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瓷器龙纹浅议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龙为四灵之一,是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风播雨的神异动物,因此,装饰在远古时代陶器上的龙纹图案大都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如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陶盘上的彩绘蟠龙纹图案,就"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瓷器龙纹概说瓷器自产生之日起,龙纹亦即成了青瓷和白瓷常见的装饰题材东汉至唐代,龙纹多数以堆贴、捏塑、范印手法表现,典型器物有东汉堆塑人兽纹蒜头瓶、南北朝青釉莲花尊、隋朝白釉龙柄鸡首壶、唐代青釉凤头龙柄壶,顺治时睫毛现象习见,康雍时期眼睫毛现象时有时无,乾隆朝起,眼睫毛现象十分普遍须:元,上颌部少见有双须;明,双须粗,伸展有力,形如鱼叉,部分龙纹的双须在局部处呈螺旋形曲折,但须尖皆前冲,直而不弯;清,八字般长须外撇弯曲,特别是须尖,绝大多数带翻卷爪:元,以3趾、4趾居多,少量5趾,趾的形态无定制;明,第一第二趾相对成蟹钳状,趾间距离比较相近,形若风车;清,第一第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腾舞、爪子却着地受力的韵味除上述基特点之外,龙身的装饰在各时代亦多有变化一般而言,元代龙身喜饰鳞片纹,明代龙身饰网格纹、锯齿纹较多,清代鱼鳞纹常见,鱼鳞多半带有染点元代龙纹构图突出双龙追逐或邀游云间的艺术效果,是双龙者均为一龙昂首前瞻,一龙回首后望,前后呼应;明清布局着重立体感,双龙于-器者多以龙头位置的一高一低作上下应和,特别是清龙,身体常扭曲成弓形,其腹下有一段下坠,酷似蛇的腹部,为历代龙纹所独有龙纹是瓷器装饰中富有意味又有品位的题材,是鉴定的重要内容之-然而,单靠掌握纹饰特征还是不够的因为现代作伪者从高保真图录上所获得的知识,已令仿制品的外观非常接近原件而求真,就需要鉴定者对古瓷潜在的方方面面信息都具有识别破译的能力值笔者集私人藏品而成的《瓷器收藏实鉴》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特择书中与龙纹相关的部分藏品,与同好切磋、探讨图6成化青花填彩绿龙盘高4.4厘米口径20.1厘米足径12.3厘米撇口,弧壁,圈足微敛,底署青花双方框"大明成化制"楷体款釉面细洁,色调白中含灰青放大镜下可见釉内气泡极其细小,均匀疏朗,此系成化官窑器釉汁精细之故,所以釉内气泡状况不同于前朝,亦为后朝及仿品所不及盘内光素无纹,外壁釉下用青花勾勒双龙赶珠纹,并在釉上轮廓线内填以绿彩胎质细腻洁白,青花敷色淡雅,绿釉发黄绿色,胎料、青花、绿彩均具明中期时代风貌底略塌,足端平切,足脊两边呈略圆式图7嘉靖青花云涛龙纹小口瓶高21.6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11.5厘米小口,直颈,圆腹,浅圈足通体满釉,釉润泽白,中腹横接胎痕微鼓青花用回青料,颜色深翠泛紫。
