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籍看景德镇官窑御器的演变
Home|所英豪·曾龙升|历史典籍看景德镇官窑御器的演变

景德镇官窑最早可追溯至元代,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在景德镇悠久的制瓷历史中,官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工匠,而且在烧造中不惜工,对提高景德镇的制瓷技术、瓷器质量,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元代的景德镇官窑“枢府”是“枢密院”的简称唐朝代宗;枢府瓷器形以盘、碗、执壶和高足杯为多见,极少大件器,最典型的枢府器,其碗为小底足枢府瓷中的折腰器,是突出的造型,枢府瓷盘、碗的底足均为露胎,足壁厚,削足规整,有的底心有乳丁突起,且有明显旋纹南岸刘家坞的折腰碗和小足盘足多外撇,内壁多印有‘枢府’二字,高足杯内壁的印花龙纹有五爪的,印证《元史》这类器物应为当时的官用器;北岸的在造型上虽较相近,但足壁多垂直,内壁无款识,龙只为三爪、四爪,当为民用商品”间增至58座,明中、后期多时达80座明代御窑产品,按习惯皆冠以帝王号,如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等其主要成就:一是制瓷工艺继续精进据《天工开物》载:“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二是青花装饰水平有所提高永乐、宣德官窑所产的青花瓷,瓷质精细,色泽浓艳,造型各异,纹饰优美,被称为我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三是釉里红装饰继续进步尤以宣德窑生产的釉里红瓷最为成功,其色婉如色泽鲜艳的红宝石四是烧成了玲珑瓷及青花玲珑瓷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

成化时,又在碧绿透亮的玲珑周围配以青翠幽雅的青花装饰,造出了十分精细的青花玲珑瓷五是釉下彩绘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化时创出了“斗彩”装饰,其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此外还创出了“填彩”装饰技法,嘉靖时创出了青花五彩,正德时创出了红地金彩装饰六是颜色釉装饰取得显著成就永乐时烧出了“祭红”和“翠青釉”宣德时烧出了“宝石红釉”和“天青釉”成化时烧出了仿哥瓷正德时烧出了“孔雀绿”嘉靖时又烧出了“瓜皮绿”七是烧出了大龙缸和薄胎瓷,这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慧的体现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庄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而显出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慧,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三、清代的景德镇官窑清代前期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还是造型,装饰技法,或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到了炉火纯青、出神人化的地步《景德镇陶录》卷五始建于顺治十一,至雍正末和乾隆初达到兴盛,乾隆以后则走向衰落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鲜艳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朝”;康熙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个转折点,基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红、霁蓝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丽,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至五十一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窑宣德和成化窑器而著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色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以至“破损遗失,致烧成之器皿与原造之坯胎,所以数目俱无从查核”至唐英督陶时,他考虑到“此项瓷器必须选落,不敢上供御用,但款式制度,有非民间所敢使用者”于是打算一并呈进送京,或供宫廷赏赐,或在京变价出售,后在京来文,旨令次品就地变价出售的情况下,遂将“落选之黄器、五爪龙等件照旧酌估价值,以备查核,仍附运进京,或备内廷添补副余,或供赏赐之用,似可以尊体制而防越至如馀外落选之款釉花样等件,凡属官选,向亦在查禁之列,不许民窑书款仿造,然于国家之制度等威,尚无关涉,似不防在外变价奴才请将此项次色脚货,仍按估计造册,呈明内务府俟核复到日,听商民人等之便,有愿领销者,许其随外变价,仍不许窑户影射伪造,以杜滥觞壅滞,则此落选之无关定制者即以销售,而黄器、五爪龙之落选者亦得所用,不致流布民间,以滋亵越矣”由此可见,清代宫廷对御用瓷器中次品的处理有一定分寸,既不象以往御用瓷器中的次品一律打碎,不得民间使用,又不是无所限制地散之民间,任意仿造

更多陶瓷历史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