉坯其实,这不是老板在发善心,而是觉得孙洪元可以免费为他干活儿了因为,孙洪元的学徒期是,离出师拿工资还早着呢就这样,孙洪元成了坯房里最少的拉坯工当然,孙洪元学徒经历的苦难远远不止这些孙同鑫曾听祖父讲过一个意外事件,那次,孙洪元差点丢掉性命那还是孙洪元在作坊里打杂的时候,有次晚上,老板叫孙洪元到窑场守匣钵匣钵是露天堆放的,孙洪元就困守在匣钵边那是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突然一匹马奔驰而过,马蹄就踩在他的耳朵边,如果马蹄稍微挪进一点,孙洪元的脑袋就开花了“也许,祖父的命就是大,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孙同鑫说17岁的老板孙洪元到景德镇的时期,正是晚清这个时期,景德镇的瓷业处于低谷,但民间的个体瓷业发展却是蓬勃期,并渐次成为景德镇瓷业支柱很多有想法的瓷业一线工人,通过自己努力和资金累积,开始创业,成为瓷行的老板孙洪元就是这类创业者的代表9岁接触陶瓷、12岁上车拉坯、15岁出师,小个子孙洪元成了工友们谈论的热点而更让孙洪元和其后人引以自豪的是,17岁孙洪元就有了自己的陶瓷作坊当然,人们在羡慕孙洪元少得志的同时,也深深知道,这与孙洪元的吃苦耐劳、勤于钻研和手艺高超密不可分的在孙同鑫的记忆里,祖父是一个做事肯动脑筋的人在孙洪元熟练地掌握拉坯技术的时候,他已经不满足按部就班地照着师傅的样子“画瓢”了这时,他开始琢磨成品的造型他在作坊里,捡来一些废纸,按照自己想法,把纸剪成瓷器造型,如果自己觉得满意,他就按着剪纸拉出瓷坯用现代时髦的话讲,就是设计造型因此,孙洪元拉出的成品,比师傅拉的要美观,以至于老板看过他拉的样品后,总是叮嘱拉坯师傅和利坯师傅:“就按孙洪元拉出的样子做,别走了样”因为孙洪元拉坯不仅技术好,而且拉出的样式总是高人一筹,当他出师后,许多作坊老板都来高价请他去干活儿也有许多人请他带徒弟这样,孙洪元成了轻的师傅,并在业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同时,他的收入与日渐增,为他创业的资本积累奠定了基础在孙洪元17岁的时候,他租了一间作坊,开始自己单干了他给自己的作坊取了个好听的名号,叫“孙荣记”在孙同鑫看来,祖父之所以将瓷号取名为“孙荣记”,是希望自己的瓷号有繁荣昌盛的意味,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荣耀,是自己的荣耀,更是回报含辛茹苦的母亲的荣耀此后不久,他把母亲和哥哥从丰城乡下接到景德镇,让母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孙荣记主要经营陈设瓷、仿古瓷、高档茶具和咖啡具从孙荣记的创办,到解放,孙荣记都处于稳步发展,就是在抗战时期,景德镇许多瓷号纷纷关停倒闭的时候,孙荣记的生意做得依然顺利孙荣记的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广州、湖北和海外到解放那,葡萄架、龙缸弄、单栅门等处都有孙荣记的产业,仅葡萄架一处,就有作坊九间随着孙荣记的一步步发展,孙洪元也逐步完成了从一名工人到一名实业家的转变有时,在人手不够时,他会自己亲自上车拉坯,但更多的时间精力是放在了产品的经营与研发上在那个代,十分保守,各个瓷业实体对陶瓷生产工艺和颜色料配制都密不示人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有特色,孙洪元醉心于传统高温颜色釉和釉下瓷用颜料配方研制,通过无数次实验和实践,他掌握了乌金釉、郎窑红、钧红、影青、青花料等颜色釉的配制解放后,孙洪元在建国瓷厂工作,从事的就是颜色釉配制正是因为孙洪元的有效经营和勤于钻研,使孙荣记产品烙上自己的特色,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孙荣记制作的仿古瓷可以乱真,仅一只仿古霁红釉的印泥瓷盘,竟被外商用80块银元高价买走当时,镇上流传着一句话:“买好瓷器,上孙家窑”孙家窑,就是孙荣记的别称老板与工人“在我的印象里,祖父一向简朴,一身粗布,虽然当了老板,但看上去和普通工人没有什么区别”孙同鑫说,其祖父孙洪元一生都保持着工人本色也许,这和他曾经苦难分不开在学徒时期,他深刻体会到低层工人的苦,所以,在他发迹之后,他仍旧和低层的工人保持着深厚的阶级情谊在孙荣记,有这样一位工人,是个聋人,从事练泥他是带着妻子一道进了孙荣记,家里没有其他的亲人进厂后,孙洪元对他非常照顾,不仅给他安排了房子,还在生活上给予周济工作时,他们常因一些技术上的分歧大声争论,吵叫之后,他们之间又像什么都没发生几十中,这练泥工和孙洪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进厂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孙荣记这在当时的社会,极为罕见练泥工死后,孙洪元和子孙相继照顾练泥工的遗孀,并为她养老送终对于勤学钻研的工人,孙洪元总会另眼相待,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他,而且尽己所能为其提供学艺的条件。
