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当代陶艺”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在收藏界,“当代陶艺”却是异军突起的新宠看看近的拍卖纪录:嘉德秋季拍卖会上,白明《红苇颂》青花釉里红箭筒拍出126.5万人民币,李菊生《如听万壑松》高温颜色釉瓷瓶以184万人民币成交,饶晓晴《居易草堂/渊明诗韵》粉彩双面瓷板更以414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另外,,张松茂《三顾茅庐》以1300万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开创了中国现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几乎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陶艺在步入“当代”语境之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传统与当代、中国与国际的身份辨析之中。
当代陶艺的探索之路,正试图打破区域性发展的局限,回归到陶艺作为艺术家表达当代精神诉求的独立作品,而非被无限复制的工艺品环境:寄生于学院派土壤有学者提出,当代陶艺的发展主要还依赖学院的环境和土壤学生们除了可以在这里接受陶艺本体性知识的掌握(例如材料、烧制和装饰的常识),更重要的是,正统的教育系统、学院的背景和明确的精神指向,是学院派艺术家回避市场直接影响的三重过滤。
在学院空间里,与石湾等产区保持合作的同时保持适度的距离,将更有利于艺术家坚守作品的学术性和实验性探索的可能但是,探索并不容易中央美术学院易英先生曾这样评述当代陶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大部分陶艺家还没有把陶艺作为现代艺术中独有的语言与媒材,其观念仍然停留在产品设计之上,尽管很多陶艺家已经有了现代设计的意识,但这一意识终究不能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左正尧进一步分析道,“反对重复,强调偶发性、创造性流行往往意味着重复,意味着对大众文化符号毫无节制的发掘,毫无意义的克隆而陶艺的魅力正在于其独创性,陶土本身的特质让陶艺家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陶艺家在创作中任何一个阶段都能提升自身的高度”而陶艺的真正价值,正是体现在陶艺家不断探索的过程随着各种探索的逐渐步入成熟,中国当代陶艺的评判标准将发生转变,同时也将对习惯于欣赏传统文化的观众和收藏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何时,当代陶艺将不仅仅是工艺品的当代阐释现实:看不懂与拍卖市场火爆的气氛相反,回到现实,当代陶艺的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成立至今才12个头奥运福娃设计者之一韩美林回忆道,刚开始的时候,陶艺会一个会员都没有,都是从其他油画或其他委员会转过来的,现在也只不过发展到了40多人,和其他艺委会拥有上千人的庞大阵容相比还存在差距展览中,一位观众指着一件陶艺作品,笑称自己看不懂就这个问题,广州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青教师王琪解释,无论佛山陶瓷、潮州瓷器还是景德镇青花瓷,虽然区域不同,但本质上更多地继承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趣味所谓的“看不懂”恰恰反映了观众对“当代”认知的欠缺,也反映出中国陶艺的“当代”性还不够独立,所谓“中国风”也只是对当代陶艺狭隘的恭维。
链接德国当代陶艺:平民而亲切德国对陶艺的定位和价格显得更加亲民,虽然销售渠道相当完善,但是拍卖市场上难觅其踪影。
在德国,陶艺从业者一般分为两类人群第一类是职业陶艺家他们主要活跃于欧洲范围内包括荷兰、法国和德国等国家每定期举办的陶艺展销会展销会有点类似广州艺博会的性质而展销的陶艺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除此外,他们还会通过画廊销售作品第二类人群是非职业陶艺家他们大部分由艺术老师或者学生组成他们主要通过举办展览和委托画廊进行销售无论是哪种渠道,德国陶艺市场具有两个共通点:一是陶艺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购买者大多以自己收藏为主二是好卖。
举个例子,王琪在德国留学期间,其陶艺作品可卖掉一半如果高度大约在60厘米的作品,可卖到900~1000欧元折合人民币1万元左右作为学生,能有这样的销售成绩已相当可观而在中国,他的作品销售则没有这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