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Home|民国瓷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审美情趣|青花瓷的发展历史

原始瓷是在两晋之前产生的,叫原始青瓷到了两晋以后,开始出现了白釉、酱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长沙的釉下彩,还有宋代的五大名窑,都是人工将颜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这些在收藏界叫老窑瓷到元代时就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及红绿彩。

今天我主要说青花瓷有的专家认为青花瓷产生在唐代,也有人认为产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经成熟了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由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即以《青花瓷》为题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元代景德镇烧制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到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以至于陶瓷界有“青花首推宣德”的说法宣德青花瓷造型秀美,器型多样,制作工艺讲究,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在用料上,宣德青花瓷用元代剩下的进口料苏泥勃青”料和国产青料由于进口青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所以其色呈黑蓝,深沉浓艳,有自然晕散的特征,料色深融在釉中,并有银黑色结晶斑点,用手摸有凹凸之感,且隐约可见橘皮纹而国产料,发色较淡雅,而且蓝色不稳定,时有流散走釉,特别是浅色的青花色料常与釉面混淆,致使纹饰模糊不清因为明代开国的皇帝朱元璋定号为洪武,所以洪武时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于元末的战乱,明开国初在瓷器生产上没有太大成就元末明初多事,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恐于瓷业无暇顾及,所以瓷器生产多于继承少于发展。

此时的青料都是国产的,呈色的基调是淡蓝色,但由于质量与提纯不是很好,所以淡蓝之中泛灰暗的色调总之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质量不高,与元末瓷器很难区别,在学术界内认为这是一个过渡,所以在鉴定当中,就有了“元末明初”一说洪武时期青花瓷产量少,也没有见到过书写官窖款的官窑器据说那时有官窑器,但是没见过有款字的,所以您要是见到了“大明洪武制”款的瓷器,您就把它说成假的是没问题的洪武之后的永乐、宣德时期,青花器有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苏泥勃青(或叫苏勃泥青、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进口青料,含钴和铁的比例较高,而锰的含量较低。

发色浓重,易晕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调是青蓝色,浅处为天蓝色,深处是靛蓝色,浓重处出现铁钴斑。

出现铁钴斑是苏泥勃青的特点喜收藏的人将苏泥勃青简称为苏料苏料有什么特点呢?一般来讲苏料要深入胎骨,是凹下去的。

我们这样看的话是黑颜色的,但是你迎光侧视的时候就不是这个颜色了侧着看,一是你可以看出它比较往下凹,二是它反的光不是黑光,而是锡光如果不是苏料的话,你迎光侧视还是黑光所以大家再见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侧着看到了成化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青料,叫平等青平等青出现以后,青花艺术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崭新的面貌咱们先对前面所讲的苏泥勃青料有一个小结。

因为苏料它这个特殊的艺术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时候,就开始有人仿制以后,明代的后期、清代、民国,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制所以,有些人说他买到了宣德的东西,咱们说它是假的,他上当了那么,对于这个苏料到底怎么样来断定它,就三点刚才实际上我讲过了,咱们再重复一遍第一,就是看这个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这怎么讲呢?因为没有这个苏料了,那么钴斑就出不来,怎么办?就用笔往上面点,用一些黑颜色的料往上面点点出来的话你看着就不自然。

第二,就是这个黑斑是不是深入胎骨,也就是说这个黑斑是在它的表面呢,还是深入到了胎里面了第三,就是我介绍的那个迎光侧视有没有锡一样的颜色这三点请大家能注意因为后来没有这个料,即使你再点染,说实在的你也达不到当初那个效果雍正时的瓷器有写“大明成化制”款的,那是仿品不能叫赝品因为它外边是粉彩,粉彩是康熙时才有的它的款子写得相当漂亮,但是与真的成化瓷一比,它的破绽就出来了到了晚清,很多瓷器上都写着“大明成化制”或是“成化制”我在鉴定过程中,经常有人说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说不是,因为它上面的字非常潦草,不能单纯看款子还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间的瓷器没有“成化制”这样的四字款,倒有“大明造”或“大明制”青花瓷器的收藏随着大势走热,行情越来越好,即使是民间器物,一件品相完好的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目前至少也要几千甚至几万要做青花瓷器收藏,除了多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外,更重要的还要多接触器物,积累第一手的经验特别是对档次较高、价值贵重的瓷器,最好要有专业人士“掌眼”,切不可凭着感觉或者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盲目购买

更多瓷器

瓷器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瓷器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