孙荣记作坊里,有一位姓聂的工人,学习技术非常刻苦,做事情肯动脑筋,而且有想法孙洪元发现他后,非常器重他,主动为其提供便利条件有一夏夜,孙洪元巡视作坊,其他工人都睡觉了,而那位聂姓工人还在练习绘画,孙洪元想起了自己当学艺的场景,十分感慨于是,他偷偷站在那位工人的身后,为其扇起了扇子那位姓聂的工人通过自己努力,练就精湛的技艺,解放后,他被调到了陶瓷中专(陶院前身)当教师“还有一位,解放前在孙荣记当工人,景德镇一解放,他被调到一个部门当了领导,当时我们家人都觉得很奇怪,就问祖父,祖父说他是地下党”孙同鑫说,孙洪元很早就发现了那位工人是共产党,但一直没有向当局检举,而且积极为其宣传革命活动提供隐蔽条件,彼此之间成为了朋友解放后,他们之间仍有往来手艺传家孙洪元个头不高,性格比较倔强因为自己是吃苦过来的,在他发迹之后,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不仅对自己这样要求,对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如此,甚至有些“苛刻”时隔,孙同鑫仍记得小时候上学吃饺子粑的事情孙同鑫家到学校,有点路早饭一般都在外面吃在他家弄口,有一家饺子粑店,孙洪元跟孙同鑫说:“你就到粑店吃粑吧”孙同鑫就跑到粑店,心想:这下可以海吃了在他吃了第三个,再去拿粑的时候,粑店老板告诉他:“你今天的定量已经吃完了”原来,他爷爷跟老板已经说好了,包月,一天只能吃三个详细翻阅孙家几代人的简历,不难发现大多从事陶瓷,初始学历都不高究其原因,与孙洪元的思想有关。
孙洪元不喜政治,只慕手艺他常对家人说:“家有万金,手艺防身”他认为做手艺是提高子女自我生存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他“手艺传家”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在孙家,除了他的老母亲不从事陶瓷,其儿子、儿媳都是陶瓷工艺上的一把好手每逢厂里人手紧缺的时候,他们都要到一线当工人解放后,孙荣记公私合营,并入建国瓷厂,孙洪元、其子孙振东、儿媳等都进入建国瓷厂工作,并都成为了瓷厂技术工种的骨干孙振东,生,病逝,仅读四书,便辍学随父亲学艺,主攻利坯兼涉其他工种,建国瓷厂高级技师其研制的青花釉里红获全国陶瓷展评比优秀作品奖孙振东的妻子陈锦云亦精于颜色釉料配制,且擅长画青花孙同鑫幼时停学从艺,初学琢器雕塑受祖父影响,不论炎夏寒冬,常于完成日常生产任务之余,勤学不辍于是经勤奋探索,终于突破釉下彩历来采用分水及勾线等传统表现方式,不拘一格利用新工艺新材质,用水、油、色、泥四元混合,将泼墨画技法融入釉下彩画面之中,并准确把握高温烧成后的呈色变化规律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他设计的釉下彩“碧桃花”咖啡具,成为红旗瓷厂首次出口加拿大的外销釉下彩咖啡具,他设计的300套“茶花”温酒炉被选为江泽民总书记出访日本的礼品瓷成立孙公窑艺瓷坊,专心致力于高温颜色釉的研究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收藏了其青花泼彩《深山岁月不知》《人在天涯》瓷板画孙立新,出生,随父亲孙同鑫学艺。
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后进修于北京画院,景德镇民窑博物馆副馆长孙立新创作并采用自己研制的“霓虹色釉”装饰的啤酒具,被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组委会评定为唯一的“新材质装饰日用瓷”一等奖,另有“芳果”10头长方形西餐具,“兰亭”6头酒具,获“日用瓷精品大赛”三等奖、设计奖入选中日陶艺展“青花瓷盘花鸟图”由美国西雅图亚洲艺术博物馆购藏展示他的釉下五彩“冰凌花”瓷板画,被专家誉为釉下冰雪山水画的佳作,获得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创作奖,被选送北京参加“中国陶瓷文化展”多来,免费培训陶瓷美术学生30余名,为社会输送艺术人才,为陶瓷技艺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