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瓷缘-戴荣华大师生平
Home|曲流大师简介|鄱瓷缘-戴荣华大师生平

《一对宝贝》《一鸣惊人》《相思诗意图》古鄱瓷缘“缘是什么?庄子说,缘是‘顺中之道’;玄奘说,缘是‘循法之轨’这些佛道儒学的理论我都说不清我认为,缘是机遇,是一种彼此间相互认同的情感,是一种内在的信念和动力”戴荣华谈到他毕生与景德镇的因缘,谈判他始终不渝的与陶瓷艺术结下的情缘时,坦然地讲述了对缘的认识是的,瓷像在一生的历程中占据了他相当大的份量,也占据了艺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地位面前的戴老师今已届六十五岁,满头银丝,精神矍铄他待人温文有礼,似乎无意让人知道他有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头衔,只有那深邃而睿智的眼神里,显示出他地道的艺术家的翩然风度聊起过去,他告诉我,他是波阳人——家住古鄱戴家河是波阳的一个小镇,与古城毗邻,是个农渔杂居的物产集散地,他父亲在镇上开了个小杂货店,卖点针头线脑,酱醋油盐什么的,藉以维生戴荣华就出生在这个家庭里日鬼子入侵后,小店也就关门了为了生活,父亲就同别人合伙贩运星子白土(亦称“瓷土”)到景德镇去卖七岁时,他从父亲的讲述中了解到,波阳古称鄱阳,是饶州府的会所之地,统辖包括景德镇在内的八个县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就是经由昌江过鄱湖,进长江而“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饶州刺史元崔把一批精美瓷器贡奉朝廷,特意托清大文学家柳宗元代书一篇《进瓷器状》,以至于天下咸称“饶器”以“饶玉”之名,声誉遐迩由此,他也就知道为什么乡绅富豪人家的瓷器与贫穷百姓家的碗盘的不同之处不过,也更想知道景德镇瓷器是怎样烧做出来的八岁那,趁着小学的放假,荣华乘着运送白土的鸡公船,过鄱湖,道昌江,到了他魂萦梦想的景德镇虽说景德镇不见什么洋楼洋东,不见什么古刹大庙,但瓷味十足,那街上挨幢接屋的店铺,那南来北往人手提肩挑的,都是瓷器,把个小荣华看得是目瞪口呆当他瞧见画坊里的师傅把料笔打的“哒哒”直响时,竟发现那一根根线条是那么油光发亮他好奇地问父亲,父亲告诉他,瓷器上的黑料是用油研的小荣华听了若有所悟临走时,他在河滩上捡了好多的渣饼(一种用于烧制碗盘用的垫饼),回到家里,竟用菜油研墨学着在渣饼上画画,置于灶堂内烧烤事后当然受到父母的责骂说到这里,戴荣华自我调侃地说:“不过我还是发现了用油磨墨写的字,的确非常浓黑”一九五四,一场罕有的大水冲毁了湖堤,堆积半屋的白土遇水也化成了浆,冲进了湖荡全家人只得随着逃难的人群逃到了景德镇景德镇把难民安置到一家旧祠堂暂且栖身每日皆可以在民政部门领取些救济粮聊以充饥眼看春节将至,家里钱粮皆无,戴荣华想起了家乡每当过时耍灯笼的风俗,就打起了扎纸灯笼卖钱的主意他用仅有的二毛钱买了一种薄质纸,捡些竹子,又到街上撕取些红绿标语的边纸,回到家里同哥哥,弟弟破竹蔑,扎灯架,糊纸上色,忙的不亦乐乎古鄱为鱼米之乡,民间耍灯多以鱼类形象为灯彩,每到元宵节,县乡都时兴扎灯栅,舞彩灯,耍狮子,踩高跷,走百索,放烟火,敲太平鼓尤其是放灯仪式,头灯为鳌鱼灯,紧随着是春鲢、夏鲤、秋鲑、冬鳊,象征着四季丰收;接着还有鲆鱼灯、青晚鱼灯、凤稍尾鱼灯,庞大的队伍川流不息,其阵势令人目眩神迷然而戴荣华兄弟费尽心机扎的鱼灯,在闹市上却无人问津原来景德镇的俗是讲究龙头灯,这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戴荣华豪不气馁,先仔细观察灯摊上龙头灯的结构,即而就动手试着扎了起来,并用红绿纸装饰得色彩绚丽,由于扎得实,画得好,卖得也便宜,十几只龙头灯被抢购一空十四岁的戴荣华第一次凭着自己的小聪明为家里排忧解难了父亲接过儿子掏出的还带有体温的纸币时,声音哽咽地说:“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第二春上,父亲觉得家庭再贫苦,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前途,就托人把戴荣华送进市第五制瓷社去当学徒学的第一个技术就是他在成型作坊里拍“死人头