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古瓷之源
Home|掘金清代外销瓷:艺术价值不容忽视|探访中国古瓷之源

德清原始青瓷专家在天津发现来自他们家乡的宝贝原始青瓷堆塑罐德清仿青铜器的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变体云纹罐亭子桥古窑址发掘现场两件事不可思议,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原生地竟然是在八百来从不产瓷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二是瓷祖级的德清原始青瓷,存世量凤毛麟角,就连德清博物馆里展出的也多是残件,而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在一位隐士的手里,却藏有数目可观的德清原始青瓷尽管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前者已被中国陶瓷界最权威的专家们确认,实属中国陶瓷史考古研究的重大发现;后者是湖州市专门研究德清原始青瓷的专家沈梦荣不久前来津寻宝的重大发现,他万没想到,在“文革”那充满政治恐怖的月里,一位天津人能去他的家乡,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在民间寻找并保护了那些珍贵的国宝日前,记者赴湖州采访沈梦荣,走访德清县博物馆,了解天津这位藏家早收藏的青瓷是否为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无瓷之地竟是中国最古老的瓷都7月14日,冒着大雨,记者随天津几位原始青瓷爱好者,沿太湖西岸,驱车前往浙江湖州烟雨蒙蒙,除了山峦,湖州的乡野就像被浸泡在无边无际的湿地里,灰瓦白墙,舟桥荷塘,村村是水乡一路上记者总想,此地无瓷,大概是受邻省瓷都景德镇的影响,多少来,此地据说连个粗瓷大碗都不出,怎么会是中国的瓷之源?瓷器不是青铜器,它的生产和发展从未中断过一天,如这里是它的发祥地,怎会彻底的绝迹?接待记者采访的,是湖州人沈梦荣。

