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坡塘春鸭图》徐国基绘美,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十分玄妙的概念历来人们对美的定义都没有一个同一的说法.甚至大相径庭尽管如此,美这个看似虚无实则非常具体的东西并不因理论家们的喋喋不休而消失,它依然以各种形态,各种方式呈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美,很多的美学家和哲学家都有精辟的论述比如,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鲍姆嘉通则认为,“美是感性知识的完善”黑格尔重在理论,鲍姆嘉通则偏颇感性亚里斯多德用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万物流动说,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物质因、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同时进行的结果,并把四因归结为不可分割的物质与形式两个方面,故美也离不开美的具体事物而独立的柏位图轻视感性世界而抬高“理式”世界,认为审美的对象不是艺术形象美而是抽象的“理式”或绝对精神,结果是抬高哲学而否定艺术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唯心的“理念”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带有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色彩休谟的美学既与其哲学为基础,又与其哲学有矛盾,在美的质问题上,休谟坚决反对美是对象的属性,认为美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与立普斯最著名的“移情说”很有相似之处,立普斯认为:“人借事物的象征意义把自身投向自然,艺术家或诗人则把他们作品的人物和读者观众投射出去”无论哲学家或是美学家怎样各述已见,都无法摆脱这样一个事实,既审美的基特征;一是审美必须有对象,二是审美必须有主体,三是主体与对象必须有联系,其中,主体是审美的中心,主体就是人,人是第一因素,没有人,也就没有美而人又是处在各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品位,不同的思想境界,对于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美通过外在的形式反映到观赏者的心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滤而引发的一种新的心理经验,所以美的质是人有的理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因人的因素而改变,也就是说,美的东西并不因人的感受到与否而依然存在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便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上课时,我问学生,树叶是什么颜色,苹果又是什么颜色,同学们十分惊讶,因为十分简单的问题后面并不简单,显然大家都知道树叶是绿色的,苹果是红色的,但同时他们又都知道其实任何物体都是无色的,这就是知识和经验从理论上讲,所谓颜色不过是物体身反射光的能力罢了,反射光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同色感经验的积累和记忆,因此,便认为树叶是绿的,苹果是红的美同样也具有这种特征既美身是不存在的,只是因为物体表现的自然形态产生的某种形式概念印记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积累和记忆,并通过多次的比较,判别,筛选出符合自己文化层次、性格、好恶的形式判别标准,这就是欣赏者认为的美,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政治的因素,社会的大趋势也起着巨大的牵引作用比如文革中的黄军装,灰大衣当时就认为很美,假如有哪一位男士穿上花衣服便会被人们指着背脊痛骂,更不要说哪一位穿上奇装异服还有可能被警察叔叔看着是危险人物了,而现在的时装比起那时的奇装异服真可谓是小乌见大乌,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现在有谁还会讲文革时期的服装美呢?而现在的时装越是猎奇,越是市场上少见,越受人欢迎,当然,这种猎奇,与某些庸俗的设计是不能等同的应该说,美具有一定的形式特征和规律:这就是美的共性这种形式特征和规律最初是以个体为中心的一种判断行为,当这种个体行为与较多的个体行为相一致时,便成为约定俗成的规律了在自然界中,很多自然物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特征,并得到大多数人的默同,我们常把这些事物称之为自然美,如大海之浩渺博大,高山之雄伟奇峻,河溪之蜿蜒曲折,花木之婀娜多姿等等,都体现了美的特征,但自然美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反映,而艺术美都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感情自然美和艺术美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都必须以形式感和媒介来传达信息,当这种传达的信息与观赏者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得到某种沟通时,便会马上判断其美或不美,也就是说事物外在的形式特征是美的导体,如外轮廊、色彩、肌理或由此而产生的新思维空间等等,当这些外在条件相互配合并能引起一种愉悦,满足或是刺激时,这种形式就会作为一种美的表现形式记存在在大脑中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自然美给人的感受大多是积极的,向上的,愉快的,它可以让人陶醉,引起人的遐想,而艺术美除了具备自然美的这些特征外,它还有自然美所无法达到的东西,那就是艺术家的思想,以及艺术所带来的特有的境界,甚至在生活中认为丑的东西,一旦在艺术作品里表现的恰如其份,淋漓尽致,那就成为了艺术美如著名的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地获之门》、《欧米哀尔》就具有典型的意义。
《欧米哀尔》表现的就是一个深受生活煎熬的老娼妇的形象,你看那已干枯的身躯,瘦骨嶙峋,没有一点生机,这种形象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丑恶的形象,但是罗丹恰如其份地表现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形象,把《欧米哀尔》一生悲惨的经历和拼命挣扎却又绝望的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我们不得不为他的表现而感到沉重,但同时又体验到一种艺术的力量、深邃的思想和无可比拟的雕塑形式的艺术美所以,艺术美是更高层次的具有文化属性的审美结果,当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与欣赏者的欣赏能力相合拍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可以说,艺术美不仅可以让人振憾,让人悲愤,让人痛恨或是激动,也可以让人忧伤,让人消沉,让人唐颓,让人……总之,艺术美更赋予思想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历史性作为陶瓷艺术来讲,它与这些纯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陶瓷艺术进入千家万户后,终究是以观赏性和娱乐性,或收藏行为为主的,大可不必让据有者振憾或悲愤的,因此,在思想上,文化上,民族性和历史性上都自然而然地相应减弱,这也许就是陶瓷艺术家与所谓的大牌艺术家无法争辉煌的根原因吧!其次,陶瓷艺术家要受到陶瓷工艺的限制所以,陶瓷艺术家不仅需要娴熟的艺术手段,还应自如地驾驭陶瓷工艺的特性,让陶瓷.的质地美、材料美充分地体现出来,与艺术家的装饰手段,相得溢彰可以说,陶瓷的艺术美既有自然美的一些特征,又有艺术家的个性的渗透,它又不完全象自然美的那种无意识,无秩序的偶然,同时也不完全听凭艺术的意想天开因此说,陶瓷艺术是火的艺术,作为一个陶瓷艺术家如何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位置是很现实的我们既不能过分地夸大自己的能耐,也不能小看了自己的作用陶瓷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从瓷土开始到成瓷,也就是从器型开始到装饰成功,是艺术家充分发挥天才的整体艺术创造过程,艺术家通过瓷土和各种装饰材料来表达自我,体现自我,传播自我无论是从器型的设计,还是釉面的选择,或是装饰形式的处理,处处都浸透了艺术家的汗水陶瓷艺术与其它造型艺术,如舞蹈、建筑、电影、绘画、雕塑等是全然不的,虽然它已具备了绘画艺术的平面形象和雕塑艺术的立体形象,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