”这是一种坯胎整修的工艺由于手工拉坯难保每件符合规范,为防止器皿内侧的收缩变型,需把坯胎套在标准模型上拍紧印正,故俗称拍死人头尽管每天拍得手肿臂酸,但他仍坚持着每天去上工人夜校学习,不仅学文化,也学美术从那时候起,他懂得了什么是国画,什么是油画,什么是工笔,什么是写意,并且随着老师的讲授,常练习画些花鸟草虫,仕女武将什么的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画水粉和油画,他回答说:“中国人嘛,当然画中国画”白天工作,夜间学习,如此过了半寒露初现的这天,哥哥回家兴冲冲地告诉戴荣华,市里创办的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正在招生这所学校旨在对在职的技术工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技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戴荣华听了,觉得这是一个尽快学技术,又可减轻家庭负担的好机会,就赶紧报了名并参加了统一的考试面试的那一天,有位老师(事后才知道是施于人教授)问他入学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他不假思索坦然地说:“家里穷,学好技术帮家里解决困难”老师笑了,觉得这位小青性憨直,语言朴实,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地说:“要多努力哟”一九五六十一月,戴荣华第一次夹着书,走进了陶瓷技术学校的课堂《乐在其中》《仕女》良师益友戴荣华读取的是古班中专班,张志安任班主任,专业课程由著名的陶瓷美术家段茂发执教在学校里他得益于张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每当酷热寒冷之际,张老师对这位颇有悟性且勤学好问的学生常嘘寒问暖,尽可能地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师生之间情同父子,而戴荣华对这位说话诙谐,为人正直,学识渊博,画艺俱精的班主任也心存感激,觉得只有下苦工多学习,出好成绩,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于是,他常常晚自习到钟响熄灯时,天天清晨独坐教室读书默画戴荣华对我说,他记忆中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有一天春寒料峭他正扒在课桌上临摹段茂发老师的一张古彩花鸟画,专心致志下,竟忘了北风呼呼地从窗口吹进的寒气,只是在冻得受不了时搓搓手、跺跺脚,一丝不苟地勾描着正当他欲在苔石上起笔时,忽听得有人在耳边说:“起笔要稳,注意笔不要弄岔”他抬头一看,原来是段老师在身后段茂发老师已近花甲之,中等个头,秃着脑袋,前额布满着深浅不一的皱纹,尽管事已高,但他却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陶瓷美术家,其在古彩瓷艺术上的造诣为众多高等院校的资深教授所推荐梅健鹰教授曾多次评论说:“段茂发的古彩瓷好看、耐看、越看越有味”他和同学们对此是深有体会的此时的段老师俯下身来,扶着他执笔的手,寥寥几笔,就把画稿上的叠石那“粗砺方折,剔透古拙”的特点表现出来了接着又取过一张纸,一边讲解,一边在纸上示范着这其中就有叠石中横石与竖石的搭配,玲珑石中主石与次石的组合并嘱他要注意古彩的油料性能,以圆、起、匀、黑为好,切忌油、扁、死、淡段老师的一番言传身教,使得戴荣华茅塞顿开,得益菲浅也使他心存感激之情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了解,段老师也打心眼儿喜欢上了这位来自邻县的勤学好问且性情笃实的小青,经常为他的这位学生“开小灶”,着意培养他,也经常把这位得意门生的习作在课堂上公开评析一九五八十一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景德镇市陶瓷技艺学校与景德镇市陶瓷工人技术学校、南昌工人技艺学校合并、组建了景德镇陶瓷学院次元旦,全校师生载歌载舞,各个班的学生都把自己的教室装饰一新,到处洋溢着新校新新气象的欢乐气氛戴荣画所在的