沈梦荣40多岁,清瘦,寡言,是当地专门研究德清原始青瓷的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的弟子湖州市的一座大厦里,有沈梦荣一间工作室防盗门打开,室内靠墙的格架上摆有形形色色的青瓷,熏、壶、罂、罐、堆塑的谷仓等,件件精美,泛着迷人的瓷光,给人以遥远的遐想沈梦荣说:“这就是两千前产自我们德清的原始青瓷,你看它们一件件多美?可惜多少来不被社会所认识,因此也就得不到重视,专家眼里它是稀罕的古瓷,农民眼里它是一个既不值钱、也不好使的粗瓷,田间劳作碰到了,拎回家随便一扔,个别的或许还嫌不吉利把它一锹打碎呢,搞到现在,想找一件完整器很不容易可你们天津,我没想到竟有那么一位朋友,藏有我们德清那么多精美完整的原始青瓷!”德清出产的原始青瓷,真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在沈梦荣的帮助下,记者在湖州和德清地区展开采访古瓷,中华文明的一大骄傲几百前,世界就是通过瓷器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神秘的国家,并以“瓷器”一词命名然而在中国的陶瓷史上,中国人自己却多少来找不到中国古瓷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原始青瓷的发源地曾有很长一段时期,中国陶瓷界把浙江上虞视为中国的瓷之源,因为考古工作者在上虞一个名叫小仙坛的地方发掘出东汉的窑址,里面发现大量东汉时期青瓷碎片这结论被江苏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的发掘给打破因为,在鸿山的7座贵族墓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700件原始青瓷(注:绝大多数为残件),其中500多件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和140多件原始青瓷乐器,这些瓷制的礼、乐器考古工作者们谁也没见过,这些东西产自哪里?肯定不是上虞小仙坛地区的窑址,小仙坛窑址出土的标(即碎片)中没有这样的青瓷礼、乐器,测成分,两者胎质所用瓷土不一样;测代,发现那些青瓷礼、乐器制于战国时期,早于上虞小仙坛窑址500多于是考古工作者们开始质疑上虞小仙坛中国瓷之源的地位问题,认为肯定还会存在着一个、或许多个代更为久远的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只是未被发现而已其实,早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德清县考古人员就曾在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的田野里发现存有古窑址的迹象当农民耕地时常犁出青瓷碎片,当地考古人员前去察看,认出是古瓷片,质量也很高,但凭肉眼断不准其代,加之早在上世纪六十代,德清地区的古窑就被陶瓷界误认为烧造历史不长,东晋时开始,南朝初期时结束,总共100多,因此谁也没在意但他们已经知道,亭子桥地区肯定藏有古窑址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那些精美的原始青瓷究竟产自哪里?这问题始终困惑着江浙两省,乃至北京的陶瓷专家们,因为,找不到它们的产地,就意味着中国的陶瓷史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的起始点,是一部有失完整的陶瓷史当时发现于亭子桥的古瓷片就藏在德清县考古工作者的柜子里,可惜信息不灵,极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初,德清县在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的坡地上辟建经济开发区,施工时工人在土层下意外挖出大片堆积得非常密集的古瓷片消息传到德清县博物馆,该馆负责人立即赶往那里,看到那些瓷片件件胎质细腻坚硬,釉面明亮匀净,釉色泛青泛绿,烧成的温度像是很高,立刻意识到这绝非一般原始青瓷的瓷片,此处也绝非一般的窑址,于是赶紧报告给湖州市、浙江省两级文物局不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共同发掘亭子桥古窑址,结果发掘出7条长龙形窑炉遗迹,经测是战国时期的窑址7条窑炉中,2号窑炉保存基完整,分窑床与火膛两部分,通长8.7米,向上斜着趴在山坡上炉址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图案可见的青瓷碎片,有些地方瓷片堆积层厚达近两米,发掘出来,数以吨计考古工作者尽可能拼接、复原破碎于前的那些原始青瓷,发现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盘、三足盘、镂孔长颈瓶和罍、尊等,同时还有仿青铜器的乐器,如甬钟、悬铃、悬鼓座、三足缶等一看这些精美的仿造青铜器的青瓷礼、乐器,考古工作者们激动起来,这些东西他们似曾见过,一想它们和无锡鸿山大型越国贵族墓中出土的那批原始青瓷礼、乐器有点相像,就把它们拿到一起予以比较,一比发现它们果然相像得如同一炉之物,无论制式、做工、釉色、胎质、品质、风格等,全都一样很快,亭子桥窑址碎瓷标被送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做理化测试,检测其氧化钠、氧化镁、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等八种化学物质的成分测试结果,送检标所用瓷土与无锡鸿山越国大型贵族墓出土的原始青瓷所用瓷土成分相同,证明后者应当是经亭子桥窑址烧造出来的瓷器古时交通不便,烧造瓷器一般都是就近取土,瓷土相同,可视作是同出一炉这一发现,震动了中国陶瓷界因为,与上虞小仙坛东汉古窑址相比,此发现把中国发明瓷器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时间,德清县成了中国陶瓷界关注的热点,以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为首的国内顶尖的考古学家们先后两次聚集德清县,考察亭子桥古窑址,研究哪里是中国的瓷之源?最后认定是德清这期间,学术界对德清为瓷之源的认定产生争议有学者认为,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文化、地理存有很大差异,原始瓷的起源极有可能是多元的,未必仅这德清一处然而就在争议中,德清考古工作者又拿出了德清武康镇龙山村火烧山古窑址出土的瓷片,那些瓷片烧造代更早,约在西周中期此窑址发现于,考古发掘于,当时由于没人关注瓷之源的话题,瓷片出土后束之高阁,如今拿出来认真鉴定,不想一下子就把中国发明瓷器的时间推到了以前然后这还不止,今初,浙江考古工作者又在德清东林镇老鼠山,发掘出一座经测定为商代早中期的古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又把中国人发明瓷器的时间提前到以前到此,德清牢牢戴稳了瓷之源的桂冠,至少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更早的古窑址之前,学术界对此再无争议的声音神秘的德清古窑7月16日,记者和天津几位原始青瓷爱好者,在沈梦荣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德清县,实地探访亭子桥古窑址。

