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界里,郑云云好似一位多栖明星,她的知名身份太多:记者、作家、画家、陶艺家……这些头衔锻造的光环模糊着视线,让人们习惯用俗世的标准衡量她只有学着她本人那般淡然、平和,才能将这些头衔简化成职业符号或者人生经历,读懂这个不吝于表达和分享的女子身为一名仰慕者,已经无数次通过文字想象郑云云,总觉得她布衣钗裙立于秋水田野间,喃喃述说着对美的感怀,是一位名媛和文人气质兼具的妙人当冬日的早晨,在新都见到她,那样的想象终于对号入座,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名副其实的江南才女这几正是她闲云野鹤的好时候,寄情书画瓷艺间现在,“云”游到景德镇,何不去看她舞文弄墨一、历练这个不迷信天才和权威的代,淡然的郑云云在百折不挠中炼成回首往事,她的生命之旅并非一帆风顺郑云云祖籍是中国古青瓷故乡浙江慈溪,出生在湖南长沙,后随家人从上海来到江西,游走四方似乎打她小时候就注定正如她所写:“生命其实是一段无可替代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每一个驿站都会有令人难忘的风景”无论是下放赣北农村,当工人和教师,还是进入新闻和文学艺术创作,都是难忘的风景说起来郑云云也是系出名门她的祖父是青瓷高手,父亲本是在上海美专毕业的文化人,后来抗日战争爆发投笔从戎家族里的艺术和开放血统,使她自小就被朝着名媛淑女、而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方向引导她曾经幻想接近色彩和音乐,幻想以它们作为人生的手杖从小她就在少宫学画,后来拜师国画大家梁邦楚,成为先生的关门弟子众所周知,梁邦楚先生为当代著名画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书香世家,酷爱中国画,少被傅抱石收为弟子;后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得吕凤子、张书旗先生亲授画艺他先后在江西立风艺专、江西浮梁师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现天津美术学院)、江西文艺学院教授国画他的写意花鸟画堪称逸品,与他在画中表现的洒脱放逸、诙谐善谑不同,梁先生是一个十分严肃正派的人物,收入室弟子的条件十分严格郑云云回忆,父亲自小就让她临习前入画作,后来见她有点天分,于是拜托私交不错的梁先生收她为徒,“先生画的是大写意,他担心女孩子不容易学出来,想考考我,让临了一张李苦禅的鹰”这张临作成了拜师的敲门砖,梁先生当时就在画上题了:“云云女弟,用笔生动”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代的动乱气氛中,郑云云只完成最初的学业就下放农村,直到回南昌继续跟随先生学习关于梁先生,郑云云最大的体会是,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有一颗童心,他的画中有暖心的力量耳濡目染,在人生历练中,郑云云学着豁达,时刻保持对勇气、力量、求索的渴望进入新闻行业,是郑云云人生中的意外上世纪代初,她在《南昌晚报》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散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后来有作品屡屡见报,从学校毕业后,她被直接调进南昌晚报社,在这里工作了此后她长期担任江西日报文艺专版主编,并在江西日报首席记者的位置上停下来,专心于舞文弄墨尽管对“记者”这个身份有些惴惴,新闻奖早就肯定了她的成绩,早在,她和同事发表的《钉螺首次遇天敌,灰斑鹆“先头部队”飞抵鄱阳湖》,就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三等奖;此后,每都与各类新闻奖结缘,成为江西名记尽管如此,郑云云自认为做新闻只是尽一份对社会的责任,而她对文字的真正热情其实在于她的散文。
