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也叫“分水皴”法,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都能看到娴熟的分水画法,这种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个典型特征这是画绘青花纹饰的一种技法,根据画面的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在坯胎上直接作画,就出现浓淡不同的色调由于青花浓淡的不同,形成了色彩上的不同感受在同一笔中也能分出不同的浓淡笔韵,这种青花分水描绘技法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综观各时期青花分水之应用,逐渐形成以下几点:(1)平色水(平水),色度不同,每种色块匀净平整,尽量没有水与水相接的水迹纹。
这种手法多用在图案工整、细腻、精致的器皿纹样上(2)水迹纹(浪头水),一笔水和一笔水之间相互压住一点头,重叠的部分形成深一点的水迹纹。
这种手法保持手工痕迹的随意性,民间味浓。
如景德镇产的枝梅瓶、枝梅箭筒,就是以简洁的枝梅俏拔而立,大面积的施予,分上水迹纹,一层压二层的自然而出的水迹纹理,潜在形成流动的趋势,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自然,大方,醒目,艺术感强(3)晕水,根据画意,从淡到浓或由浓到淡,笔肚含饱水,笔尖留一小水珠保持在坯体上,慢慢晕下去,坯体随着笔而吸收,笔尖停留的时间越长,水色越浓,这种色阶变化不大,感觉柔和匀净(4)洗水,笔尖蘸的浓水,毛肚含淡水,迅速一划而过,色阶变化较大、流畅、痛快如康熙时青花分水就多采用这手法,一笔下去,色为几种,色度显得非常之丰富(5)点水,用分水笔在坯胎上分出小点,一点之中,色泽略有变化,起衬托的作用在民间青花中,青花分水应用更为灵活如灰可器,器皿通体都是以分水为骨架,分水以它独特的纹体,随着不同的造型线型以间隔,连续而组合构成纹样空格处,根据作者的意图,描绘画面,有向往丰收的纹样,如棉花、茶花、小麦等。
表示吉祥的纹样有:暗八仙、博古等纹饰分水的骨架疏密适当,随着坯体造型而起伏变化从分水骨架色调变化上,可以独立反映出分水自然、朴素并颇具偶然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民间艺术就像自然界里烂漫的山花,自然、纯朴,散发出泥土的芳香艺术家凭着深厚的艺术修养,吸取民间艺术自然、洒脱之美,加以艺术处理手法,又别具新姿上世纪代,景德镇市青花大师王步先生,在深厚传统基础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创始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所应用分水的技法也是变化莫测,他不仅在分水笔上掌握得相当成功,而且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做到“物为我用”,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
如利用甘油覆盖装饰部位,利用坯体吸水相当慢的特点,在装饰部位均匀施上一层薄薄的稀甘油,把小匙勺适量的料水放于该部位上,若要平水,则均匀转动,要浓淡变化,则把这部位多侧于一边,低者自然浓,这与以笔分水效果又不一样,显得更加润泽王步先生许多瓜果蔬菜小写意,多分以淡水,在转折间点缀一两点最浓的色块,使整个作品显得俏拔、清新、明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艺术信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艺术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