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宜兴紫砂泥
Home|浅谈陶瓷花鸟综合装饰|漫话宜兴紫砂泥

紫砂泥是宜兴的稀有陶土资源有人说,这是上帝对宜兴的垂爱,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了丰厚的五色土,让聪明而又勤劳的宜兴制陶人忙碌了数百,捏制了温婉大气的紫砂壶,书写了彪炳千秋的陶文化为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4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对黄龙山紫砂矿进行保护的通知经省人大27次会议批准的《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也于4月1日起实施这对推动传统紫砂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今7月初,宜兴市政府恢复对黄龙山矿的有序开采,专供制作紫砂壶现将紫砂泥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紫砂泥的分类紫砂泥是宜兴甲泥矿中的细薄夹层里的特殊粘土,因其氧化铁含量较高,经1100℃1200℃高温焙烧后呈紫色或紫褐色,所以称为紫砂。

从广义上讲,紫砂泥是紫砂、红泥(亦称朱砂泥)和本山绿泥(古称团山泥),三种制作紫砂陶泥料的统称这三种基泥由于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制品的烧成气氛和温度的变化,所以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言清代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对紫砂泥作过这样的描述:夫泥色之变,忽葡萄而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琏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这五色土深藏于山腹地层之中,要像采掘煤炭一样打矿井取土每一千公斤甲泥中仅有三五十公斤紫砂土,故称:泥中泥,岩中岩,其名贵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紫泥为粉砂粘土质结构,块状、有球形灰黄色斑点,并含细碎光亮的白云片,呈深紫、灰紫、暗紫诸色品种有清水泥、底槽青、红皮龙、白麻子和乌泥等,以底槽青为贵,是做高档紫砂壶的上佳泥料丁蜀镇黄龙山矿区的紫泥储量最大、品质最优红泥古时候称石黄泥,就是所谓的未触风日的石骨矿土呈橙黄色,深埋于嫩泥矿土的底层,故产量很少由于其含铁的多寡,烧成后呈现朱泥色、朱砂紫和海棠红等色泽此泥原产于丁蜀镇的川埠西山和赵庄山本山绿泥以略带青砂色而得名,从前亦称团山泥团山位于丁蜀镇黄龙山和青龙山的北侧交界处绿泥是紫泥矿层中的夹脂,表面有油脂状光泽,属于完全解理的矿物,石英含量较高此外,还有天青泥,出于黄龙山山麓的蠡墅,烧成后成黯肝色其支脉有梨皮泥,烧成后呈冻梨色淡红泥,烧成后呈松花色浅黄泥,烧成后呈豆碧色等这些紫砂泥都可以单独或者相互拼制调砂后做壶早在明清时期,艺人们就能做到: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所以紫砂壶的色相是五彩的,有天青、黯肝、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朱砂紫、海棠红等等,素心素面,古朴沉静不但历史上就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之说,而且当代也有人赞叹:我恋紫砂无釉彩,相见如人披肝胆。

不靠衣衫扶身价,唯依本质令人爱紫砂泥的特性紫砂泥不仅色泽丰富,而且物理性能卓绝,无与伦比紫砂泥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矿原料,用其制作陶器经高温烧成之后,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磁铁和双重气孔结构等物相这种双重气孔结构使紫砂茶具透气而不渗水,沏茶能保持汤色和茶香,越宿不变质爱茶人在味觉、视觉、嗅觉方面均获得完美的享受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任凭制陶人的随意捏制,揉进情感和创意还可以让文人雅士参与,将诗、书、画、金石、篆刻、微雕诸艺集于一体,在把玩、品茗中陶冶心情,得到精神上的至善至美紫砂泥的储量宜兴陶土矿按其成因,均属内陆湖泊相及滨海相沉积矿床,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它们大约在2亿至4亿前已经形成目前,宜兴境内已发现各类陶土矿床(点)102处,探明储量7300万吨,保有储量6500万吨,远景储量2800万吨。

其中含有紫砂泥的甲泥矿28处,探明储量5983万吨,保有储量5796万吨,远景储量1160万吨据权威资料表明,丁蜀镇黄龙山以北至宜兴陶瓷产业园区以南一带0.69平方公里范围内,已探明b c d级甲泥储量1157万吨,其中有紫砂泥35万吨-58万吨矿层距地面60米-200米,这将是紫砂陶生产的大型原料基地此外,宣兴其它甲泥矿中的紫泥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分别为90万吨若按每用量万吨计算,也可用百以上紫砂泥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会越用越少,所以,必须有序合理开采(蒋尧基)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