古彩专科班的同学们人人动手不仅把地和墙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剪窗花、扎彩灯、画宣传画,门上还贴上了张志安老师自撰自写的对联:美在大红大绿,妙于古色古香以精练而朴实地语言阐述了这个专科班的彩饰特点,至今仍传为佳话这七月,学院的中专古彩专科班临近毕业,戴荣华的一件毕业作品是古彩装饰的《上游》瓷瓶,画上有三五鲤鱼逆急流而上跃,其鱼形的线连绵流畅,有运动的活力;其鱼鳞的圈圆弧充实,富有装饰性,兼之边饰上用点密聚的“沙地水草纹”,把古彩的点、线、圈三大基要素表现得恰到好处和运用自如,获得众评委的一致称赞作品即而刊登在卓有影响的《陶瓷美术》杂志上,有评论说:“《上游》画鱼,扬鳍鼓鬣,浮沉踊跃,曲尽无拘无束,尽情尽性之志,而努力向上游潜回泳的动势,令人联想起亿万中国劳动大众为建设祖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伟大运动”既有鲜明的古彩基特征,又有浓厚的社会主义时代特色,是一件古为今用的好作品”由于戴荣华在校的优异表现,时56岁的陶瓷美术家李盛春老先生指名要求分配戴荣华到轻工部陶研所与他携手,共振古彩艺术宏图前辈的厚望,令酷爱古彩艺术的戴荣华异常激动他白天随李老设计古彩画稿,创作瓷品,晚上则潜心研究古人原作,临摹分解纹饰由于他素描、写生的功力扎实,一九六二,部陶研所派遣他去北京参与《中国古瓷纹样图录》一书的纹样临绘整理工作这对一个刚二十出头且从事陶瓷美术时间并不长的青人来说,是他艺术追求的机遇,也是他获取良师益友信任后的重托在北京,戴荣华如鱼入大海,尽情揽阅了历朝历代陶瓷名人巧匠的彩绘作品,进而系统地了解了中国陶瓷美术家的发展轨迹他如饥似渴地揣摸着,一笔一画地临摹着,那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那热情忘我的敬业精神,使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教授们为之感动而心生爱护之情他结识了一代文豪沈从文、资深考古专家冯先铭、孙瀛洲、陈万里等人,尤与沈老结为了“忘之交”戴荣华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查阅资料和临摹古瓷纹样,常常是两个窝窝头夹点咸菜果腹,沈老就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常邀他到家里吃饭沈老说:“我是湖南人,你是江西人,都喜欢吃口重、辣味的菜,你就不必客气,就权当是在自己的家里吧”在沈老家里与之促膝交谈,戴荣华才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沈老早已离开了文学界而致力从事历代服装纹饰的研究也许是服饰文化与陶瓷文化峰依脉连的关系,也许是湘赣人文共性的缘由,也许是二人“性相近,习相邻”的原故,这一老一少无话不说,无事不谈其间也常为对方的诙谐语言朗声大笑,常为对方的观点分歧争得面红耳赤,常为对方工作的成绩或新发现互表祝贺和欣喜而戴荣华更多地是得到了沈老在文学艺术上的教诲和其人格魅力的感染两后,他回到景德镇,二人仍书信来往而沈老每遇到来自景德镇的人,都常打听说:“小戴同志好不好?许多时间了,也都不到北京来看看,许是工作太忙了吧”言辞之间,满溢着慈父亲情般的关怀和牵念,就在他辞世的那一,还多次问起身边的人:“小戴最近来了没有?有他的作品吗?”其实,关心他的又岂止是沈从文一人一九九三,当戴荣华的个人作品集出版时,冯先铭先生欣然题写了《戴荣华瓷画艺术》,邓白先生也挥毫题写了“戴荣华陶瓷艺术”,以壮行色聊到这里,戴荣华泪盈眼眶,十分动情地对我说:没有老一辈的良师益友们对我的关心、支持和掖扶,没有他们对我们轻一代的无私传授和从精神、物质上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如此快而较好地取得今天的成绩的说到底,我们是在前人的肩膀上正摘取陶瓷艺术桂冠的至于我来说,归结于——《映日荷花别样红》《酒仙李白》情萦五彩“五十多了,我为之执着追求的就是陶瓷艺术,就是那有着浓郁民族的、地域的、民间的五彩瓷”戴荣华抑止不住内心的激情,感慨地对笔者说是呀,那一副副古代的、现代的、前辈的、今人的五彩瓷,其线描铁画银钩,中锋用笔,是那么的老辣古拙,刚劲雄健;其色彩