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来,随着景德镇经济建设的成果凸显,以及瓷器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许多人将在家乡工作作为第一选择,这其中自然有不少陶瓷行业的从业人员出去闯闯之后的回来;又或是早已厌烦外出务工的漂泊,虽然他们的经历不同,但工作的轨迹都最终指向了家乡廖彬飞:闯了几,该回来了!临近毕业,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也多与前途有关廖彬飞每天回到宿舍,听到的也多是一些和工作相关的事谁又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月薪多少;谁的工作比较有发展空间等等,同学们在说到这些的时候,表情中带有羡慕,而廖彬飞听着的时候,心中总是会涌现出一丝紧迫感这是,这一廖彬飞毕业,他就读的是陶瓷学院陶瓷设计方面的专业四月份的时候,他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此时学校中各式各样的招聘会多了起来,廖彬飞打印了许多份简历,遇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他便留下简历,期待着面试的机会对于未来的工作,除了与专业相关,廖彬飞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不过他心里时常会有个期许,那就是去外地工作,一来趁着轻出去闯闯另外,这也和廖彬飞实习的经历有关,几个月前,他在景德镇的一家陶瓷公司实习,做的是设计工作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廖彬飞隐隐感觉这里的氛围似乎出现了些问题也许是轻的他有些自大和张扬,他总感觉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展示,怕这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很不利此后,在和已经工作了的学长们交流的时候,廖彬飞也得到了不少的建议,尽管他们对廖彬飞的忠告不一,但是廖彬飞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感觉,他决定要出去闯闯在面试了几家公司以后,廖彬飞选择一家北京的公司其实对方开出的待遇并不算高做出这个决定,说到底,廖彬飞还是觉得出去闯闯的心态在作祟在告诉家人这个决定后,父亲没有太多的言语,倒是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他一人在外,刚担心完他在那边是否吃得习惯,又开始唠叨那边冬天很冷,别冻着。
此时廖彬飞想的最多的,还是自己将要开始的工作,对于北京,他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北京的陶瓷行业,他的了解并不多带着这些困惑,几天之后的他,出现在了北京西站。
下车之后,他先去公司报道然后就近来到十里河,在这里租了一间次卧,大约10平米,每月1200元之后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出乎廖彬飞的预料每天的工作多是面对着电脑,以及参考、学习不同的陶瓷器型有时候廖彬飞转念一想,这似乎和他实习时的感觉差不多十里河在北京的三环,这里有着不少的陶瓷公司,刚来的时候,看着这些陶瓷,廖彬飞心中有股说不出的亲切感,让他感到亲切的,还有离着不远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没事的时候,廖彬飞最爱去的地方便是这里,在这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古玩瓷器,这总会让他想起在景德镇逛古玩市场时的场景,廖彬飞已是公司设计部的主力人员了,这元旦,他加班完回到自己的住处,楼下新开了间小卖部,廖彬飞买了些东西,结账的时候,老板问他在北京做什么,他答陶瓷设计,对方接着问廖彬飞哪里人,廖彬飞说景德镇,景德镇人还到这里做陶瓷设计啊!老板有些不解的说道细想起来,这样的对白,廖彬飞在北京遇到了不只一次廖彬飞发现,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做陶瓷设计,在景德镇是最好的选择,别人对于他的选择似乎都有些不解今天小卖部老板的这句话,倒是让他仔细的回想起自己在北京的点点滴滴,除了在设计上的进步,生活上的压力外,廖彬飞还想起了个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代表公司出差的时候,去的地方多是家乡-景德镇那过,廖彬飞回家,他与在景朋友,同学聚了一次他这才发现,相比于毕业那,已经有不少同学都回到了景德镇工作也正是那次的聚会,让他产生了回家的想法有这个想法,并不仅仅因为同学们回来了,而是廖彬飞感受到了这其中微妙的变化,那次回家,他有心打听了一些在景德镇陶瓷设计方面的情况简单来说,相比于毕业那,廖彬飞觉得自己在家乡发挥自己才华的空间更大了也就是在不久后,廖彬飞收到了景德镇一家陶瓷企业的邀请,希望他来到公司,负责一个陶瓷设计工程廖彬飞欣然接受,对于他而言,此时回到家乡工作,正是他所期望的如今,廖彬飞在家乡已经工作了快五廖彬飞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陶瓷氛围,不用说参加的一些交流活动,即使是在平时的闲聊之间,他也能感受到瓷器的无处不在石伟林:喜欢离家近的感觉的时候,石伟林来到人民瓷厂工作,当时他的身份是学徒,他拜了厂里一位窑炉长为师,开始学习烧窑那石伟林18岁,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充满着信心这种信心,一部分来自于他轻、乐观的心态;另一部分,则是当时的瓷厂给他的印象,浩浩荡荡几千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生产出的瓷器几乎供不应求。
