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古老原始的图腾,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向上上下数千,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
而龙对景德镇人来说是情有独钟,千百来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划坯、贴花、填粉彩、搞创作都离不开龙的图案为迎瓷博庆奥运,烘托节日气氛,一条用钢筋作骨瓷器作身的青花瓷巨龙,昂首挺立在人民广场的青铜群雕前,不但给景德镇的市民带来了惊喜,还给中外游客带来了惊奇,景德镇人太神奇了!青花瓷巨龙,大概出现在春节前用青花瓷小酒杯做成龙须龙尾,用青花玲珑瓷盘、碟以及粉彩茶杯盖做成龙身,用青花祥云图的布艺做成底座,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一时间,人们把青睐的目光全都聚集在青花瓷巨龙身上,让那些先入为主的青铜群雕感到有些“失宠”,有些“妒嫉”了老人带着孙辈们、大人带着小孩向他们讲述着自己划瓷、制瓷的艰辛和伟大,中外游客用手机、照相机拍个不停,纷纷挤占着最佳位置与青花瓷巨龙合影傍晚时分,华灯初上,青花瓷巨龙身上的灯光形成的龙影挂在夜空,让广场的夜景更加璀灿,就连一些90后的小青在青花瓷巨龙前都留连忘返。
笔者感到,青花瓷巨龙的创意不仅仅在其本身,让它成为具有瓷都特色的陶瓷展品;不仅仅在它那昂首挺立的神态与雄姿,供市民和游客观赏,而是在向我们展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其一,它向我们展示了厚重的陶瓷文化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极为精彩的篇章,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北宋景德间(1004——1007),赵恒(真宗),将号赐封给景德镇而名扬天下,景德镇对陶瓷文化的贡献显而易见龙在陶瓷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皇帝成功烧造御用青花大龙缸,先师童宾跳火献身;专门为朝廷烧造瓷器的御窑厂称为“官窑”;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于世界各国;陶瓷艺人们精工绘制的瓷器不仅摆放在人民大会堂里,还被世界各国博物馆珍藏;不少精品瓷器,被作为礼品瓷送给国外元首;督陶官唐英、“珠山八友”等一大批杰出代表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领军人物;瓷博会一届比一届办得好,赢得世界赞誉采矿淘泥、成形烧制、坯上可贴可划的青花、玲珑釉下彩瓷件上又贴又划的飞禽走兽、美女仕图,粉彩填充颜料釉。
这些成就了景德镇陶瓷艺人们为陶瓷文化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止,人才辈出,推陈出新的辉煌其二,它向我们展示了龙的精神。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龙的身体主要集合了四种存在的动物,分别是鹿、蛇、鹰和鱼,就像我们的文字始于象形,这四种动物也根据我国的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鹿象征着优雅和安静,蛇象征着机智和敏捷,鹰象征着勇敢和力量,鱼象征的是自由我们富有想象力的祖先把这些优秀的品质集中在一起,创造了龙景德镇人对龙太熟悉、太了解,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从画三爪龙、四爪龙到五爪龙;从蛟龙,螭龙,虬,应龙,以及正统的苍龙!景德镇人正因为有了“龙的精神”,才会千窑火不断,延续至今;才会成为世界公认的瓷都青花瓷巨龙,让笔者同样感动,赋诗一首也来赞美一下青花瓷巨龙;“钢筋作骨瓷作身、杯盘碟盖泥火成、栩栩如生传真情、瓷龙昂首瓷都兴”。
但青花瓷巨龙如作为一个永久的陶瓷展品,将青花祥云布艺底座改为青花祥云瓷板底座,那就更能彰显瓷都特色笔者建议,从人民广场整体布局来说,给青花瓷巨龙安个新“家”,不要让青铜群雕在那里显得拥挤现代陶瓷艺术的展示,能体现时代的进步;传统陶瓷工艺的展示,更能体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厚重,同样值得景德镇骄傲!12月10日
陶瓷新闻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