红、绿为主,紫黄翠赭间缀,复拓金,予画面于“随类赋彩”之时复有大俗见雅的气韵虽说见过不少用五彩装饰的山水、花鸟、人物和图案的瓷器,却对什么是五彩、五彩与古彩有何渊源关系还不甚了解于是,我请戴荣华现场详细地讲解一番戴荣华说:古彩历来有几种说法,有康熙彩、康熙美术、硬彩,各有所言,其实都是古彩古彩是在经过宋、明、清三个朝代的发展演变而成的早在汉代时期,就发明和使用了以铜、铁为着色元素的低温铅釉,并用于了陶瓷的装饰,后至唐代釉色不断地丰富,就有了唐三彩低釉铅釉的发明和使用,为后来彩瓷的表现形式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宋代的“红绿彩”,首开了用毛笔蘸釉料在瓷面上彩绘的先河,其主要彩料“砷红”由于掺入了以铅釉为调色剂,使得画面明亮红润,成为宋时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这种装饰形式构图简悟,纹样粗旷,讲究笔法,犹如中国画的写意笔触明代的釉上装饰就风格来讲,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成化时期的“斗彩”,二是嘉万时期的“五彩”戴荣华指着画册上的一件宣德款的彩瓷对我说,所谓斗彩,是以釉下青花蓝色与釉上多种料色相结合,两次烧成的一种装饰形式这件宣德间出品的“青花红彩”瓷瓶就是明代斗彩的萌芽之作到了成化间,斗彩就成为除青花瓷外另一种瓷器装饰的主流这种斗彩的作法是在胚胎上先根据画稿用青花描绘纹样的轮廓,局部着好青花的“分水”,然后罩一层透明釉高温烧成瓷器,再在瓷器上面把未填画的空白处以釉上彩描绘完整并根据色彩的需要敷填红、绿、紫水颜色低温烧成其工艺有“填彩”、“点彩”、“覆彩”、“染彩”之分斗彩的装饰特点主要以线和色为主要表现手段在斗彩的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釉上彩瓷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突破,形成了驰名于世的嘉靖、万历风格的“五彩”这种瓷器一改青花装饰为主的形式,以釉上彩法占其装饰的主要地位青花的蓝色只是作为诸多色彩的一种而出现这种彩类后人称之为“青花五彩”或“大明五彩”戴荣华就画册上的万历间的一件《五彩雉牡纹梅瓶》分析说,这类瓷器的特点以釉上彩为主,构图严谨丰满,有的纹样甚至于密布整个器皿,强调装饰效果,装饰服从与造型,多以图案作装饰对象,形象夸张概括,以浪漫的构成手法处理;色彩多以透明的红、黄、绿、紫原色,色彩分布均匀,以平填为主,不强调明暗层次;用笔畅快,笔法生动活泼,尽管是细致的图案勾勒也不过于强调其工整而任其行笔自由;描线均以黑、红、蓝三色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得到戴荣华介绍说,明代五彩的装饰工艺发展到清代特别是康熙间却更以一个灿烂绚丽的境界出现于世,形成了一整套的釉上装饰方法和彩绘手段无论是色彩、技法、装饰形式、题材等均已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我们把这种装饰风格的彩绘称谓“古彩”接着,他仔细地讲述了古彩的几个最典型的特征;色彩方面,由于创造了釉上翠色(古翠),从而代替了五彩中的青花蓝色,从此摆脱了依赖釉下青花蓝色的被动局面,完整了古彩的基色同时,又创造性地选用“金粉”(金粉是用纯金与铝粉制成的一种金粉末)来做瓷器装饰,在康熙古彩中还是很典型的以金粉来做瓷器装饰,其效果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给人以珍贵之感为了更好地达到色彩的表现效果,于是又把五种基色配分成多种色阶,即:古大绿、淡大绿、古苦绿、淡苦绿、古水绿、淡水绿、古黄、淡古黄、古翠、淡古翠、红头紫、蓝头紫,这样不但丰富了色彩的层次关系,而且又柔和了装饰效果以乳香油(乳香与煤油炼制而成的一种粘合剂)调料描线比胶水调料要容易掌握,既好描线又好彩出阴阳,同时线条更可以描绘得精细自然因此康熙古彩线条笔法细腻清秀、雄健有力例如画人的面部、手部、衣褶均描绘得精神细致,尤如发丝而画树木山石则又粗细相应,曲姿多变,很有一波三折之意说到这里,戴荣华如数家珍地评述了老师段茂发、李盛春、欧阳光“古彩之杰”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的贡献谈到在一九九零景德镇首届国际陶瓷节段老一件古彩《郭子仪拜寿》瓷瓶被一外商以三万元购去的往事,他扼腕叹息:“那是国宝哇!”