她常记录着每一个令她激动的瞬间,将对生命的热情和梦幻诉诸笔端这些文字集结出版为《云水之境》一书,这本散文集中展现了郑云云的“思想敏锐、创作风格独特且语言优美精致”,她也成为江西第一位获得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的作家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王兆胜曾评价她的作品:“郑云云小品文受中国古典文学如诗词、笔记小说的影响较大,所以作品与冰心小品风格较近,但是比冰心的小品多了些古色古香、典雅从容的气质,有李清照的哀婉和对生命意味的明透感知,但没有李清照的悲悲切切,郁郁寡欢有时,作者还能沉入物性之中,体会那难以言说的生命滋味……”红尘俗世的历练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太多她总是不大用功,做什么事都好像轻而易举便成了,做成了也不事张扬、不图回报郑云云曾自我剖析:“内心的我,本质上是一个骄傲的孩子”她经历过风风雨雨,并非那类占尽春色的幸运儿犹记得她在《悟》一文中写过,在幼的意识中,她竟会觉得寂寞,后来读了丑小鸭,好像明白了一件事:“一个孩子被人冷落,那一定是她自己的缘故一个被人爱的孩子,必定有被爱的充足理由只要我是个好孩子,我就会越来越美丽:只要我是个求上进的孩子,我就会越来越聪明依靠自己,我可以改变一切……一切在于自己”回过头看,这未尝不是难得的率性和帅气二、文人画郑云云一度迷失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专注于报社的工作和散文,将画笔搁置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下,她对水墨丹青的修炼渐渐懈怠老师梁邦楚病重,一再叮咛她:“不要放下画笔”她既感动又心酸忆起往事,当那个在案前听先生教诲的少女,终于信马由缰再次回到绘画画作里,她任性地执着于那一方“写意”天地,传递“只可意会却难于言传”的妙趣,全国新闻界书画家作品展在北京举办,一时盛况空前她送了两幅作品都入选参展,还进京参加开幕式及系列活动,可她总觉得是一个局外人,这些热闹都是别人的只有离京领回的两方印石让她喜出望外,回到南昌,她拜托著名篆刻家、西冷印社老前辈许亦农先生,刻成“波唱大风”和“云逸三山”两方石章一章雄浑,一章飘逸,也印证了她在绘画追求上的“贪心”,希望能刚柔并济画画之于郑云云是不需向外人道的事,她观照的是自己,在绘画中的投入也全凭自觉和本能没想到累积下来,作品竞足够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应验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有仰慕者赞助,为她在滕王阁宝华楼举办“郑云云和她的现代文人画”个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云水之境》一书出版时,收录了石头、李耕、胡辛、叶青四人关于郑云云的评论通过他们的笔,管窥一下郑云云的画风石头在《笔墨烟雨抒性灵》中说:“细读过云云画作的方家笔友,还会深切感受到她用笔的‘吝’与‘不吝’如同她的散文总有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韵味她喜欢大写意,或用其它最能表达个性的技法,将自己的心境再现于宣纸上每一次运笔,都经过一番苦心孤诣的立意,力求没有赘笔,没有余墨,绝不‘画蛇添足’,不该落笔处点墨不驻,简略得近乎单纯而即兴泼墨之际,又大方得顾不得谨慎了,那行云流水般的诗意,别出心裁的线条,变形变韵的浓墨重染,真不免吓人一跳,竞有这般作画的!人说‘花不可无蝶,石不可无苔’,倘若依她的心性随意画来,没准儿就顾不得这碟呀苔的,为了某种意象或寓意她可以什么都不要,甚至简约到令人惊讶不已的地步说到这儿,就不能不顺便提一下她的反传统笔法了删繁就简并非反传统,而删、简去墨守成规者认为不该删、简的,那就是拔了某些遗老的胡须或伤了某遗少的怀古幽思,因而她的这种删繁就简也就反了传统。
这般作画或许不能惹所有人的青眼,不过让我喜欢我极喜欢这种天真自然的‘文入画’我想,在历代画家和鉴赏家的品评中,乱花也似的迷人眼之作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吧,即:能品、精品、神品、逸品……我不敢说,云云的画作是什么逸品,但我敢肯定她的追求是这样的你瞧,她落笔便逸气风生,极力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并突出自己迥异于他人的哪怕是不够成熟的艺术个性:泼云水、著风月、画松石、作竹兰,不那么拘泥于形酷似而力求神如意,即兴挥洒,酣畅淋漓,即便是轻描淡写,也不是草草了就,真乃是逸笔放纵,起落由之,并不迁就世俗的种种章法,有时候兴之所致,宁愿‘凝稚墨而露拙笔’,甚至画某不似某,惟留某神魂,只由了那情感的青乌任性飞去,却顾不得谁来评说什么了……因此,她落笔铸就的一块石,就让人顿觉沉甸甸的;她飞笔卷起的一片云,便使我不能不产生一种飘然出俗的感觉:她挂笔退步凝神去想,也定然是为乐儿给别人留下回味的余地了”李耕认为:“云云现有作品的温热似已开始与清淡、娴秀甚至虚静相靠近,并在扬弃某些世尘的浮躁与虚繁其实,天宇中云与云的相撞与媾和,是一种形状与另一种形状,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