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四面青山,一条清澈的瓯江带着沉甸甸的历史从城中缓缓穿过前,郑和就带着龙泉青瓷下了西洋,传入了欧洲在巴黎,人们被它青翠典雅的釉色所陶醉,由此得来“雪拉同”的美名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有历史的龙泉青瓷创烧于五代,鼎盛于南宋当时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因为有着丰富的瓷土和燃料,其烧造历史之长、生产规模之大,为中国陶瓷史上少有,尤以独创的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著称,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濒临失传的龙泉青瓷得以恢复生产,龙泉传统青瓷烧制技艺已成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重新走出了国门,也成为国际经贸洽谈的一部分但这座青瓷古城也曾因为销路不对,产业化落后而备感困惑经过一番探索,龙泉人的青瓷业已是另一番面貌一件青瓷全家创业前店后厂,带动万人青瓷产业链“来我店里订货的都是上海北京的客人,都来不及做”潘建武抱着一个青瓷胚胎,准备在瓶上增添一些书法创作在他的店铺里,主要以书法装饰青瓷为特色,已经做出了一些小名气“后边就是我的工厂,龙泉很多制瓷人家都和我一样,前边店,后边厂”潘建武笑着指了指身后,向记者介绍在龙泉青瓷宝剑苑,潘建武的一间小店铺不到60平方米,仅仅用作展示已经足够,店铺后边的厂区就是他的作坊,“一天烧制一炉,青瓷工艺品一般都讲究独一无二,没有量产,一炉顶多能诞生10多件满意的作品,根本来不及做呢!”潘建武告诉记者,他原来是国营瓷厂的普通工人,国营厂在上世纪代末倒闭后,他就开始自己摸索做青瓷生意正好前些,龙泉市政府规划开发了龙泉青瓷宝剑苑,以很优惠的条件吸引青瓷宝剑从业者入驻作为第一批入驻的青瓷个体户,他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现在收入在三四十万元以上“艺术品的价值是很难估算的,有的客人看到有眼缘的作品,一下子扔下好几万就拿走了。
”潘建武说前店后厂,这是当在龙泉市政府的规划下形成的特殊产业模式,,龙泉市又投资数百万元,建成工业旅游景点如今在这个生产链中,已经有近万人受益。
“原本小而散的个体作坊,如今汇聚了从国家级大师的工艺瓷到创意特色日用瓷的各个产业链目前,青瓷宝剑苑已有入园企业92家,并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商业示范街,人气很旺”龙泉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王岗告诉记者“我今38岁,做青瓷刚好”龙泉城区一个不显眼的青瓷作坊内,周华指着自己的一件梅子青龙瓶作品说,这是他的仿古代表作,过去还有人拿着他的瓶子说是南宋古董,结果“骗”过了专家的眼睛他和弟弟周鑫原本都是龙泉瓷厂的工人,老一辈青瓷艺术家李怀德是他们的伯公三前,兄弟俩人开始自己创业,在自家的小工厂,打出了自有品牌周华负责制作青瓷坯,周鑫负责烧制和销售“香炉、茶具这些都是我们的量产产品,基本销到上海和杭州,自己有时间做几件艺术品,供给熟客”周鑫说,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四五十万元收入在龙泉,像这样的家族全民参与的作坊,占到多数。
要说龙泉到底有多少人在从事青瓷行业?龙泉官方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据龙泉市一个初步统计,目前大约有2万多人从事这个行业,每天还有人不断加入,至于青瓷生意带给这些人的收入,更是无法统计青瓷小镇发展文化旅游在外打工,不如赚家门口的文化钱上垟镇有一座古龙窑,至今有170多历史,庆幸的是,这座古窑至今还在运转“我的太公前买下的整个窑家里世代做青瓷,我是第七代传人了”曾世平握着记者的手说他手上厚厚的茧层,像一张老树皮厚厚地盖住了皮肤下的温度季建真原本在一家国内知名啤酒厂负责销售,积累了第一桶金,而后毅然选择回家乡创业“我永远不能想象在外面可以像在龙泉做得这么大。
