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虽然这首《青花瓷》弹唱许久,但仍能在许多场合耳闻,身边的许多人也仍然延用着它作为手机铃声……不久前,一个以“青花让建筑梦想绽放”为主题的青花与建筑艺术创作大赛新闻发布会在我市举行,作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的青花瓷,是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人类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
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瓷器》记者朱袁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花瓷,白胎、白釉泛青青花发色多见偏灰,晚期青花发色深蓝动人胎骨厚重釉厚重处可见鸭蛋青色进口料青花有黑斑现象器底无釉器物底部多见旋纹,少见跳刀痕,小型器物底足多见乳钉状因元器多填烧,故常见填砂多数器物底足内壁从上至下外撇,这个特征一直保持到明早、中期器底不施釉,多数器物露火石红胎,但也有不见火石红胎的大瓶之类的器物颈部往往饰以莲瓣纹,通常每瓣分开,边框为粗线,画法为双勾线涂抹,这是元朝常用的工艺方法目前,青花瓷之所以具有越来越高的市场价值,之所以其价格成倍上涨,主要是由青花瓷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工艺价值和美学艺术价值所决定的有古陶瓷收藏专家认为,青色在古代时是人们喜欢的颜色之一,不容易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疲劳除此之外,青花瓷还有一系列“隐喻”之意,古时的读书人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上仕途后便有“青云直上”的愿望,渴望做一个人民爱戴的“青天”,甚至在卸甲归田之后,还希望能够“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在当时士人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随着收藏的升温和造假技术的不断提高,防止“打眼”是青花瓷收藏人士们的必修课,“辨真伪”、“断代”、“定窑口”、“评价值”,是青花瓷收藏者都很熟悉的4句行话鉴定青花瓷,首先可以用眼观,看胎釉、观造型、看材料、观纹饰,正宗的青花瓷,花色淡雅,花纹合理有序,表面细腻光滑,制作工艺精细。
而近代仿冒的青花瓷由于难以掌握青花瓷制作之精髓,大多做工粗糙,可一眼识别,也有少数做工较为精细的赝品需仔细查看赝品的花色大多发暗,不流畅明快,花纹也较为凌乱随意。
如果肉眼难以确定真伪,我们还可以动用科学仪器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别拨开云雾探青花在现今古玩市场遍地仿品当中,元青花是仿得较好的一种,以至用现代科技手段测试,都判断不出它是赝品因而经常出入古玩市场,最大的益处便是可以不断了解仿品仿到了什么程度,从而不断学习其中真假辨伪技法记者认识的一位藏友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买到了一件古青花瓷器这可是一件极其稀罕的事情要知道现在市场上仿制品的青花瓷器可谓铺天盖地,而真正的古瓷器几乎没有了。
而那些只存于博物馆中的传世佳品,也被仿造得满市场都是随着对青花瓷的了解加深,一些仿制品就能做到准确判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真品,但是却非珍品特别是元青花和清三代的青花器,是她最喜欢看的有趣的是,记者认识的这位藏友刚出道时,帮一个古玩店老板看过一件雍正官窑青花瓷,第一眼就觉得有点别扭,但是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上手之后一看碗壁的青花色就认定是现代的他说假,老板当时就不愿意,翻过底来指着款和她较真她一看款还真对,但是款的青花和碗壁上的青花明显有所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仔细观察和抚摸了一遍那个青花大碗后,终于明白,原来是旧底镶新壁上去的,仔细抚摸就能明显摸到釉下的那一圈接痕所以,后她便积累了经验,要知道过去甚至现代制作碗、盘等小器物都是一体化的胎烧制的,是不可能出现壁与底分开的东西遇到这样的古东西,十成是现代的接底货对了,现代的市场上这样的接底货小器物很多,不仔细就可能被迷惑去,记者遇到一个退休的老者,用退休的资金自己开了一家古玩店,买了不少古玩鉴定的书籍,然后就靠这书上的描述,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且杂,有些很明显是用现代手段做旧过的东西他给记者看了一件传说中的元青花大罐,说实话第一眼记者还觉得可能是一个偏窑口的产品但是认真看过后,就觉得不但皮不对,骨也有问题。
底部的火石红一看就是用氧化铁喷涂的,给人浮在表面的感觉,而不是从胎骨里渗出来的上面青花简直就是黑暗沉着,虽然青花浓重处也出现了黑色结晶,但是看起来很不自然,是浮在釉面上面的,估计是在现代青料里掺了铁粉的缘故,总之在这件元青花上几乎看不出元青瓷的魅力这件东西老者开价30万,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银子收购来的?太可惜那些银子了所以,买古瓷千万不能按图索骥,这样去买东西,十有八九会上当何况现在大街小巷,甚至羊肠小道上都被造假者埋上了“地雷”,想从这样的雷区里安然通过,还真不是容易事所以在收藏元代青花瓷器时,千万不要听信某个农户家装鸡蛋的大罐就是元代青花这类的故事,也不要迷信专家学者的话。
一定要提高警惕,睁大眼睛,多看多比较,多到展馆去对照实物,要特别注意制作工艺,这是因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极富特色首先,器物胎体采用分段制作粘接技法,所以器底与器腹之间往往留有明显的接痕。
梅瓶的颈部与肩部连接处多不修胎,有毛糙感;高足杯的足与腹相接处用胎接,足内顶端无釉,留有凸起的接痕;盘、碗的口沿较薄,至底部渐厚其次,器物施釉采用醮釉与荡釉技法,所以圈足处往往留有浸釉时手握的指印痕瓶、罐的圈足多呈内凹状,挖足较浅;盘、碗的圈足多呈外侧斜削状,有不规整感第三,器物内外均施釉,除玉壶春瓶底部施釉外,其余器物底部多无釉,但常有釉斑或釉块的粘痕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