一种声音与另一种声音的相撞与媾和郑云云智慧的蓝天也是这样温热是一种境界,清淡也是一种境界”胡辛这样读她:“无论泼墨山水,设色花鸟,勾勒人物,都跃动着她的灵气和才情,还有她那循传统又反传统的俏皮和自信……她赤脚奔跑在自己的笔墨编织的地锦上,不为尘世的名利场所诱惑而坠落,写文作画,皆为喜欢”叶青在郑云云的水墨画中评到:“她的水墨画作可谓大气,这种大气就是在书卷气之外,更闪烁着多姿的才情和勃勃的生命力,有思想的深度和表现的张力无论是大幅立轴还是扇面小品,也无论是传统题材的花鸟鱼虫、山水仕女,还是展现时代生活的异域风物、社会风情,在郑云云的画笔下,都呈现出一种新的面目她遵循传统,并不刻意求新、求怪,又超越传统,表现出一种沉着的自信和不落俗套的洒脱,由于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不懈的艺术锤炼,使其画作有了自己的面目画者显然在以传统笔墨表现时代生活方面下过一番功夫,以经过思考后的笔墨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反映斑斓的社会……深厚的文学修养,使郑云云的水墨画往往在笔墨技法之外,别有意趣,真所谓‘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出于文人的惺惺相惜,这些人说出了骨子里的郑云云,也懂她的画三、景德镇郑云云一定是蒲公英里的一种,她不喜欢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飘来荡去中总能找到乐土这八,她飘到了景德镇,扎根于瓷土上第一次画瓷是为了圆梦在江西文学艺术界厮混,郑云云对景德镇自然非常熟悉,却苦无机会一探究竟,那一省报策划了一组江西著名大学的系列报道,她主动要求采写景德镇陶瓷学院,采访之余在一个作坊里画了两根青花瓷瓷器梦没做过瘾,陪同行来景德镇采访,她又拐去窑场画了一些一来二去、断断续续,她的双休日和假日都奉献给了景德镇几个回合下来,开始有景德镇本土艺术家说她悟性好,这样画下去,不到一两,就能在景德镇画出一方天地,站住脚跟就像画国画那样,陶瓷也不是郑云云实现个人价值和才能的工具生活在尘世中,除了物质需要,精神困惑更多,郑云云曾经一度有空落之感,像离群的雁没了水泽之栖她认为是离了泥土,慢慢地她在景德镇、在瓷土上找到精神上的空间和家园,每次来景德镇都觉得心灵很安静放逸之下,意外的惊喜特别多元旦,她在南昌举办了国画和陶瓷展,作品从鄱湖风光到墨荷江鸟、从田园瓜藤到案头清供,不一而足5月,她又应澳门政府的邀请在澳门教科文中心展览厅举办了“尘世莲花郑云云国画陶瓷艺术展”40件陶瓷作品、50幅国画在澳门展览了10天,展览引起了澳门文化艺术界的极大关注,澳门当地艺术家邬锡华先生在釉下青花陶瓷系列作品前驻足良久,深有感触地告诉旁人,他被画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美好意境所吸引,并从作品中获得强烈的美学体验;世界美术文化交流协会澳门区理事长余启慧先生高度赞赏郑云云的陶瓷“既雅又美、功力不凡”但她依然和景德镇若即若离,如她在《作瓷手记》中描述:“我不能伤他们的心,对他们说我无意在景德镇站脚。
但我确实不喜欢固定生活在一个地方我来画瓷,正是想借此过上游走四方、自由自在的日子啊开店虽好,但若每日里要为柴米油盐、工商税务操心,那岂不是要累死?若有了卖瓷的活路,三个月在景德镇画瓷,其余的日子出去闲玩,或者就如哥嫂在信中说的,将来找一个安静的山里或者海边,也不买房,住腻了,就换一个地方,就在那样新鲜美丽的地方读书种菜画画……”她坚持要编织一个绿色的梦可没想到和景德镇越接触就越亲近,越亲近就越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终于在写《千窑火》一书时,她第一次全面接触江西的陶瓷文化,也发现陶瓷工艺不太受主流文化关注,“当纸上的文字无人理会,我只身来到官庄,最终让自己成为手工制瓷链上的一环。
”滴水可以穿石、蚍蜉尚能撼树,真是“天真”让郑云云辞了工作停在景德镇,她来到景德镇官庄租房与窑业师傅们一同拉坯烧窑,创新瓷艺她坦言:“千瓷都所特有的深厚陶瓷文化底蕴,让我深深爱上这座古城和它的百姓瓷器曾是中国的‘国器’,它映射出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美,它们今天还能刻画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吗?