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5月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工书法、篆刻,国画以花鸟见长作品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出版有《韩天衡书画印选》《中国篆刻艺术》等四十余种所著《中国印学表》获全国首届辞书评比奖现为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鉴定、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画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名范围太大了,一般来说指水墨画今天也是从这个概念出发给大家介绍写意水墨画为什么是写意呢?为区别于工笔水墨画中国画意境有几千的历史,但成熟大致在唐宋之际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是写意水墨的吴道子,一个是李思训,工笔水墨,双雄并立唐玄宗对艺术有很高的鉴别力,他把这两个大画家请来,让他们在京都长安的大同殿两块大墙壁上各画一幅嘉陵山水这个很厉害啊,两堵墙,一堵你吴道子画,一堵你李思训画,绝对见功力的,而且绝对有比赛的味道李思训是工笔,画了整整三个月,而吴道子是大写意,拿起毛笔就笔走龙蛇一天全部画完叹为观止啊。
你李思训在那里抠啊抠啊一层两层,人家都烦死了,不像吴道子拿起笔来呼的一扫,电视台就喜欢这个东西电视台里宣传的东西为什么有时与我们艺术界的审美实况有那么大的差异呢?它是强调取悦于人的,要有商业效益,而搞艺术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不能看的,看了以后太艰辛太惨不忍睹啊。
所以写意水墨画很沾光我今天就来从五个方面来讲讲写意水墨画的欣赏与创作第一,笔这支笔真是神奇汉代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叫蔡扈,(蔡文姬就是他的女儿)他有句话讲的非常好,道是“笔软则奇怪生焉”正因为它是软的,所以可以生发出许多奇奇怪怪的艺术的笔墨来西方人用鹅毛笔、用钢笔都不可能产生出那么丰富的效果来它有弹性,柔中见刚,吸墨量非常大比如油画,就算快也要画上个把月我如果要画大写意的泼墨荷花,台子那么大的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不是马马虎虎完成的,要画出味道来毛笔在这里发挥了很大功用油画要一点点抠,不行了刮掉再抠我们中国大写意的毛笔一笔下去动都不能动,加一笔痕迹就出来了这支毛笔柔中有刚,能粗能细,能放能缩,能湿能枯,还有那一种笔像中国的毛笔一样具有如此神奇的功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毛笔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也可能是最具极致的东西我记得大概十几之前我在美国讲学,我就讲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一根线条这一根线条既是一个艺术家长期艺术探索的总结,又是他艺术个性的凸现一根线条要反映出艺术家对中国五千文明与哲学的集中把握,这我绝对没有夸大其辞在鉴定字画时,只要露出一个头来,我们往往就知道是谁画的最本质的东西就在这根线条里不同龄、不同修养、不同性格的画家书法家一根线条出来,里面表现的旋律和内涵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只有专门的研究家才能看出这种差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对这只笔的认识和欣赏很重要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先看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的一张画他的用笔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这根线条侧锋进去,调整到中锋,给人感觉圆润而肥厚,表现了水上植物荷花的杆子的味道,一笔下去就成功了所以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墨大家一般都是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的线条与绘画的线条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多书法家无法成为画家因为写字的笔墨变化不多,而绘画要求笔墨的变化和造型的能力这就好像杰出的油画家有时很难成为杰出的中国画画家一样,这往往与用笔这一关不过硬有关画竹子与书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他完全是书法的表现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其他画不好,但竹子还可以我拿粉笔画给大家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6岁拜师学艺,老师说,“你不能单学字,也要会画兰花和竹子”后来我体会到确实是有关联竹竿—篆书的线条,有质感,很爽利,“节直心虚”嘛;竹节—草书的线条;发竹枝—草书的线条;竹叶—楷书的线条,笔笔圆润中锋为什么要画兰花呢?