天津那位藏家收藏的原始青瓷,经沈梦荣鉴定,基上全是德清烧造的瓷器,其中好多器物不仅个体硕大,而且设计得很美,通体显露着一股令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神灵之气,一看便知是宫廷或是贵族才会拥有的奢华之物,记者就想知道它们是否也是出自这神奇的亭子桥窑址?同时,记者也想亲眼看看2000多以前,吴越的先民们是在怎样的一个地方创造了这至今仍在熠熠闪光、灿烂夺目的神物?可惜天公不作美,细雨蒙蒙,乡道泥泞,沈专家是个地道的书生,不辨方向,不熟地理,带着车队七拐八绕,越走越迷糊最后没辙,一行人只好去访德清博物馆德清县城不大,却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博物馆此县不出瓷,却曾是世界最为古老的瓷都,因此原始青瓷是这座博物馆最主要的展品,该馆辟有一间很大的、题为《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展》的展室展室中展品不多,而且显得非常可怜,完整器为数不多,看到的多是修复的残件,有的一个罐子,通体全是白色的石膏,支离破碎地镶嵌着几块瓷片记者有拍自天津那位收藏家所藏原始青瓷的图片,比较柜中的展品,发现虽不形同,但却非常神似古人制瓷,手工作业,创作凭灵感,往往一器一形,难有完全雷同的作品但其工艺制作的水平和方式,艺术表现的手法和风格以及制瓷的理念和思想,全都以其特定的符号注在那一时代的作品中,仔细看,会发现它们尽管形不相同,相通相似的地方却有很多自从意识到德清是中国的瓷之源,浙江省,尤其是湖州、德清的考古工作者们,在德清掀起一股调查和发掘古窑址的热潮,结果发现了大批的古窑址譬如去,在发掘亭子桥和火烧山古窑址的基础上,考古工作者又在德清调查了60多个古窑址排查这些古窑址,发现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代序列,证明德清烧造瓷器的历史,从商代开始,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续不断一直到隋唐,乃至宋除代之外再看规模,纵观德清地区大大小小数百古窑址,无论生产规模,还是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特别是亭子桥窑址是专为王宫贵族烧造瓷器的官窑,皆可证明早在商周时期德清地区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制瓷中心,是中国最古老的瓷都走在博物馆里,读着古瓷的历史,琢磨着古瓷的遗存,记者心里突然生出很多疑问?譬如,商周期间青铜器盛行,吴越两国不乏铸造青铜的技术,为何这里却用青瓷替代青铜,仿制了很多瓷质的“青铜器”?资料上专家们说,这是因为苏浙一带制造青铜的矿产不够丰富,越人将青铜用于兵器、农具的生产,制作为贵族陪葬的礼、乐器,越人能省就省,故以青瓷代替,体现了越人务实的精神对此记者存有另外的猜想,越人再省,省不到王宫贵族,古人视陪葬为天大的事情,金银财宝尚且不惜,会舍不得使用几件为数不多的青铜?是否会有这种可能?越人在那时就已知道青铜埋于地下易于锈蚀,而青瓷才是万不朽的宝物,因此故意用青瓷替代了青铜再就是,商周时代达官贵族家里饮食器具多用青铜器皿,久之人体摄铜过度,出现了特殊的“富贵病”,严重者伤及性命,是不是越人聪明,及早意识到那种“富贵病”的病因,为长寿有意在饮食器具的选材上舍弃青铜,改用轻盈洁净的青瓷呢?德清出土的原始瓷里,好多一看便知是贵族生活使用的盅、钵、碗、罐、盘、壶、杯,包括结构复杂的温酒器。

另外,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德清规模如此庞大、业绩又如此辉煌的一座瓷都,宋代之后为何销声匿迹,变得无影无踪?沈梦荣告诉记者说,估计是燃料的原因,烧窑得用好木材,德清烧造陶瓷上千,当地可用的山林大概都被烧光了,没了燃料,它只能换地方资料上有专家的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瓷土的更新,让德清窑在当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瓷器制造业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随后进入白瓷时代,德清地区缺乏生产白瓷的瓷土,面对竞争束手无策,不得不走向没落,直至灭亡对此记者也有一个猜想,那就是记者发现不等出现瓷土之争的代,德清烧造青瓷的技术就已开始衰落,原因极有可能是战争的结果。