颈绘"壬"字云纹,肩饰组合花卉,胫画波涛纹,腹绘云龙龙为对应的两条闭嘴龙,一侧立,一曲仰,额上竖发呈火炬形,爪似风车,其第一与第二指相向成蟹钳状,为典型明龙特征此器,绘五爪龙却不署底款,为明代瓷器中少见,当属嘉万时期实行"官搭民烧"的物证足的外墙上贴着釉面生成的火石红呈一环状,浓至淡的过渡色泽自然、流畅,不泛釉光因其形态若围绕陆地生成的海滩(离釉面远,火石红则像沙滩般逐渐被海水所淹没),特称之为"海滩式"火石红,为宋以来景德镇窑常见图8万历青花云涛龙纹小口瓶高20.9厘米口径4.3厘米足径11.5厘米釉底无款,足上火石红同上,连纹饰的布局亦同,一龙侧立,一龙曲仰青花蓝中泛灰,纹饰颇显沉静万历中期以后,进口回青料告罄,改用浙江产的钴料,故此瓶的代当为万历中后期腹绘的双龙张嘴作咆哮状,身躯较细,眼睫毛笔画清晰;龙须微撇,须尖前冲呈鱼叉状;腿部带有1~3撮卷毛;胸部饰有飘带这些,同为明代龙纹的重要特征图9天启青花翼龙纹贴足筒炉高15.3厘米口径21厘米翼龙纹始见于宣德朝,成化时盛行,晚明时期稀见,内折口,悬贴足,为嘉靖至崇祯间所特有的炉式器的内壁荡釉,内底与外底露胎,胎质细洁,较疏松底边胎釉结合处的火石红呈"海滩式",系景德镇古窑最典型的火石红形态,是鉴定真假火石红的依据之一,现代仿品迄今惟能仰望而莫及图10崇祯青花海涛龙纹贴足筒炉高19.2厘米口径22.2厘米折沿上绘青花折枝与纹5组边口饰回纹颈画龟背锦地开光仙鹤云纹,间以朵形如意纹腹绘相向游龙2条胫贴模印兽面纹悬足,纹饰之细以致兽面纹的毛发清晰可辨足部周围饰以海水江芽纹青花蓝中泛灰所绘龙须短粗,呈鱼叉状,发一撮,火炬形竖发,爪细长,二指相对成蟹钳状,具明代龙纹特点炉内满釉,器壁横接缝微露,制作精良。
图12顺治青花云龙钵式炉高11.6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1.5厘米口涂极浅淡酱色釉,器身里外施白釉,圈足外墙露胎较高釉面坚致,腹部釉面有局部吸烟现象青花发浓灰蓝色,隐身于云间的龙纹呈"一身三现"状,笔法酣畅,龙纹跌宕多姿颈饰锯齿纹边饰,腹部的火珠纹呈旋涡状,浅淡的云纹成团成片涩底洁白,粗螺纹式旋坯,是典型的顺治瓷风格图13康熙青花龙纹罐高18.9厘米口径9.3厘米底径12.6厘米白釉闪青,釉面光滑晶莹青花色泽灰蓝楷书青花供养款为:"九江府湖口县信士子弟蔡以豪妻吴氏长男陶保仝弟以雄以转陶爷案前神瓶一对祈保合家清泰人口平安福寿康宁康熙庚午夏月吉旦立"平底微凹,涩胎坚致以"陶爷案前神瓶一对"等字句来看,信士弟子蔡以豪当属家住景德镇附近的窑工窑工称罐为瓶,对罐在明末清初的使用功能无疑是具权威性的注解而画面中的波涛、火珠、火焰及龙身上的发、须、爪、鳞片等纹饰造型,因器身纪款缘故而有断代借鉴之功用庚午即康熙二十九()图14乾隆蓝釉地青花龙斗纹罈高28.5厘米口径13.9厘米足径15厘米敛口,溜肩,圆腹,卧足通体以竖向条楞为饰,并于灰蓝釉地上绘青花龙斗纹2组从四龙相争的画面看,似乎天龙略强海水龙一等制作采用覆烧法,口露胎口脊两侧的胎釉结合处,均出现有清晰的锯齿痕锯齿痕为雍正、乾隆颜色釉瓷上惯见,乾隆以后匿迹,故时代性极强图16道光青花釉里红云龙笔筒高11.9厘米口径6.6厘米龙为5爪,双须八字开,龙身三现,隐显于云间纹饰以釉里红绘制,惟龙睛用青花点缀,炯炯有神釉里红浓淡有致,以细笔绘龙纹,色较深,红艳纯正用粗笔画云纹,深浅不一,层次丰富底署青花"大清道光制"3行6字篆体款,款为圆印玺形,殊为少见通体满釉,釉汁润亮并起小皱纹釉面凹凸不平呈严重"波浪釉"现象,属道光釉面典型特征图17同治-光绪粉彩双龙戏珠椭圆盘高4.2厘米口径41.3~28.6厘米盘心绘矾红双龙戏珠纹,龙的双须较僵直,若虾须,有老态龙钟之相,属道光晚期至光绪时期的龙态盘壁饰粉彩花卉果实图,口端、盘壁与盘心间隔的弦纹线及主题纹的火珠均饰以金彩底署青?quot;吉祥如意"4字2行楷款,款识书法遒劲老到,青花呈深蓝色,笔道上钴铁斑浓重胎体较厚,器型硕大,施彩落笔准确,画工细致白釉滋润,釉面遗有轻度"浪荡釉"现象,所用彩料凝厚鲜亮,当属同治晚期或光绪早期时的宫内喜庆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