那惋惜、遗憾的情绪大有欲以重金赎回之意我知道,这其中饱含着他对尊师的挚爱,满蕴着他对五彩瓷艺术那割不断,舍不得,魂萦根深的情感意绪我理解他的胸臆,他的气度,他的品质,他的——《水深鱼自乐》《天寒花自香》居高声远趁着戴荣华饮茶小憩之时,笔者得以游览他画室中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这里都是他新近绘制的一些作品,有粉彩、新彩,有青花,青花釉里红,当然古彩瓷居多而其中又以他的古彩仕女画和婴戏图尤为人所称羡不已形貌适中,窈窕清丽,纯洁温文,是戴荣华笔下仕女独有的特征,或花前月下,或戏蝶扑萤,或摘莲采菱,或静思远眺从而“妙得闺阁之态”《今花开更艳红》瓷盘上,戴荣华以娴熟的古彩装饰形式,刻画了两姐妹园中信步闲谈的瞬间情景,海棠为之盛开,彩蝶为之翩舞那单线平涂的精致,红绿鲜明的色彩,装饰味浓郁的边饰,以及颇见功力的线描,显然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在不多的笔触下,蕴藉了少女不可穷尽的处子美,感受到生活里真挚无邪的和谐美画锦鸡牡丹,这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但凡陶瓷装饰上不乏有此纹图而戴荣华的古彩《锦牡图》,一反传统“开堂子”或满体装饰的旧习,运用了主饰通景的构图方式,九层边饰巧妙地把镶有璃耳的葫芦瓶按“黄金分割律”处理得主次分明,疏密得当,既不失古彩装饰的古韵,又有新颖的时代气息,充分地发挥了古彩线、点、圈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锦鸡的形象不仅准确华美,甚至那尾羽上不可能有得到绚丽多彩的圆点点也给人真实的感觉,具有戴氏古彩艺术风格的鲜明烙印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戴荣华走过来,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不管是青花也好,粉彩也好,包括古彩,工艺上要有原汁原味,造型设计上就不能停留在古代的水平上艺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丰富,去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上人民大众的心理审视的要求”他讲了自己对瓷画造型的三个标准,一是器型要漂亮,适合画境的表现需要,如画单个仕女侍立修竹下,瓶型就应该是以瘦长的梅瓶或橄榄瓶为宜;二是釉色白腻,以青白釉最好;三是装饰上要有自己的思维,包括造型形式、构图章法、色彩语言等等,都要有个性三者统一,就有民族的文化、地域的特色、个人的风格我知道,戴荣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痴情古彩,其作品就有很多的新突破,仅在古彩料色上,他就研制出了古赭色和古墨绿色,进一步丰富了古彩的色彩表现力为了突出铁丝线描的刚劲,他独具匠心地用钢笔绘制古彩并取得成效在首都北京饭店陈列的千件古彩大花缸《春色满园》和现存部陶研所非卖品千件古彩大花缸《鸳鸯戏莲》,就是他运用新材质新工艺所绘制的,博得海内外人士一致赞誉然而,有谁知道,只因戴荣华苦心诣意地研习“古彩”艺术,上世纪的六十代初竟被扣上“只专部红”,“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受到全所上下的批判,(同时挨批的还有李进)继而在十“非常”时期,又受诬为“反革命集团”分子而被抓游斗其后,部陶研所解散,他与张松茂、黄海云等人分配到瓷用化工厂专事花纸设计他创作的《春蕾》和《》两个画面受到客户好评而投入了大量生产,为企业扭亏为盈作出了贡献他设计的《龙珠阁》款识,成为了景德镇出口瓷专用的驰名商标一九,历经磨难的部陶研所恢复了,戴荣华和他的老同事们也随之重返久违的部所艺术室。

