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性钟学军/文
Home|中国画写意手法在现代陶瓷雕塑中的应用|泥性钟学军/文

泥是陶瓷艺术创作的语言介质谙熟“泥性”,是一个陶艺家必须具备的技巧功夫如果我们追问:何谓泥性?通常不会得到一个明晰的答案。

这是因为,“泥性”是一个介乎“可说”和“不可言说”之间的概念对泥性的理解,依赖于实践的体会和领悟在人类文明的幼时代,用泥土造屋,制作器皿,是一项生存的技能那时人对泥性的理解是直觉的、感性的在自然经济下的农耕社会,社会化分工和工艺的进步,使陶瓷工匠的社会身份得到确立,与陶泥瓷泥打交道成为一种职业,对“泥性”的把握便成了一种口传心授的行业密技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很早就达到了巅峰状态,我们今天看千以前的制作,依然会惊叹于其造型技巧之高超,材料把握之娴熟那些工匠们的技艺手艺和技艺不同,技艺重在‘技’,手艺则重在‘手’。

手艺人强调的是劳作,劳作就是身体与外界直接发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泥性是身体尤其是手的一种经验。

换句话说,泥性里面有人性工业文明的崛起,使机器代替了手工这是一个手艺式微的时代不胜枚举的传统手艺在落寞中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在某些场合,我们还能看到一些老手艺的“商业秀”,它不再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成为一个被观看的对象这些表演,像一段一段的黑白影片,撩起我们的怀旧情慷在机械化的生产线上,泥性缺失了我们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没有人“体温”的产品在一个消弥了差异和多元性的社会里,人们处在精神家园的荒芜所带来的焦虑之中。

现代陶艺提出回归泥土,回归陶瓷语言本体的口号,要求陶艺家们全程掌控创作的每一个环节,这其实是对泥性的重新审视和强调但是,传统陶艺以制器为目的,现代陶艺以心灵的自由表达为宗旨,这使它们对“泥性”的理解上有着不同的内涵泥性要在身体的动作中去体悟拉坯是体验泥性、感受泥性的最直接的方法拉坯工人的手对泥有着极为敏锐的感觉拉坯成型的作品在造型上多体现为基本保持同心旋转后展现的秩序感和规整性——也就是说,从过程看,传统的拉坯技术是一种训练有素、张弛有度的对运动的控制;从成品看,却要尽可能地掩藏运动的痕迹,追求光洁细致的效果现代陶艺则把肌理质感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往往通过手的转动、揉皱、推拉、挤压、刮擦,有意强调甚至夸张运动的痕迹一些现代陶艺作品,先利用拉坯成型再对坯体进行挤压、切割或组合从而改变其原来的规整性面貌这种破形和扭曲实际上是对外力运动的一种暗示传统的成型技术,大多数情况下要进行精确的控制——人是泥的主宰。

技艺娴熟的拉坯工人依据图样拉出来的作品,可将误差降到忽略不计的程度而现代陶艺对泥性把握的一个特点则是对偶然性和机遇的迷恋陶艺家们在长时间的对泥的把玩、揉捏中,在线、面、块的无休止的组合、聚散、铲切的操作中,等待灵感的进发那些不断变化的肌理、形态,在某一时刻灵光一闪,与陶艺家酝酿已久的主题形象、审美意念契合,也就是说,泥作为一种语言,通过泥性的表现使自身得以实现在陶艺家看来,泥的不确定性正是其魅力所在泥的语汇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陶艺家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悟泥性拉坯,、泥条盘筑、捏塑、泥片泥块的构筑等等,都能产生独特的、充满天然机趣的形态现代陶艺对偶然性的重视,也便是对艺术品的不可复制性的强调泥与釉彩配合,再经过火的浴洗,由柔人刚,产生“陶化”和“瓷化”的质的变化,泥性才最终得以完全的彰显对窑火的娴熟控制,其实也包含了对泥性的深刻认识泥性是贯穿于陶瓷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的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