当时有些退伍回来的军人,在转业的时候选择工作,几乎都把进瓷厂作为了最佳选择这种自信,在随后的几中又增加不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之后,石伟林便成为了厂里的窑炉工,喜爱专研的他总是会去专研遇到的问题,这让他的烧窑技术进步很快,之后,他已经是厂里窑炉车间的技术骨干人员此时,26岁的他认为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下去然而到了,情况便有了变化,石伟林也记不清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厂里的情况变得不那么乐观了,具体到窑炉车间,他感受到的是每天进窑的瓷器越来越少,说到底,厂里的经营状况已经越来越不景气了的时候,和当时厂里大部分工人一样,石伟林下岗了当时的他脑子里一片空白随后的一段时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现在他眼前,既然下岗了,以后的日子该干什么石伟林的妻子原先在瓷厂里画青花,下岗后的她继续接着一些画瓷器的活,每月的收入并不多,这样的状况并不足以维系家庭的支出可是,积极寻找工作的石伟林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在下岗后的前几里,他只是零星的在一些小作坊里负责烧窑,收入并不高,也不稳定,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一家私人瓷厂里烧窑,尽管来到了瓷厂,但是石伟林的处境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对比起之前在人民瓷厂上班的情境,石伟林很失落正是在这段时期,石伟林朋友圈里不少人踏上了去外地烧窑的路也正是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佛山的一家瓷厂烧窑相比于之前,石伟林的收入稳定了不少,每月除去自己的花费外,他还会寄些钱回家,以供家用从18岁那学烧窑开始,石伟林并没想过自己会到外地烧窑身在异地的他很是不习惯,除去漂泊在外,思念家人之外,石伟林总觉得这样的日子并不是长宜之计,他也托家人帮他在家里留意一下工作机会,只是综合考虑之下,家乡并没有太多好的工作机会供他选择。
在佛山的时候,石伟林住的是工厂宿舍,一间4个人,和他一起住的也都是窑炉工,其中两个福建人,一个山东人他们常向石伟林打听起一些关于景德镇的事,兴致来时,石伟林便会向他们说起自己当初在人民瓷厂上班时的情境听的时候,他们有人面露羡慕之情,也有人不信,说石伟林在吹牛不管怎样,石伟林都不与他们争辩时,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开始建设,一些陶瓷厂也开始入驻生产,这也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这其中自然包括石伟林所从事的烧窑。
那5月,石伟林接到家人的,得知了这个消息,他让家人多留意,看看有没有比较中意的工作并没有让石伟林等太久,一个星期过后,家人便告诉他许多瓷厂给出的待遇都不错,他可以回来试试石伟林便辞去了佛山那边的工作一个月后,他在陶瓷工业园区的一家瓷厂内找了份烧窑的工作,又开始了在家乡上班的日子石伟林以前总是担心,纪大了也不能这样一直在外面呆着,好在现在这样的担心成了多余石伟林住在浮梁县城,每天早上,他准备好家人的早点后,便骑着电动车,大约十来分钟,便能赶到厂里。
虽然和之前在人民瓷厂上班时的感觉还是有些差距,但是石伟林说他已经不去纠结这些了,时代变了,他的想法也应该变了他现在负责厂里的两条窑,需要的时候,还会教新员工烧窑,收入并不比之前少对比之前在佛山上班的岁月,石伟林说他喜欢现在,喜欢离家近的感觉采访后记近段时间的采访,我时常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的经历中都有着共同的部分,那就是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最后都回到了景德镇,选择在家乡工作于是我便萌生了这个念头,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起初我想着能找到一些权威部门的数据,关于近几返乡务工趋势的变动,但是后来觉得数据虽然权威,但是还是感受来的最为实际,这几瓷器产业的不断完善,就业机会的极具增加,这样的变化让人体会很深,比数据更生动之所以选择石伟林和廖彬飞的经历、感受写进文中,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很具有代表性,廖彬飞带着出去闯闯的念头在外工作几,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乡发展,这在轻人中很有代表性而石伟林下岗之初难以在家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最终不得不外出务工,近几家乡的发展又让他在瓷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在长一些的陶瓷工人中也很有代表性,并很能反映景德镇近几大环境的变化。
在采访之中,谈起自己在外地的经历时,受访者大多都谈了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说起景德镇是,他人多会流露出赞许的眼神巧合的是,我曾在北京工作两,在告诉别人家乡是景德镇时,对方也都会说上一句:好地方!有次游长城,一位日本游客用着简单的汉语和我聊着,他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江西,他没明白过来,后来我告诉他景德镇,他笑了笑,竖起了大拇指
陶瓷新闻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