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源已经记不起隔了多少没有回到大椿树弄了从弄头,一直穿到弄底,七月阳光火辣辣的,烧烤老弄堂的窑砖黑瓦对于这一切,近七旬的杨广源感到十分熟悉,他生在此弄,长在此弄然而,这一切又是陌生的,陌生得找不到他曾经居住的老屋一条崭新的现代化街区群英街横贯大椿树弄弄底,老街坊告诉杨广源,他的老屋已经拆了,原址就在群英街的街心杨广源在寻找,他找的不仅是老屋,也是一段淹没在时光里的历史杨广源的老屋在大椿树弄6号,是晚清、民国间著名陶瓷老字号“杨福生”所在地“杨福生”是杨广源祖父创下的瓷号,凭着记忆的碎片,他讲述着这个曾经名动一时的老瓷号前世今生,像在复原着一件破碎的精美瓷器……《瓷器》记者张钧和鹿鸣文/图白手起家从清代到民国,景德镇有三大帮,圆器业和烧窑业为都昌人所经营,被称为“都帮”,主要商业和金融业为安徽徽州人所经营,人称“徽帮”除此以外的琢器制瓷业、红店及与瓷器有关的服务业,均由都、徽以外的人员经营,被称为杂帮“杨福生”的创建者是新建人,因产业较大,成为旧时景德镇杂帮的佼佼者杨家世代在新建与庄稼打交道,为何来到景德镇业瓷?杨广源打开锁,从工作室里抽屉里拿出了一叠家谱,这是他从新建老家抄来的分谱对于祖上的迁徙,尽管谱上只是简单的记载,但在杨广源的脑海里,脉络仍旧清晰这得从杨广源的曾祖父杨必堘说起杨必堘有个老乡,在景德镇开了个陶瓷作坊,并在南昌开了一家瓷器经营店经人介绍,杨必堘到了南昌店里打长工也许是长期在瓷器店里工作,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家有万金,不如手艺随身”(这后来成了他们杨家的家训),同时也让他对景德镇陶瓷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于是,他便有了让孩子到景德镇学做瓷器的念头杨必堘有个儿子叫杨达铅,生性灵活,杨必堘认为他是个学做瓷器的好苗子在杨达铅12岁那,家里便让他跟随老乡来到了景德镇这就是杨福生瓷号的创始人,当然,这是后话初上景德镇,高耸的烟囱、精美的瓷器,让杨达铅兴奋不已,这时的他,也许并没有开瓷厂做生意的“宏图大志”,但目的很明确,做个吃陶瓷饭的手艺人杨达铅在一家琢器坯坊学画坯,主学画青花“我祖父勤奋好学,深得师傅喜爱,五学徒,不仅使他学会了一门手艺,而且获得了不少经营管理知识”杨广源说,经过五的学徒生活与磨砺,杨达铅已脱初到景德镇的稚气,也不在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的手艺人五学期满后,杨达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找个作坊打工挣生活,而是以技术入股,与人合伙开设了“中和盛”琢器粉定瓷厂(也有人说是“杨福生合记瓷厂”),并担任经理由于经营得法、产品质量好,厂子连获利在合办瓷厂不断发展的同时,杨达铅也完成了最初的资金积累几后,杨达铅开始独资办厂,立牌号为“杨福生”从“杨福生”瓷号诞生,到杨达铅去世,“杨福生”瓷号不仅在瓷商如云的景德镇立足了脚跟,而且规模发展也越来越壮大,成为杂帮里知名的陶瓷生产企业杨福生的发展,离不开杨达铅的经营与为人在杨达铅去世后,有人这样评价他:“四知贤裔,非士非农,艺精陶业,富裕素封,兴家勤俭,涉世谦恭”少爷学徒创业难,守业更难杨达铅秉承“艺精陶业、兴家勤俭”创下了一番事业,如何让家业昌盛不衰,他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仍旧像他父亲一样,信“家有万金,不如手艺随身”的格言他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杨达铅有三个儿子,老大杨德宽,学手艺出身,后来打理杨福生分厂杨福盛瓷厂老二不幸夭折老三杨德信,读了几私塾后,到别人的作坊里学徒,后来协助杨达铅管理杨福生瓷厂,在杨德信接管杨福生瓷厂,把家业推到了鼎盛时期,家有雇工总数达130多人,成为杂帮中的大窑户,直到景德镇解放杨德信之所以不仅守住家业,而且还使杨福生瓷号发展壮大,这与杨德信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在电视或者小说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大户人家子弟,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杨达铅家,看到的却大相径庭。
