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1月出生,9月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7月至,主要从事礼品雕塑与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制作9月攻读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姚永康教授研究生,7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002-参与创作、制作昌河广场陶艺柱;参与制作江西兴国解放纪念群雕;参与制作南昌职业技术学院门廊浮雕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雕塑教研室教师10月作品《房屋系列》在江西省第二届陶瓷百花奖中获二等奖作品《恋之曲》系列入选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
12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装饰图形设计》(黑白篇)一书6月作品《恋之曲》、《佳人》获江西省第五届青美展优秀奖12月作品《静之和》(与赵春雷合作)获江西省青艺术设计双展“二等奖”,《映山红》(与赵春雷合作)获优秀奖7月作品《巢与潮》获第十三届江西省美术作品“优秀奖”10月作品《盼》入选韩国国际陶艺展5月作品《和谐》获江西省第六届青美术作品展三等奖《瓷器》记者张钧和坚持,是在与张嗣苹对话中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张嗣苹之所以大学毕业以后,放弃国内一家大型企业的高薪任职,来到景德镇考陶院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后之所以选择留在景德镇,都是缘自于她对陶瓷艺术的理想追求与坚持也就是这份执著的坚持,让张嗣苹的人生与艺术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一张嗣苹来自山东农村,从小对艺术有着特别的偏爱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她看见别人戴者一个佛像,十分有趣,就用红砖照着佛像的样子,雕了一个,而雕刻的工具是她用细铁丝烧红捶打而成虽然,到现在张嗣苹已经记不清砖头佛像去迹何处,但那成为她梦想开始的地方“人一旦有了梦想,就一定要去追求,用恒心走下去,坚持到底”张嗣苹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离开了家乡,朝着艺术的梦想迈开求索的脚步,她考取了雕塑与现代陶艺专业的研究生,成为陶瓷雕塑名家姚永康的学生。
远离家乡,独自一人,求知的路上有孤独、有艰辛、有苦涩,也有着无尽的渴望与快乐对于那段经历,张嗣苹有着一番感慨,但却无法用言语去表达。
在考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出了一道题叫《希望》,张嗣苹交的作业是一个身着破衣、背着书包走在上学路上的小男孩,小男孩稚嫩的脸上那双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坚定而执著“这就是我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我用陶瓷语言把我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事隔十余,张嗣苹仍旧保存着那件作品,因为这是她为理想而坚持的足迹因为喜爱,张嗣苹选择了艺术又因为艺术,她选择了景德镇,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她留校了,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着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的创作与研究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她发现景德镇是个艺术宝地,景德镇厚重的陶瓷文化与人文是任何一座城市所无法比拟的,选择留在景德镇,是她对艺术与追求梦想的坚持的注脚二陶瓷雕塑,是陶瓷艺术众多门类中的一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陶瓷雕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陶瓷绘画等门类相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其徘徊在低谷,成为一个冷门,有部分陶瓷雕塑家开始转向了陶瓷绘画。
对此,张嗣苹始终坚信,陶瓷雕塑曾经辉煌,其艺术魅力依然,而这份美丽的前景,便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坚持“有所想,有所感,有所表现。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张嗣苹有着自己的另一番更加执著的坚持,那就是用自己所掌握的陶瓷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对生活与社会所产生的真实感受,创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自己或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人与事在张嗣苹对这种创作理念的坚持下,诞生了《辉》、《恋之曲》系列、《同心锁》、《科技与人》系列等颇有代表性的陶瓷雕塑作品《辉》、《恋之曲》系列和《同心锁》是张嗣苹对当下人们恋爱、婚姻与家庭的观察与思考在这些作品中,张嗣苹大胆地运用了夸张与对比的手法,充分发挥陶瓷材质的表现力,把自己的所想所感用陶瓷语言展现出来。
在《恋之曲》系列作品中,张嗣苹将一对恋人分别置身于城市与荒漠之中,与大背景相比较,尽管人是那么渺小,但他们在爱的力量感召下,相拥相靠,战胜孤独,战胜困难,相濡以沫,走向美好人生《同心锁》创作于底,这时的张嗣苹初为人母作为人妻、人母,张嗣苹对家庭有着一番自己的见解,夫妻同心、同牵挂,才能共同创造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这件作品,别出心裁,锁身为一对恩爱夫妻的头像雕塑,锁把上有一初生的婴儿,这是爱的结晶,是共同的牵挂,更是美好的未来与希望这件作品已经展出,在许多观者中产生了共鸣如果说,《恋爱》系列作品是张嗣苹作为一名女陶艺家对婚恋观进行细致的剖析与挖掘,那么,《科技与人》系列作品,则是张嗣苹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一种反思与责问在数字化的东西冲击人脑的当今社会,人们在享受到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便捷的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的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张嗣苹用自己的陶瓷艺术语言,呼吁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张嗣苹人生与艺术的履历里,不管为人与为艺,坚持与恒心,夯实着她的每一个脚印,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依然如此,这就是张嗣苹
高工讲师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高工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