但凡战争,必有掠夺,二战时美国几乎掠走德国所有科技人才,战国时期更是如此,制瓷是当时的高科技,制瓷业是创税的大户,好窑工自然会是战胜国掠夺的人才,德清位于吴越之间,吴越两国争战不断,德清城池沦陷一次,人才便被掠夺一遍,到最后,德清优秀的窑工流落得到处都是,那些窑工异地生根,最后整个吴越乃至楚国的瓷业遍地开花,德清地的实力反而被掏空总之,德清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沈梦荣指着博物馆展出的古窑址分布图告诉记者说,亭子桥古窑址建在苕溪岸边,埋在无锡鸿山越国大型贵族墓中的那些精美青瓷,当就是在这亭子桥的古窑里烧好后,通过这条苕溪“漂流”到无锡的同样,通过苕溪,德清的原始青瓷也流向了四面八方但它怎样“流”,也“流”不到北方啊,因为那时还没有京杭大运河那么天津那位收藏家手中大批的德清原始瓷又是哪来的呢?适当时机,报版会向读者揭露其中的秘密远在天津的发现陶瓷界定义,东汉之前的才算原始瓷东汉,距今瓷器易碎,的瓷器,幸存下来的数量极少,不碎的更是寥寥无几前面说过德清博物馆馆藏的德清原始瓷,完整件没几件去9月浙江省文化厅、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瓷之源——德清原始窑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浙江省博物馆、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南京博物院等好几家单位,才为这个展览凑出了300余件展品,可见这原始青瓷何等稀缺?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多少来在我们这个以瓷为荣、以瓷傲世的国度里,原始青瓷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就因在人们的眼里,其质朴的仪表华丽不过那些青花粉彩,价格更是无从谈起乱乱哄哄的收藏热,把一个崇尚文化的古老国度变成了急功近利、充满铜臭的市场,瓷之瑰宝的桂冠,多被戴在那些轻漂亮的青花粉彩头上,与瓷祖级的原始青瓷们无缘十前记者曾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看到一件很小的、西晋时期的青瓷盅,被单独展示在一个很突出的展位上,罩着厚重的防爆玻璃记得该馆派出的讲解员还曾这样询问过在场的几位中国人,说:“我们不明白,贵国拥有如此古老的瓷器,而贵国收藏界为何却狂热地收藏元明清才几百历史的瓷品?”近几,少数有识之士开始注意到原始青瓷的珍贵,湖州的沈梦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早些,沈梦荣热衷收藏元青花,并已修炼成研究元青花的专家后来其老师耿宝昌告诉他其家乡的德清原始青瓷才是真正的瓷之瑰宝,他才改变研究方向,卖掉自己所有的元青花,去民间一件件地苦寻德清的原始青瓷几下来,沈梦荣收集到不少品质颇高的原始青瓷,他以为自己已是原始青瓷最大的藏家,不想天外有天,天津一位收藏家收藏的德清原始青瓷数量远远超过他今5月,上海有关文化部门配合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搞了一个全国性质的古博会沈梦荣把自己一部分藏品亮在那个古博物会上,卓尔不群的原始青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观众中有位天津朋友,告诉沈梦荣说他家也有一些这样的古瓷沈梦荣不信,古博会结束后他飞到天津,到那位天津朋友家一看,顿时傻在那里,半屋子原始青瓷,件件完整又精美,而且几乎全部是出自他们德清沈梦荣无法想象这么多的德清原始青瓷,是怎么到了这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当他听说这些东西是上世纪代这位朋友去太湖流域从民间一件件收集、背回天津的,而且来一件也没卖,他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知道,上世纪代末、代初,正是这些原始青瓷惨遭厄运的时候,人们知道它们都是过去封建帝王将相使用的器物,在“破四旧”、“砸烂封资修”的狂热中,它们的下场几乎全是被砸碎,不想却有一位轻的天津人,敢在那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他的家乡,抢救性地保护了好多的原始青瓷他对天津这位朋友说:“您是保护德清古瓷的功臣,您为保护这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链接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处于瓷器的发明阶段制作工艺与陶器特别是南方的印纹硬陶关系密切。

但是它却与陶器有着质的区别首先它选择的是一种含熔剂较少的黏土做原料这种黏土称为瓷土或高岭土烧成以后胎色灰白,胎体表面施上一层人工配制的石灰釉,和胎体一道经高温烧成,颜色为黄绿色、或青灰色,光亮透明我国早在前的商代已经出现原始青瓷,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的生产达到鼎盛时期,工艺上逐渐摆脱了原始状态,并从陶器生产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作坊,成为一种新兴的瓷器手工业战国时期虽然采用轮制成型,但拍印纹饰后器物内壁凹凸不平,釉厚处呈青绿色,薄处呈灰青色初期主要有豆、碗、尊、罍、罐、盆、瓮、壶、簋等饮食器。

北方由商至春秋,原始青瓷种类变化不大江南地区在商代晚期器形种类明显增多,出现双耳簋、盂、浅盘、深圆腹圈足尊、盉等,战国时出现鼎、钟、盉等仿青铜礼器江西清江吴城还出土瓷双孔刀和纺轮器物多以素面为主,兼有水波纹、附加堆纹、叶脉纹、网纹、方格纹、蓝纹、s纹、乳纹、圆圈纹等

更多新闻转载

新闻转载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新闻转载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