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郭沫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他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组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旨在抢救、挖掘和恢复全国各地的名窑名瓷,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周恩来总理采纳并支持郭老的意见,2月宣布成立由轻工部科学研究和美术设计方面的专家成立的“建国瓷设计委员会”,由郑振铎任主任委员,江丰和张仃任副主任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担任设计工作,景德镇、酆陵、宜兴等陶瓷产区负责制作2月23日,当时还在清华大学管建系执教的高庄教授,收到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专门写给他和莫宗江、王逊三人的信件,徐悲鸿在信中对建国瓷的设计制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极大的热情10月,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全面开展高庄教授率祝大、梅健鹰等人组织的中央美术学院实习组来到了景德镇,有组织、有目的地协同各方人员共同参加工作,发挥了各方面技艺人员的才能和专长在研究和发掘传统技艺方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际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恢复了部分失传和濒于失传的优秀陶瓷品种,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提出的“发展祖国文化遗产”和“多点发展,百花齐放”的建国瓷生产的指导思想高庄一行来到景德镇后,在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从各个工艺美术合作社和私营瓷厂内抽调了三十多位在彩绘、成型及颜色釉配制卓有影响的老艺人如王大凡、王步、魏庸生、潘庸秉等人和极有培养前途的青工人组织学习和培训,这些轻人中有王锡良、张松茂等人在培训班里,王锡良、张松茂等人懂得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油画,什么是水彩画,懂得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的造化,更理解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有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感性认识从此后,受到启发和影响的一大批景德镇陶瓷美术工作者都把野外写生作为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在当时封闭而保守的陶瓷艺坛,不啻吹进了一股清新鲜活的春风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和宣传,正值中央政府轻工部和文化部下达了组织赴苏联、波兰、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展览瓷的任务,大家铆足了劲,决心为展览多创作一些好作品,为景德镇争光炽热的创作激情似乎冲淡了建国瓷的来色彩以至于这些参加学习的人在后来的回忆中记不起建国瓷的起始,而只有出国瓷的印象在这段时间里,高庄、梅健鹰、祝大等师生们与景德镇陶瓷艺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设计瓷上的装饰纹样,一起试制失传的颜色釉瓷,一起烧造器型新颖的日用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激发起他们日益高涨的积极性,时七十多岁的艺人吴龙发老当益壮,精心绘制了一块尺八青花大圆盘,在预展中获得中外专家的一致赞誉此外,在恢复失传的颜色釉中,釉里红、窑变花釉、钧红、祭红、蒙古等国展出;在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罗马尼亚、印度、缅甸、叙利亚等十四个国家展出;在蒙古、朝鲜、瑞士、英国、法国展出那三十岁的王锡良创作了一件尺二《采茶扑蝶》圆盘,其造型之新颖、色感之馨和、主题之鲜活,为众人所瞩目10月27日的《人民日报》评论说:“景德镇青一代的陶瓷艺术人员,在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下,加强政治思想领导,提高了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发扬了我国陶瓷艺术的优良传统,积极创作反映社会主义的现实作品《采茶扑蝶》的主题和表现方式是健康向上的、明朗清新的,随时在唤起人们对青春、对生活的热情”章鉴画的一块粉彩《读画报》圆盘,表现的则是“两个哈萨克族的少女在看《人民画报》,画报上是一副毛主席像,从她们微笑的表情上,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对于毛主席的热爱和感激”“建国瓷”自到期间,先后在三十多个国家展出缅甸总理吴努在参观展览后写给驻缅大使姚仲明的信中称赞:“给我特别深刻印象的是构成展览会中最出色的、独一无二的效果的一些瓷器我认为:它们式样的精巧和色彩的调和是无与伦比的。
”建国瓷的生产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但她毕竟在中国陶瓷史和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足以引人自豪的难忘一页(景德镇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