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业中的行会
Home|景德镇瓷业中的收徒模式|景德镇瓷业中的行会

琢器业总行会称同仁窑,下属的粉定业称隆议社,大件业称保庆社,官盖业称长庆社,滑石业称长青社,淡描业称信议社,雕镶业称合兴社,描坛业称复议社工人行会以工种为单位,做坯工的名洪源社,利坯工的名兴义社,雕削工的名义胜社,画坯工的名乐礼社,草鞋帮的名聚英社这五行头的徒弟出师,都要缴纳入会金,做坯行5元,利坯行4元,雕削行5元,画坯行3元,草鞋帮行3元五行头的行会,都有房产租金收入会首称总老板和副老板,聘请工人出身的资方老板担任总老板管现金,副老板管帐目老板下设头首(即街师傅),梁、陈二姓居多,他们是行会中掌有实权的人。

老板和工人五行头的行会,都设在抚州会馆,从四月初一起,各行会开始集会,直到八月三十日止在此期间,各行会要花钱买日子。

届时,总、副老板、街师傅以及当经营琢器业的老板和出师入会的新会员,在戏台两侧的楼上一边吃酒,一边看戏,其他人不得入内演戏的班子为饶河班,四大名班先后多次在此演出民国()浮梁知事陈安禁人戏后,改演瓷偶戏集会后,新老会员每人领饼1斤清明节,也是行会重要活动之一事前,老板托人在近郊买地一块,请风水先生看好方向,请土户做成假坟,叫“义冢”,石碑上刻“琢器行业××社总祭”字样,届时,总、副老板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街师傅尾随其后,乐队引路,轿夫抬着内装三牲福礼和钱纸等物的贡箱,吹吹打打前往总祭,非常热闹到了义冢边,拈香礼拜,大放鞭爆,并为死去的会员烧包袱一只,以示纪念行会订有严格的十条行规,由街师傅执行内容大致如下:①不能小偷小摸;②不能拿厂里的瓷器和其他物资;③不能乱动厂里同事的东西;④除做坯工友外,其他工种不得到外厂做散工和带位子;⑤本行打派头没有解决问题之前,不能躲在厂里做事;⑥凡开工和三节期间不得打夜工;⑦如遇老板克扣伙食和各项福利时,工友可以出面抵抗,如不得解决,报告本行会街师傅处理;⑧如遇淡季和瓷业生意不好时,不能私自降低工钱;⑨本行会作出的一切决定,要遵照执行;⑩所订章程不能违犯,否则,轻则罚款,重则“剁草鞋”(即开除本行会籍),永远不能重做本行工作由于行规很严,即使工人在位子旁边的老匣钵内放银元、铜板、肉牌,也没有遗失的民国时期成立总工会,琢器业行会更名为琢器职业工会,设主席和理事,行规依旧资方的行会也设总老板和副老板各1人,下设街师傅数人这个行会与工人行会一样,实权掌握在抚帮梁、陈大姓人手中新入会的会员要缴纳入会金6元,行会派下的捐税,要如期上缴,不得延误,否则,同仁窑有权予以停业在生产经营方面,也订有规矩,内容大致如下:①不是大的节期,不得挖取他厂有技术的工人到本厂工作;②他厂没有满师的学徒工不能雇用;③他厂拖欠工资的工人不能雇用;④生意旺季,不能任意提高工人津贴;⑤不得以次充优而牟取暴利,不能收取了瓷客的预付款而不交货;⑥经营要有信用,要顾全琢器业的名誉国民党执政期间,改同仁窑为琢器同业公会,推举理事长和理事、监事原同仁窑的行规,由理事长监督执行。

琢器行业大多数为小窑户,夫妻带领子女干活,小本经营,辛勤劳动。

有谚语云:“圆器老板当老板,琢器老板做老板”。

所做的事,比雇请的工人还要多,如遇上风险,这些小窑户就难脱厄运尤其是杂帮,在行会内部还要受到排挤抚帮为抚州府所辖的临川、东乡、金溪、崇仁、宜黄、乐安六县人氏杂帮为丰城、新建、余江、都昌以及安徽人氏行会的实权掌握在临川梁、陈两大姓氏的手中民国(),由于同业公会负责人摊派捐税不公,对抚帮中有势力的人少派或不派,丰城人陈菊生、新建人夏朝金、余江人危炳顺,请求转商会减免,不但不允,反而被关进了大牢,手脚上锁,脖子上挂粪桶三人出牢后,萌发另起组织的念头,经过多次努力,后来决定负担琢器同业公会40%的捐税,才获得浮梁县党部批准,颁发了图记,成立了“琢器业协进会”,公推陈菊生、夏朝金、危炳顺为干事长和干事所以,从抗日战争时起到解放时止,琢器业有两个行会组织并存⒂。

匣钵是盛装瓷坯入窑烧制成瓷的容器,因用途似匣,形状如钵而得名也有人将匣钵与瓷器比作孕妇和胎儿,母亲为儿女奉献自己却被弃之为垃圾,儿女却进入千家万户,有的还登上了华贵的殿堂故哪里生产瓷器,那里就生产匣钵,总是“母子”相依明代,当瓷器产区集中在湖田的时候,匣钵生产基地在老厂《景德镇市地名志》载:“明朝,该地就有匣钵作坊,故名‘老厂’”“明末,因从老厂运匣钵往湖田古窑路途较远,容易破损,故在离湖田较近的老厂东南方(今原料总厂)一带建起了规模较大的新匣厂,就近在曹家岭取土作匣,专供湖田古窑装坯烧瓷所需,故名新厂”后来,瓷器产区迁徙到景德镇城区昌江西岸时,匣钵生产也随之迁徙到官庄、韭菜园一带清人龚鉽在其《陶歌》中记录了这一事实:滩过鹅颈是官庄,沿岸人家不种桑手抟砂泥烧匣钵,笑他盆子满桑郎原注:官庄在镇之下游,皆烧匣钵郑廷桂在记载中渡口繁忙景象时也留有“匣厂装将黄土来”“中渡过河西多有坯房匣厂”之句当产瓷区从河西迁到河东后,匣钵生产基地也从河西迁到了里村前街方家山和后街大西门、小西门一带19世纪以后,又逐渐迁到马鞍山北麓和西麓的杉树巷、新社公庙、八角井、赛宝坦、樊家井一带据载:原先的匣钵由匣户在匣窑中烧好后再卖给窑户,后来演变为只做不烧,由窑户买去后自己“镀匣”(烧制)匣钵生产有匣土户、大器匣钵厂、小器匣钵厂三个行业。

更多陶瓷历史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