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泉州市德化陶瓷博物馆里,静静地躺着从印尼海域挖出的清代“泰兴号”沉船古瓷,那一批35万件的德化青花瓷器,以不容置疑的数量实物诉说着当地陶瓷业曾经的辉煌而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性陶瓷精品,直接见证着德化陶瓷与古海丝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记者发现,在“泰兴号”沉船上发现的古瓷,印有风格各异的花卉图案,充满异域风情,传统手工陶瓷制作工艺和西洋风格巧妙结合,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了一件件精致的陶瓷中中国民窑?世界官窑!德化的陶瓷历史悠久,有专家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是“陶瓷之路”泉州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告诉本网采访组记者,馆里所收藏的瓷器最早从新石器开始,一直到西周的青瓷,唐代的青瓷和宋代的白瓷,都依托泉州港大量出口到国外,包括打捞出来的南宋时期“南海一号”沉船,据专家估计打捞出的约达8万件瓷器中,德化瓷器就占了三分之一“意义非常深远,包括造船技术和宋代大量精美的德化瓷器,都可说明德化陶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德化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巨大,很多专家认为,德化陶瓷在中国虽然是民窑,却是世界的官窑“德化陶瓷一开始就是面向海外市场,销往190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受到欧洲皇室所喜欢,甚至德化白陶瓷被法国人戏称为‘中国白’,他们被欧洲皇室和贵族作为奢侈品和艺术品收藏”郑炯鑫补充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收藏有700多件德化陶瓷,这些都是从元代开始作为贡品进贡到皇宫,特别是在明代,它们代表着世界陶瓷雕塑的最高水平记者在博物馆中看到了由“中国瓷圣”何朝宗亲手制作而成的德化白釉瓷器祥云观音像和文昌帝君像据郑炯鑫介绍,何朝宗的作品当时备受日本及东南亚佛教国家喜爱,被视为珍壁,具有“天下共宝”之誉目前存留下来的何朝宗作品不多,全世界仅100多件,每一件作品都会盖上他的“葫芦印章”,这些作品都成为世界很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郑炯鑫还说,德化陶瓷不仅向国外输出了陶瓷商品,也向外输出了陶瓷文化,“比如窑炉技术,日本的烧窑技术就是从德化吸收借鉴而去,日本的窑器奉称德化窑为始祖德国皇家瓷厂麦森、法国的切尔西都是仿制德化的瓷场开始他们的陶瓷进程再比如我们很多的瓷器出口到国外改变了国外的饮食习惯,以往他们都是用植物叶子吃饭,现在却统一用瓷器进食”传承复兴重现光芒自古至今,德化始终有着一大批的陶瓷技术大师在继承和发扬“陶瓷文化”,延续着德化陶瓷的风光如清代的苏学金、许友谊,他们的作品都在国际上屡屡得奖,比如苏学金在巴拿马万国会(世博会前身)上制作的瓷梅花,与贵州茅台一同得了金奖如何借“海上丝绸之路”东风,让德化陶瓷重现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德化陶瓷继承传统锐意创新,如增加了大量新技术的品种。
以前瓷土配方比较软,都是生产小件的瓷器,超过50公分的非常少,现在陶瓷配方增加了很多含量,可以制造2米多的陶瓷,部分雕像现在正着手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随着科技的进步,窑炉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是用木材烧火,现在是用液化气、天然气、电力现在的陶瓷品种更多,百花齐放,釉色造型也逐渐增多”郑炯鑫介绍说“德化瓷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古代从东南亚开始到欧洲一直到非洲,遍布世界各地”郑炯鑫表示,目前陶瓷的产家达到了1400多家,产值去达到150多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就高达100亿元,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出口成为陶瓷总产值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动下,德化瓷器将走向世界”再造陶瓷有什么价值?“德化始终面向海外为主,海外对此认可度本来就很高,所以到国外举办展览和交流对他们重新认识现代德化陶瓷起到很大的作用古代毕竟有认识,现代陶瓷什么样他们却不是很了解,所以通过交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会比以前有更大的发展。
”德化官方十分重视打造德化品牌,每都会带着新瓷器走出家门走向世界,推广德化瓷器文化,德化陶瓷博物馆也动作连连。
郑炯鑫向本网采访组记者透露,“从开始德化就到国内各省会城市举办展览,打响国内知名度,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展览民间方面,在德国设有分公司的民营企业泉州顺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每都会参加当地举办的博览会在大力开拓丝绸之路文化方面,德化会有更大的举措:今10月将在法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德化陶瓷作为一个很重要部分展出;12月份,联合国要举办一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9个省的联展和研讨会,这其中也少不了德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