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彩?古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较古老的一种装饰方法,俗称—‘硬彩’,也是景德镇传统瓷彩绘艺术之一古彩创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余的历史远在唐代就有很漂亮的低温三彩(黄、绿、紫)颜色釉至宋代又出现优美的红绿彩绘。
入明以来,陶工们总结了唐三彩和宋红绿彩绘的经验与釉下青花(蓝色)相结合,在一件陶瓷艺术品中出现了红、黄、绿、紫,蓝五色彩,人们称它为“五彩”,后称‘古彩’成化时,古彩又与青花在纹饰上相互配合,产生了‘斗彩’,万历五彩更是五彩缤纷至清康熙间,古彩盛极一时,并且创造了“古翠”,代替了古彩中青花的蓝色,完整了古彩的基颜色五彩至康熙时大盛,这时五彩称“硬彩”或‘康熙五彩’雍正以后,称‘五彩’、‘硬彩’为"古彩"技法上也较明代有了进一步提高,趋于成熟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釉上彩绘风格,基上奠定了今天古彩的风貌古彩的用色和图案组织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整个画面都是用不同粗细的线条组成,色彩对比强烈,色彩浓艳,线条刚健挺拔,浑为一体,构成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古彩颜色都是使用国产原料配制而成,基色为红、黄、蓝、绿、紫五色但在运用时,可在这些基色的基础上配制出较多的颜色变化,丰富古彩的色相一般常用的颜色有大绿、淡大绿、苦绿,淡苦绿、深水绿、水绿、古黄,淡古黄,古翠、淡翠,红头紫、蓝头紫和雪白(雪白为透明无色颜料)等,以上均为水填色用色时,除少数需接填色外,大部分为平填不分深浅,填时必须—笔压一笔地顺序填平,厚薄均匀,比粉彩的填色要填得厚些“古彩矾红在明和康熙时用牛胶水调料,民间称“胶水红”,·到雍正时用油调(冲香油)叫“油红”,深淡可根据装饰纹样需要自然运用为使画面富丽堂皇,古彩中常用“金”(即黄金粉),又名‘枯赤’,使用时用大蒜汁或胶水调用,平填画线均可,不宜有深淡之分烧后用玛瑙笔沾水刮亮或用细砂擦亮古彩使用的毛笔均是景德镇瓷用毛笔厂特制的,一般的书写毛笔不能用古彩笔法奔放,形象概括简练,具有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风格古彩烧成温度比其它釉上彩绘烧成,温度要高,约在770一800℃烤烧后色彩呈现玻璃状,有坚硬的质感,所以又称之为“硬彩”古彩强调装饰性,描绘对象往往采用夸张手法,线条刚劲醒目,色彩浓艳夺目设计中要达到这一效果,主要是靠描线和配色表现各种物体造型及人物神态,质感,虚实,阴阳等,都是以线条的粗细、顿挫、疏密,长短,点子大小和松紧来描绘的。
画线一般用红色(西洋赤)和黑色(珠明料,又称生料)两种,均以乳香油调成使用勾线不要求有深淡之分,线条宜画得凸起,雄健,挺拔,宛如中国画中的“铁线描”一样,用笔中锋,强调笔力,料色要深图案装饰在古彩中有着重要地位,几乎每件古彩作品都有图案边装饰配合,使画面和边脚纹样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