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话貌似真理,咋一听你就信了,当真多其实,只要细想,的确并不都是那么回事比如,常说的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好象是从景德镇大量外销瓷走向世界的时候,我看着那些图录,的确十分精美,如今这些外销的瓷器,大都走上了知名的拍卖公司,1000万,2000万,1亿,2亿,我就更信了直到前两天,看了一个藏友传过来的文章,谈到现代派如何领先,传统派如何落后,于是,我又想起这句话,审视起来才发现未必是真拍卖场上,在市场上知名的传统派并不比现代派有冲击力原因何在呢?因为,再经典的原著,摸索多了,创作多了,也的确让人乏味,一千的文化,反复的诠释,虽然换了一个又一个的朝代,换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文字这东西都没法能够诠释的那样完备,画画又能如何纵然,传统陶瓷艺术集中国千文化之大成,但太中国了,太民族了,以至于很多内涵无法去让人去理解,吃透,给外国人翻译出来也是味同嚼蜡,再看不出什么好来。
比如《红楼梦》作为陶瓷艺术中喜好表达的一个主要题材,在上一次吉尼斯选秀中,获得世界第一长屏风的殊荣可是除了这世界第一长,画面繁缛,耗时日久,似乎里面我们看不出其他的东西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去诠释?瓷板烧一次,1280度的高温,粉彩烧几次,颜色如何鲜艳,人物如何众多,其他的,我们再解释多少?我看着创作者费力的和王雪纯解释了半天,也就是围绕着工艺,其他的文化找不出彩来,似乎里面不剩下什么了吉尼斯是外国人搞出的玩意,如果换言之这些对老外如何解释?里面贾政贾老爷我们应该翻译成mr.jia,里面各种人物,男的女的,要翻译成ladiesandgentmen故事的梗概就是那些lady与gentmen你侬我侬的,岂不让人喷饭,可喷饭之余更让人绝望绝望的是这样中国的好东西只能是属于中国人,很难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外人的本来我想上前和制片说说自己的看法,可是我这种小辈如何敢和央视大腕沟通我浅以为,这些红楼梦故事里面,有爱情的悲喜,有家族的兴衰,有华美的别墅,有精美的雕梁画栋,这些建筑艺术,家装艺术,爱情伦理,生息繁衍是人类的通行的主题,老外一样能够理解就像美国好莱坞一样,他的文化是借用电影来入侵,中国是用瓷器来传扬任何题材无论被挖掘了多少次,在瓷器上面,他能够表达的更为完整瓷器可以用色彩来表现别墅的华美;用笔绘人物神情/动作来表现爱情的悲喜;用多少块瓷板场景的组合,来表现家族的兴衰历程;用华丽的画面来展现史诗般的宫苑生活;用极其细腻的画工,勾勒出精美的庭院装饰以及人物衣饰;最后再用这火烧不化,水侵不朽的瓷器载体,来保存每一件世间最美的画面,从而能够供千秋万代欣赏,传承。
瓷器的雅就是在骨子里面,一套陶瓷屏风,可以将元(原)春、迎(应)春、探(叹)春、惜(息)春后面隐含的“原应叹息”的意思通过一组组的陶瓷绘画语言,活生生的表达和翻译出来了。
这就是瓷器,这就是瓷器艺术的精髓他能居庙堂之上,亦能处江湖之远,室无瓷不雅,瓷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回头看看,就能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拍卖的东西,都是老外放在垃圾之中,被别人掏了出来,才掘了宝;为什么中国瓷器出去大多只是作为日用瓷出现在老外厅堂之上瓷器这玩意,吸引了世界眼球一千多,工艺的给别人偷走了,外销的给别人买走了,遗珍的给别人抢走了,好不容易还剩下个题材,还是别人不珍惜的,当代艺术家不屑的,拍卖市场鄙视的一塌糊涂,那我们还剩下什么?想想,中国这么多的陶瓷文物能够一次又一次站在世界艺术品拍卖的巅峰!那是因为,老外们买走的不是艺术,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一个遗珍瓷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某个时期精神集粹,他是当时人文/工艺/交通/物质的鲜明定格,他不可复制,又谈何超越而当今现代陶瓷艺术中的靠那些点/线/面的组成中我们接触到什么?能够孕育和融入华夏千文化的精髓吗?中国的京剧也是国粹吧,至今也没有能够走向世界盛况空前的是要追溯到梅兰芳走出国门出访西域时,可谓万人空巷不过我还是相信老外不是能看得懂梅兰芳“贵妃醉酒”的韵味,而是稀罕男人穿上女人的衣服,还有如此婀娜身段,演起来比女人还好看这其实和到老舍茶馆看猴戏一样,每到一群猴子翻跟斗时,老外才知道了京剧的好属于中国的艺术种类中太多的东西,只有生于斯,长于斯,养于斯的人,才读得懂。
真正民族的,只属于土生土长的人,不可能是世界的所以,轻的现代派,如香蕉一样黄皮白心,务须去保留一点民族的东西,既然不用保留,也没有必要去仰望这就是文化侵蚀的矛盾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尴尬瓷器作为传统艺术坚守的一块阵地,在匠从四海来的新文化冲击中,传统的和民族似乎成为了一个个的包袱,抱着传统的东西不放,你就走不向世界?可作为中国人不懂中国话,不会中国字,不看中国书,不用中国瓷器,又如何体会得到生为中国人的味道呢?文化侵蚀的进程如此迅速,只怕有一天我们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鸿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