从此后,戴荣华从古彩起步,而后全方位拓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对诸多陶瓷工艺熟谙在胸切运用自如不仅游古彩、新彩、红绿彩,也有粉彩、墨彩;不仅有青花、釉里红,也有高温色釉的综合装饰且国画自有温文儒雅的风韵,在瓷坛画苑卓然成家,于陶瓷艺术创作的激情更加炽热和奔放了他的古彩《春色满园》金地大圆盘、古彩《锦鸡牡丹》大彩盘、青花釉里红《荔枝》瓷瓶、青花斗彩《雄鸡》瓷瓶、釉彩青花鱼纹异型瓶,相继为国家珍宝馆收藏另两件红绿彩鱼纹彩盘和古彩《鸟语花香》瓷瓶,则被日珍藏于国立艺术馆并先后赴日、新加坡、印尼及港澳台地区举行个展和学术交流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并成为国内外馆藏的新宠于是,在一九七八,他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一九九四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典籍,一九九六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说实话,我看过不少婴戏图的陶瓷作品,却觉得戴荣华的童趣有着一种返归天真的冀望,一种对童生活的回顾,一种无思无嗔的追求诚如他的先生张志安老师所言:那“抓蟋蟀的儿童,拖着猫尾巴的儿童,捉迷藏的儿童,说着悄悄话的儿童,骑竹马的儿童,节日打灯笼,点爆竹的儿童,与小鸡一起玩耍的儿童都是充满迷惑的戴荣华正好捕捉住童的心态,也许他画的正好是童的自己,或是童的伙伴”粉彩《婴戏图》瓷瓶,描绘的是几个小孩载庭园的山石旁捉迷藏的情景:那蒙眼伸手欲擒的儿童憨态可掬,身后一男孩以摘枝花草去逗引,更觉稚趣盎然戴荣华笔下的儿童都是大大的头,小小的身子,小鼻子小嘴,个个却眉清目秀,连那些不同的童髻小辫斗画的十分漂亮而惹人喜爱,举止间表现得天真活泼,灵性乖巧文静而又痴迷地活动载他们特有的天地里无怪乎有人赋诗评赞:男童女孩无邪,青梅竹马人世间;紫毫写得真情载,放飞童心亦天然”聊得兴起,我蓦地记起一件颇有争议的事一九七五,部陶研所为毛主席制作专用瓷“七五零一”,其中有釉上“水点桃花”彩绘的,也有釉中五彩的,这釉中五彩的芙蓉花的设计和绘制,外界盛传市戴荣华执笔的戴荣华听了笔者的询问,坦然地说:“这纯属收藏界某些人的炒作所为‘七五零一’瓷就其材质精良、器型精美、彩绘精湛,可以说市代表了当时景德镇的最高水平,这是大家公认的当时参与工作的有著名的陶艺家,如汪桂英、刘平、徐亚凤等等,也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工艺高手毛主席专用瓷中的釉中彩芙蓉纹饰的设计和主笔市梁同兴而不是我,我不能贪天功为己有做人嘛,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民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番话,说得是那么直率、那么恳切,那么令人信服“缘”的涵义很广就戴荣华与瓷结缘的艺术人生来看,似乎与来自古鄱的历史、地理、情愫紧密相关唐代古郡刺史元霍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有柳宗元的《代进瓷器状》;晚清张之洞如果没有瓷缘,就不会有设在鄱阳的中国陶业学堂;潘陶宇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从鄱阳走出来,促使浅绛彩瓷问世;汪野亭、程意亭、毕伯涛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参与组织盛名海内外的“珠山八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求其索,不就是一个缘吗?!一连几天的采访,使我对这位从古鄱走来的戴荣华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使人油然想起了唐代虞世南的诗句:“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更多名家大师

名家大师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名家大师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