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入瓷门:成弘正青花与雍乾青花之比较(3:2对决)
Home|艺术创作的思维形式|寻入瓷门:成弘正青花与雍乾青花之比较(3:2对决)

寻入瓷门第三釉下青花:成弘正青花与雍乾青花之比较(3:2对决)3-048/3-049(成化青花)3-050/3-051(弘治青花)3-052/3-053(正德青花)3-054/3-055/3-056(雍正青花)3-057/3-058/3-059(乾隆青花)现代人对成化朝的官窑青花瓷评价极高主要原因是: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黑画风格;技法上有创新,采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注:这样的技法导致纹饰效果浅淡清雅这算是为后世开创了青花瓷画龙点睛的新技法);到弘治朝,社会风气崇尚节俭,青花瓷器亦然;在烧造规模和数量上不如成化,但工艺技法上继承中有发展再到正德朝,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规模较前朝又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大一改前朝精美风格而向质朴厚重的转变:造型丰富,一种器型多种尺寸;用料也多种多样,同时使用平等青和石子青等;纹饰也比前朝丰富,仅龙纹就分:云龙、双龙、莲龙,可见一斑大清雍、乾两朝和永乐、宣德、成化、康熙一脉相承从仿作这四朝青花瓷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造型还是纹饰甚至技法都模仿前朝,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有行家用了八个字: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境界。

相对前代历朝,雍、乾两朝更注重器型和纹饰,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就多次参与御窑厂青花瓷的造型设计,规定尺寸、研讨线条,乾隆朝又完全继承雍正朝,所以雍、乾两朝德青花瓷器达到了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境界(注:清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有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的句子,可见其青花瓷成就之高)。

补贴1:简说明中、晚期青花瓷的特点明代正德朝以后的一百多间景德镇的青花发展史以及制瓷技术注定了无法超越永宣高峰和成弘高峰的嘉靖青花瓷器尚多精细制作,属典型的强弩之末期应有的现象,至万历间,景德镇青花制作工艺皆死守旧制,照葫芦画瓢,做不到神似,但基本能保证做到形似。

至万历朝,仍能保留青花瓷器的基本水平这和嘉靖朝历时、万历朝历时有紧密地联系,时代的相对进步和经济的相对发展在景德镇青花瓷器上得到体现。

自嘉靖朝始,景德镇青花瓷器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小型青花瓷大量出现,比如碗、盘、杯、盅等,纹饰相对明代高峰期大型欺侮采用的纹饰要简洁、明快;这个时期所作的青花瓷器出现数量较多的对腕,纹饰也讲究工整对称。

明泰昌、天启、崇祯三朝官窑没落废弛,尤其是崇祯朝,目前几乎找不到官窑青花,民间青花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图:3-060/3-061/3-062/3-063(明中晚期青花瓷)补贴2:简说清中、晚期青花瓷的特点清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在清三朝时期达到鼎盛之后,正如前面归纳的那样:嘉庆朝为清青花瓷器史上的强弩之末期;道光至光绪朝为清青花瓷器史上的苟延残喘期;宣统一朝三更成为无暇顾及期清中晚期的轻的镇青花瓷器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1)由于粉彩的兴起,青花独尊的现象发生了变化,满清文化特点与粉彩装饰的结合超出了与青花装饰的结合;2)嘉庆、道光、以及光绪三朝所生产的青花瓷器基本上都是仿制明代青花以及清三朝青花,独创性的青花瓷器较少;3)清中晚期的青花瓷器数量继续攀升,但质量有所下降,一部分原因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制瓷技师出现了明显分流,粉彩装饰工艺吸引了大量工匠,青花装饰工艺出现相对停滞不前也就成为必然;4)官窑青花瓷的逐渐衰弱,促使了民窑青花瓷的发展,尤其是官搭民烧逐渐普遍,民窑青花瓷的精品数量不断上升图:3-064/3-065/3-066(嘉道咸青花瓷)3-067/3-068/3-069(同光宣青花瓷)

更多文化民俗

文化民俗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文化民俗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