杨达铅夫妇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一度被街坊和业界称为杨令公与杨令婆杨德信读了几私塾,在他十多岁的时候,父母把他送到了别人的瓷作坊学徒为什么没有在自家学徒呢杨德信的儿子、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广源是这样分析的:“父亲当时是少爷,祖父母担心家里的师傅不敢管,而要学到手艺,必须吃一番苦头”的确,杨德信学徒的经历十分苦他学的是雕削,是陶瓷工序中又脏又累的工种之一他跟着师傅,经常吃不饱饭,有几次饿着肚子跑回家,母亲看了十分心疼,却不言于表,等儿子吃饱饭后,就把儿子赶了回去还有一天晚上,杨德信加夜班打瞌睡,被师傅发现,狠很的打了一顿,头上留下多处伤痕但这次杨德信没有偷偷跑回家,因为他知道,回家说不定还要被父母大骂一顿在严师的教导下,加上杨德信生性灵活、刻苦钻研,几下来,他成为了雕削高手,为他后来瓷厂创新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杨福生瓷号,杨达铅的儿孙遵循“家有万金,不如手艺随身”的祖训,成为了懂技术、善管理的接班人创新制胜杨福生瓷号,从与人合办,到发展为拥有130多工人的陶瓷生产企业,其成功的原因值得探究,成功的管理经验值得现在陶瓷企业借鉴杨福生瓷号“重信守约”视为经营的准则,信奉“不怕生意穷,就怕无人逢”,因此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不弄虚作假,订货的交货日期,严格守约他们对待客户,以诚相待杨广源说,他父亲常常把“货是草,客是宝”挂在嘴边,陶业管理局留守处向杨福生瓷号订了一批茶盅,当时没有付定金到了交货时,该品种的瓷器市场价格猛涨,超出原价的50%,按照行规,如未付订金,交货方可按时价交易然而,杨福生瓷号照原价交付了瓷器,留守处十分满意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杨福生瓷号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杨福生瓷号之所以昌盛不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紧跟时代,不断创新陶瓷产品杨福生由从事琢器行业单一品种,发展到圆器、脱胎、二白釉、常白釉等多行业在李家坳杨广源家中,依然保存着一些民国时期杨福生瓷号曾经生产的瓷器,有文具、酒具、温酒炉、瓷饭盒、瓷火锅、茶具、帽筒等品种,虽然过了大半个世纪,杨广源手捧着这些产品,依然兴奋不已,尤其是瓷火锅和瓷饭盒瓷饭盒设计得十分合理,不仅饭菜分装,而且还有保温装置据杨广源介绍,这组合饭盒是他父亲杨德信设计的,生产时间大约在抗战时期因为当时许多大城市和交通要塞被日军占领,外地的搪瓷碗、搪瓷盆无法运进来,而当地又需要这些日用品,于是杨德信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生产了瓷饭盒、瓷脸盆和瓷火锅,不仅满足了市场,也为杨福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海外用瓷和民族用瓷也是杨福生应运市场而创新的一大特色为了适应海外市场,增强竞争力,杨福生瓷号求新求异,生产了一批高尖端技术产品,其中以100件薄胎青花玲珑皮灯、窑彩大号脸盆为代表时至今日,还有香港人打听“江西杨福生出品”的瓷脸盆正是因为杨福生瓷号的出奇创新,使得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即使是在抗战时期,景德镇瓷业凋零,而杨福生的生意不减反升到景德镇解放,杨福生的作坊遍及大椿树弄、咋吧弄、大黄家弄、陈家弄、雄关口、秀水桥和菱角居等处,著名的江家窑、豆芽井窑两大窑厂都有杨福生的股份人才的力量杨广源手里有份名单,名单里的人是杨福生瓷号里的工人或是学徒,有周日辉、万国喜、陈细桃、严旺生、程林生、程达林、魏克勤等等,这些人,后来有的成为瓷厂的领导,有的成为了高校的教师,有的成为了劳模,大多数都成为了瓷厂的技术骨干力量。
时过境迁,名单上的人杨广源不一定每一个人他都认识,但他不用对照名单,就能脱口说出谁谁谁是利坯高手,谁谁谁是拉坯高手……当说起这些,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因为这些都是从杨福生瓷号里走出的人才“杨福生”瓷号的创始人杨达铅在创业之初,就是以技术入股与人合伙经营瓷业,他深深懂得人才的力量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好的产品,要生产出好的产品,就必须有人才杨达铅曾不惜重金,聘请当时琢器业屈指可数的利坯高师傅、装坯廖师傅在杨德信主持杨福生瓷号的时候,更是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十分注意善待工人搞好伙食,增加福利,让工人有归属感,如果厂里工人有婚丧大事,或生病,杨德信都会主动予以资助。
他常到药店买些药品,制成药丸,放在作坊里,供有需要的工人免费取用在杨福生分厂,有个姓李的工人,为人老实忠厚,每当发工资的时候,他都把钱存在老板那里老板担心钞票会贬值,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他的工资再加点钞票,到银楼里兑换成银元给他保存,这样就省去了李师傅的担忧抓壮丁,是当时瓷业工人最担心的事。
为了让工人安心做事,杨福生瓷号想方设法和保长、甲长拉好关系,逢过节,给保长、甲长送礼,常常给保里捐钱捐物。
这样一来,杨福生瓷号从来没有一个工人被抓去当壮丁杨德信不仅重视人才,而且善于培养人才,杨德信人是学徒出生,雕削技术也非同一般,加之后来协助父亲管理瓷厂,他熟悉了每一道工序,并且都能上手去做因为长期与工人接触,他对工人的个性、技术水平非常了解,对勤奋好学、敬业肯干的学徒进行重点培养,而且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技术传给他们。