特别是经过四五发展,公司的资产和无形资产已经过亿,青瓷的销售额也超过3000万元,今还引进了风投,会加快发展步伐,对此我已经满足了”上垟镇是龙泉现代青瓷的发祥地,当地政府决心要把这里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重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辉煌,季建真的青瓷文化园也是重要一部分“青瓷小镇,英文chinatown,也有中国小镇的意思”上垟镇党委书记林先龙表示,青瓷小镇有近50家青瓷厂,带动了几千人的就业,还带动了附近的农家乐等旅游收入未来青瓷小镇不光生产青瓷,还将成为游客体验青瓷文化的休闲之地每天吃过早饭,上垟镇源底村农民徐昌清不是背起锄头下田耕作,而是骑车前往浙江天丰陶瓷有限公司上班“在厂里上班比在家种田好多了,不管天晴下雨,每天都有事情做,收入也不错,每个月有3000多元,有游客来厂里参观,我们还成了讲解员和模特”徐昌清说,自从上垟镇青瓷生产基地建成以来,上垟镇有1000多位农民像他这样摇身变成为青瓷技工,同时也成为青瓷文化的传承者“在家务农只有几百元收入,出门打工又远离家人特别辛苦,这里最普通的工人,两夫妻在工厂打工收入至少有7万元”在季建真的青瓷工厂里,原本招工很困难,“我们都是到景德镇或者安徽等地招工人可最近去厂里,一听口音,都是龙泉人”“这是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把它做得更好,并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分享”工人林先龙表示艺术价值怎样产生经济效益?依托高科技,拉动青瓷产业高端化龙泉青瓷在很多人心里也许是一尊高贵的艺术品,然而目前在龙泉的街头巷尾却常能看到青瓷茶具、餐具,更有一些青瓷卫浴等亲民的日用品。
“做日用瓷的企业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近几翻番”上垟镇镇长王伟彬介绍,去光一个上垟镇的工业总产值就实现3个亿,比五前增长了208%产值翻两番,得益于青瓷小镇的创新力与技术革新。
“这几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诞生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专利技术”尝试新技术,龙泉市金宏瓷业负责人金逸林最有体会,龙泉国有瓷厂破产倒闭,金逸林还是该厂的副厂长,他与父母、哥嫂等一家十几口人都下了岗“我决定抛弃传统工艺瓷,走产业化的道路”金逸林随后租下300平米的厂房,再次创业办起了金宏瓷厂,专业生产酒瓶“让名酒配上名瓷”按照这个思路,金逸林高薪聘请了两名专业设计师开发新产品,并且让设计人员成为该厂的股东“酒瓶等容器不比一般的艺术瓷,容积大小会影响酒的容量,对尺寸的要求更是小到头发丝,做起来比工艺品更难”“人家也做酒瓶,但成品率合格率总不高,他们来问我怎么可以做出高品质”金逸林说其实很简单,就是技术从去开始,金逸林用隧道窑替换了个别煤气窑炉,不仅节能30%,还让产品受热均匀,成品率更接近100%除了改进窑炉,他还引进德国技术改装了自动流水线,节省了1/3的工人,提高了产量“在产品上,我们和浙江大学科研机构研发了适用于青瓷的纳米技术,比如黄酒是甜的,灌装沾到瓶子上,容易发霉纳米抗菌技术运用到瓶子上就可以防止霉变”金逸林说,这样的技术也同时运用到日用的碗碟中,一盘菜如果放24小时变质了,但如果放入纳米抗菌的盘子,至少可以放48小时从一开始几十元一个瓶子供给黄酒企业,现在老金的厂里卖得最多的是几百元至1000多元的高档酒瓶“花雕酒”、“会稽山”、“二锅头”、“茅台”等厂家的订单纷至沓来,日本的名酒“聘珍楼”也慕名而来在金宏瓷业的陈列室里,上千种青瓷酒瓶样品让记者看花了眼,“最近我们还研发了葡萄酒的青瓷瓶”金逸林表示,高档酒瓶包装市场很大“去一销售额1.1个亿,卖掉1200多万个酒瓶,养活了800多名一线工人”金逸林对记者说,未来五内,他打算将产值再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