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我也试图以散文形式真实记录正在大工业冲击下迅速消失的景德镇传统瓷业民俗,我不知道这一点无力的文字,能否为保护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文明符号起到一点点作用,但我只能尽力了这么一个宏大的题材,不是我一人所能”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结果大初一,郑云云在发给友人的手机短信中,曾写下过她的梦想:“面朝窑火,我要让海子的诗歌在瓷土上开出花来”四、民窑青花梦想照进现实后,和大多数非土著陶艺家一样,郑云云和景德镇链接的契合点是“花”——青花,郑云云认为:“青花也是和水分的结合,也能表现国画里的墨分五色,瓷器可以进行绘画的嫁接”尤其是民窑青花的抽象、单纯,是她所钟情那天拜访她位于新都的工作室,一根未完的瓷坯正搁在转盘上,旁边摆了一张小凳,作者和器物无形中等高,郑云云喜欢用平等的姿态接近地气和器性,一如她在国画中的放逸不羁私以为,现代艺术圈应该允许一个独立艺术家大多数时候是自私的,人人都去时刻兼济天下,不都成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套中人郑云云在艺术上的追求就非常个人化,她在国画纸本中的技巧、风格都在瓷器上得到延续,与纸本绘画相比,陶瓷呈现了更多神秘和未知几笔灰调附身泥白色的瓷坯,她只能想象着瓷坯在高温烧灼后的完美姿态,青的莲、红的蕊、留白处溢出的空灵,却永远只能期待下一次烧出的作品比这一次“润”民窑青花和写意国画的联系其来有之,郑云云在《八大山人与民窑青花》一文就描述过,明末清初中国大写意画派巨匠八大山人和明代景德镇民窑的写意青花瓷的联系,“明初,景德镇民窑开始为民间大量生产日用青花器皿,就是在这种当时最普通廉价的日用粗瓷上,景德镇工匠创造出粗犷自由的‘一笔点画’表现手法,一反传统祥瑞题材图案中的端正恭敬,工匠们笔下舒卷缭绕、飞扬流动的青花云气纹、青花花鸟图纹等,线条自由奔放,大胆得没有一点矫饰,就像是从画者心中自然流泻出一般……以‘一笔点画’为特色的民窑青花日用瓷,除了极具特色的云气纹,还有以各种花鸟鱼草为主的青花缠枝纹和借鉴草书的文字装饰青花粗瓷是质朴的,而充满动感、一气呵成的云气纹、缠枝花草纹等则让人感到朴素和亲切……如果我们集中欣赏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中那些大气磅礴的云雾,逸笔草草的花鸟,会发现它们的用笔和追求,与八大山人的作品风格非常相似信笔一挥的青花游鱼,孤芳自赏的白眼小鸟,几笔便画出神韵的花草枝叶,将这些民间画工的佳作与八大水墨放于一处,很难否认它们之间声息相通的渊源关系”郑云云正在师古,却因有现代文人修养而不必泥古在长长的历史进程中,瓷器映射出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美就像郑云云所说,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接触各种材料表达,取材当地、源自生活,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进行心灵空间的修补,艺术就是滋润干涸心灵的水所谓“文为心声,画为心境”,所以她作画不囿于题材的特异性和构图、色彩及技法的新颖性,而着重追求朴素,给人一种优雅的爱的滋润,一种慈祥而温柔的气氛,悄悄地给观赏者注入透明、亲切的感情,返璞归真五、档案郑云云,女,祖籍浙江慈溪江西著名画家、瓷艺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理事、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南昌文学院特聘作家出版有艺术散文集《云水之境》、《兰舍泥痕》、《千窑火》,《作瓷手记》等,散文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及国内外一百多种重要选本及国家教育部编选的中学生语文课外读本,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中国优秀图书奖、江西省首届优秀文艺作品奖、江西谷雨文学奖等南昌市美协副主席、江西省社科院文化艺术部特聘研究员、江西画院特聘画师、江西经典传媒有限公司景德镇瓷画院院长先后在南昌、澳门、法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瓷艺展并参加艺术联展,12月获“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荣誉称号,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责任编辑:程丽芳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