电瓷是个特殊的产品,解放前在景德镇没有几家能够生产,杨福生瓷号就是电瓷生产企业之一,不仅积累了电瓷生产经验,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电瓷技术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因建设需要,景德镇成立了景德镇电瓷厂新组建的电瓷厂,就是以杨福生瓷号的工人为技术骨干,周日辉担任厂长后来周日辉对电瓷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使电瓷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他因此被评为劳模杨德信的技术与为人,深得工人们的敬仰经常有人认为杨德信就是“杨福生”在杨福生瓷号消失在时代的浪潮中之后,工人们依旧对杨德信念念不忘,常和他交流技术问题,和他聊家常,建立起深厚的个人感情,有的还成为了至交这大概是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杨广源依旧能清晰地说出杨福生瓷号工人名单的主要原因吧瓷器瓷器在杨广源保存的杨福生瓷号生产的瓷器当中,有很多已经残缺,但杨广源视其为“宝”,哪怕是在“文革”十动乱期间,杨广源和家人冒着风险,对它们依旧是不舍不弃。
它们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一段历史见证,也是杨家人经过几代人的沉淀,对陶瓷形成的情结杨达铅因为父亲的一句话,远别家乡,来景德镇创业杨德信为了学到制瓷的真功夫,放下少爷的身份,寄他人作坊篱下正是有了这份经历,经受了磨难,使他们对陶瓷产生了情感,有了一分热爱,抗日战争爆发,使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急剧萎缩,许多瓷号纷纷关停避难然而杨福生瓷号不仅没有停产,而是根据战时所需,设计生产出一些新产品,满足被日军封锁下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市场,同时与其他一些坚挺的瓷号一道维持着瓷都的陶瓷产业,杨福生瓷号接到三号电瓷头的生产定单,这是国民党三战区的军用品,限期十分紧这种电瓷头是用铁螺杆栓住,钉在电线杆上使用的,当时在景德镇很难生产出这种产品为了攻克生产难关,杨德信亲自出马,带领技术人员攻关他按照铁螺丝杆的要求,计算出琢坯到成坯的收缩率、成坯到成瓷的收缩率,成功创造了摇把琢坯纹丝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按时完成了生产任务祖辈对陶瓷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后来人,他们一辈一辈传承着陶瓷这根接力棒杨家不少后人仍在从事陶瓷工作长子杨金成长期从事瓷厂管理工作,其子杨景华曾担任曙光瓷厂厂长,现任景陶瓷厂厂长杨广源是杨德信的次子,生,受父亲影响,从小对陶瓷产生浓厚兴趣,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东风瓷厂从事陶瓷美术设计工作近,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书画艺术大师,景德镇书画院画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特级古瓷鉴定师他擅长釉下彩青花综合装饰,集雕刻、堆、画、半刀泥、斗彩、颜色釉等技法于一体,作品独具风格,特别是仿古瓷,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其仿元明青花获轻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青花斗彩“长寿万”加大酒炉获市第三届陶瓷美术百花奖三等奖,,青花“莲藕纹”大茶杯获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奖,其“景德壶”系列作品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青花10头文具获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日用瓷精品大赛”一等奖,青花瓷板“和平万岁”获中国国际名人书画工艺品大赛金奖杨广源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鲜红的喜报,这是他儿子杨升华刚刚送过来的,杨升华是热工工程师,从事陶瓷色釉瓷生产,他和几个兄弟研究的“高温窑变结晶马赛克”获得了景德镇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杨福生”瓷号的后人们在新时期,在瓷业的不同岗位,传承着祖辈对陶瓷那份特殊的情结
文化民俗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文化民俗 :
其他周边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