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发于《瓷器》杂志7月刊:人物名片:杨燕,号觉一,生于广东茂名市,中国美术学院花鸟研修班结业,毕业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自幼受父亲影响,对书画艺术情有独钟,勤于钻研,博采众长,追求灵动自然,立异标新,书法以小楷和现代书法见长,尤精“瘦金书”,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入国画的笔法,“点如菊,横竖如竹,撇捺如兰的体态”,使字体刚柔兼备、神采飘逸国画善花鸟、人物,工写结合,可工细入微,又能泼墨写意,在创作中又融入当代设计元素,使作品更富浓郁的时代气息。
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发于《瓷器》杂志7月刊:近来,在陶瓷方面潜心钻研高温颜色釉和釉下青花工艺美术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全国展览中展出,并多次在慈善公益活动中捐赠作品,被媒体宣传报道《瓷器》记者陈瑶杨燕位于新都民营园的工作室,是足文青最爱聚集的、城市角落的loft。
灰色基调的墙上,一边挂的是杨燕创作的瓷板画,另一边则是他写的瘦金体书法,两种艺术在这个挑高的个性空间下,交叉汇聚出独特的情境韵味,这种交融,一如杨燕对书法的个人领悟:书取画韵,画取书骨他像一个将两种艺术自由组合调配的行吟诗人,在且行且歌中,喷发着自己的标新立异与特立独行。
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发于《瓷器》杂志7月刊:,杨燕出生在广东茂名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从事木雕工作,日常画的一本白描小册子,着实令他爱不释手,母亲酷爱传统戏曲,水袖、额贴让他初识传统的美,而对书法的悟性,也许在更早便已种下,那时候他字还不认得几个,吃完早饭第一件事就是帮表哥牵纸,看他写对联对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强烈而广泛的兴趣,让杨燕在当地中专师范学校的专业学习相当疯狂,这三是他的积累期,也是他的转折期,三的磨砺让他把速描、色彩等基础夯得相当结实,从此他一直在求学的路上奔波:他相继读完了中国美院的花鸟研修班,以及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的陶瓷设计专业。
多的美术院校生涯,让他的书法多了份大胆的文青气质,他开始研习个性而又属冷门的瘦金体多的理论学习,又使他在传统的书法练习之外,为自己的书法寻找到了另一个支点:西式的美学视角鸿永景德镇陶瓷艺术馆资讯本文刊发于《瓷器》杂志7月刊:近代法国大雕刻家罗丹曾经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如果他们在这线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那是不会产生出任何丑陋的东西来的”又说:“低能的艺术家很少具有胆量单独地强调出那要紧的线,这需要一种决断力,像仅有少数人才能具有的那样”杨燕就是这强调出线条的少数人之一,他将国画中多心得映照在书法世界中,创造性地将“画”之笔融入“书”之笔:他认为,点如菊瓣,横竖如竹枝,撇捺如兰叶,其运笔之灵活,早已超出书法规矩之外,而入绘画多变之中,杨燕从工艺美院毕业后,又在陶瓷上找到了新的灵感。
他的高温颜色釉和釉下青花因为有多国画功底,花鸟、人物,工写兼备,又能以西方美术视角创作,现代感十足。
他的瓷上书法以釉下为主,其小楷瓷书,难的在字虽小却阔绰有余,融入了绘画的笔法神韵,虽是楷书,却绝不拘束他还有一类作品,更超出书法、绘画轮廓之外,难于归类,这类作品像“觉器设计—禅茶系列”中的“吾心开悟”,“悟”字“忄”字一点化作一端坐冥思的小和尚,“吾”字以枯笔写就,犹如苍松枝干,两者故意写得似开,意喻“吾心开而悟”这类作品,既是画,又是书,更是设计,观之令人拍案叫绝杨燕游刃有余于数者之间,拆合有度,殊为不易,难能可贵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