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工艺美院)鸿永资讯:元代至正间,景德镇青花瓷成熟并达到极高的工艺与艺术水平,器型繁多,为明清时期青花瓷造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青花瓷造型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出现了许多大型器物,梅瓶即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重要品种之一器身大多高达40余米,中型者亦达37厘米左右,硕大的体型充分反映了元青花成型工艺的成熟与发展’一、元代青花瓷梅瓶概述元代青花瓷梅瓶以景德镇窑产品为代表,是元青花中最负盛名的典型器物之一,以其造型端庄、器型大气、胎莹釉润、装饰精美而著称梅瓶在宋代时颇为风行,是重要的盛酒器皿元青花梅瓶传承于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梅瓶,不过二者造型上已有显著的区别从国内收藏来看,元青花传世量极少,梅瓶更属稀珍,可谓件件均为无价之宝,在国内藏品中以高安窖藏元青花中的梅瓶数量最多,多达六件,其造型一致,堪为元青花梅瓶之典范纹饰上则有所差别,两件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另四件则为云龙纹,纹饰生动,多层装饰,与优美润洁的造型相得益彰元青花原产地的景德镇陶瓷馆中仅藏有一件元青花梅瓶,缠枝牡丹纹装饰,为镇馆之宝江西境内的鄱阳、萍乡等地亦曾发现有元青花梅瓶如萍乡发现的元代窖藏中即发现有两件缠枝梅花梅瓶颇为罕见。
,江苏明初大将沐英墓中出土了一件非常著名的元青花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现藏于南京博物馆,绘制之精美、器型之端润,为元青花梅瓶中的极品之作,在沐英之子沐晟墓中亦发现一件元青花梅瓶,为缠枝牡丹纹河北保定元代窖藏青花亦是国内著名元窖藏之一,其中发现有一对梅瓶,其一件缺盖,为八棱形,刻划有龙身暗纹然后勾以青花,四周为海水纹湖北武汉文物管理部门亦收藏有一件颇负盛名的元青花梅瓶《四爱图》,在腹部菱形开光内绘有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从国外收藏来看,以伊朗巴斯坦国家博物馆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的元青花梅瓶最为著名。
伊朗巴斯坦国家博物馆藏有27件元青花瓷,其中有三件为青花梅瓶,分别为两件牡丹凤纹和一件缠枝牡丹: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约藏有39件元青花,其中有梅瓶5件,亦多为常见牡丹纹,而其中有一件为莲池鸳鸯纹八棱梅瓶则较少见到,堪为代表,这种八棱形梅瓶在日本、伊朗等地也有收藏除伊朗和土耳其外,在日本东洋、出光、松冈等美术馆亦藏有一批精美的元青花梅瓶此外,元青花梅瓶还散见于英国、美国等其他国家博物馆收藏中二,元代青花瓷梅瓶造型特色鸿永资讯:元代青花瓷梅瓶非常富有时代特色,其造型既不同于宋代的典雅玉立,也不同于明清之丰实清秀,而显现出元代特有的豪放气息其造型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典型器,也是最普遍常见的梅瓶制式,是在宋代梅瓶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较宋瓷器型更为硕大而厚重造型特色为小口、丰肩、敛腹、配盖,瓶口一般呈上窄下宽的圆台型,也有一些是直口型这种普通制式占元青花梅瓶的大部分,如高安窖藏、南京博物馆藏等元青花梅瓶均呈此式高安窖藏元青花梅瓶因有完整配盖,则更显珍贵六只梅瓶盖壁与器底分别有墨书写有“礼”“乐”“射”“御”“书”“数”六字款,字迹为同一人书写,其意既是显示瓶主人之文化修养,而更具有实用价值,是为避免混淆器盖与器身而题第二类是八棱形制式此制式颇为特别,器身呈八角型,河北保定一对元青花梅瓶即为此制式,日本、土耳其、伊朗亦有收藏,此制式与圆润器身相比,显得更为挺拔坚韧,装饰面亦更为丰富。
第三类则为撇胫式这种制式极为罕见,呈侈口、圆肩、束腰、撇胫,纹饰为典型元代画法,但因龙纹五爪而亦有人认为是明初产品。
元青花梅瓶造型特色是时代的产物,折射着元人精神风貌元代统治者曾为游牧民族,因而性格粗犷,陶瓷工艺品趋向于硕大,如大盘、大罐、梅瓶等,无不以大型器最为人所称道,为其他时代所罕有元廷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直接控制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从而促使景德镇瓷业向元统治者审美风尚转变,这就使得景德镇元青花梅瓶造型趋向于蒙元统治者欣赏趣味对外贸易亦是元青花梅瓶造型特色的形成原因元青花大都销往中东游牧民族居住地区,其和蒙古统治者的生活习惯大致相同,倾向于使用大件器盛装物品,而梅瓶在当地主要功能应是盛放酒、奶等饮用品因而,元青花梅瓶造型特色正是在国内外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势影响下而形成的三、元代青花瓷梅瓶成型工艺鸿永资讯:元代之前景德镇大型器甚为少见,因而元代青花瓷大型梅瓶的成功烧制标志着元代制瓷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元青花大型梅瓶的制作首先得益于二元配方的施行在元代之前,景德镇只使用单一瓷石进行制作,而至元代时则实现了二元配方目前,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元青花胎泥是采用了景德镇南安一带瓷石混合瑶里的高岭土即麻仓土,这样,使得胎泥中氧化铝的含量大幅度提高,从而能够用于制作大型器除此之外,优质元青花瓷泥还常常要加入三宝蓬釉果,以增强其热稳定性,从而形成更为复杂的三元配方,这为大型梅瓶的制作提供了基本条件梅瓶属于琢器类,其成型难度明显大于圆器类的盘、碗、碟等从梅瓶的规整优美来看,元代成型工艺的确达到了很高水平普通的元青花梅瓶是分部分完成的,从最大腹径处分为两节,然后印接而成,瓶口另接,下半节与底部连成一体则不另接而八棱形制式的元青花梅瓶在印接时要求更为严格。
接头处采用泥接的方法,接头外抚平后会在上下节相接处产生一圈不够规则的泥层,俗称接头泥梅瓶的上下两节应是采用模印的方法制作,先制作种模,然后进行翻模,再然后制坯体时采取印坯的方法,大多数梅瓶印模应是呈圆形的,而要制八棱形梅瓶其模壁则亦应制成八方形梅瓶口的接口位于口内壁约1厘米处,而不在口的内底可摸着的接痕处,因而接得特别牢固,不会脱落这种方法完全不同于宋代纯拉坯成型法,是为适应制作大型器而专门创造出的成型方法,显示了元代瓷工的智慧梅瓶盖的中央通常都有圆筒形止口,以保证瓶盖在瓶口上平稳不滑落。
与明清时期相比,元青花梅瓶亦有不成熟的表现,明清时期大型器成型已经改用釉接法,因而在器内壁不会产生具有凸起感的接头痕印坯时应手感的不同而使坯壁无法达到厚薄的完全均匀,因而在烧成后在器物表面会产生不平整的现象,抚之有起伏感器底修足工艺尚不成熟,器底可见粗刀痕、足壁较厚、内壁外斜,常出现火石红。
而这些成型工艺的不足就今天看来,恰恰成了元青花梅瓶无法复制的工艺特征而为鉴定提供了依据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