线条要圆润,这对写字很有好处,看八大山人的荷花,如果线条不圆润,就没有水上植物那种肥厚而具生命力的味道了所以欣赏中国水墨画第一就要会欣赏笔这里就有很大的学问了同样画大写意,有些人善于作加法,有些人善于做减法黄宾虹曾讲,“画不贵于繁而贵于简”当然,要画的简单很难,要从一万个形象里找一个最典型的形象出来,像速写,从若干线条中要找出一条最精准的,很难但是黄老先生忘了一条,要让一根线条变成一百线条同样也很难,就好像人民银行钱不够要把一百个亿变成一亿个亿一样所以叫“简也难,繁也难”古代有两个画家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八大山人的妙处在于做减法,甚至有时是做除法,化万为一他当时画简单几笔不值钱,与石涛换画时跟中间人讲,你到扬州不要跟他讲我的画多少钱一张,太便宜了人们不懂,这是精炼概括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三五笔就骗我这么多银子啊?开玩笑!”但石涛的本事恰恰相反,善于作加法,甚至乘法你讲这个不能再画下去了,我再添一笔给你看你三笔五笔不到家,再加一笔又腻了,我加给你看,叫你不脏不腻不烦还是刚才讲的,辩证法,简不容易,繁也不容易加、减、乘、除,作对了,做好了,都是本事第二,再简单讲讲墨的欣赏西方绘画讲三原色:红黄蓝什么颜色都可以调出来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半开玩笑的讲,最本质的颜色是黑色,像人一样,眼睛一闭都是黑的,而且中国画里最重要的色彩就是黑色,我们称墨为“五彩墨”磨的特别浓的,叫焦墨;水分相对多加一点,叫浓墨,水分再多点,叫重墨;再多加水分进去,叫淡墨;再加许多水,叫青墨初分起来是这样五个层次由此我请教一个专门搞颜色的专家,单是黑色就有五百多种这黑色是如何较好的发挥作用的呢?与一张白色的宣纸有关你如果画在一张咖啡色的纸上就没有这个效果所以中国山水画的产生与我们独特的工具—笔、墨和纸都有很多相得益彰的关系刚才举的一个例子,八大山人的水墨画,啪啪两笔,然后又是啪啪两笔,每一笔都有浓淡的变化不要看他那简单几笔,如果让一个美术评论家专门来评这张画,可以写三万字墨是富有变化的,如果一个画家用色用的很死,这一定不是大画家要画活,活色才能生香石涛画过一张“海上云帆”这张画至少有四个层次:一块山石和几棵树—重墨,第一层次;这一块包括帆船,第二层次;在远处水天一色,用更淡的墨处理,然后在远处画一岛,色度比远云要浓人说远山怎么会是黑的呢?因为日光反照的关系,很远的山也往往很黑石涛这张画利用墨色变化一路变化过去,极为得体另外,不要以为有笔墨的地方才叫笔墨没有笔墨的地方恰恰也是笔墨,而且是比笔墨更重要的笔墨大家看这里的云是留白留出来的在整幅画里它色度最淡,但在里面起到了调节与衬托的作用,使一张画充满了层次的变化所以懂得层次与留白很重要今天没有谈印章,其实在印章里边就特别强调留白刻过印的人一百个人有99个对字的线条、结构、章法都看得很重,但往往容易忽视线条之外的空间的把握,这对一个艺术家而言常常比实体更重要,这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美奂美伦”这需要辩证的去认识,运用好了可以画出非常精彩的作品来讲用墨,再举一个大师的作品为例这是齐白石的虾,照片总没有实物看起来好有一次同美国艺术团讲绘画,我就特别推崇齐白石--不是因为他是土产一位学中国绘画的美国朋友对我说,“我在香港看你的文章你对很多人的评价我都很赞许,唯独对齐白石的评价不妥当,太高了”我就跟他讨论这个问题对中国这张生宣纸彻底经典的把握,齐白石之前没有其他人在元代之前都使用的熟宣,宣城做的生宣是要做成熟纸再用的元之前要画大写意的水墨画想使之水墨淋漓很难,这与纸质有很大关系元代之后开始用生宣,生宣有它质地上的优势,一笔下去之后产生一个墨块之间水痕的空间,这一水痕产生的空间想再用墨加上去是不可能的,中国画就是这样,落笔无悔齐白石画虾的本事在哪里呢?他充分的调动了宣纸的这一特性,先画大虾头,再是身体的节,所有的节与节连接处都有一层透明的水层,而且他对墨的色度把握得非常好所以齐白石画在宣纸上的虾就好像看虾在明净的水池里游动,这张纸给你的感觉就是一片透明洁净的水,活动在里边半透明的虾不仅仅是活生生的虾,还可以看出虾头部分相对的坚硬,看到虾身外边那层壳和里边嫩白的肉。
在齐白石之前没有一个人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宣纸的特性就这一点齐白石就够伟大的,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理由。
最后那位美国朋友讲我算是认识齐白石了!墨调动得好真是非常的神奇第三点,型的欣赏造型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像”有的时候开画展,有两个不大懂行的朋友去捧场,说“韩天衡你的那张画得真像,跟真的一样”他以为这是最高的评价了,其实不知道韩天衡心里有多难过:“怎么我画的像真的一样?那拍照好了”这就是抓痒没有抓到痒处郑板桥曾讲过两句很好的话,“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苏东坡针对画的像的问题也讲过两句话,叫“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怜”,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话又讲回来,要能画得像真的一样也不容易,你看看这就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但写意画就不能只讲“像”形似,更重要的还是讲神似比如我画鸟,曾在天津办画展,来了一个德国老,说他一直在收藏我的画,在中央台看到有画展就赶过来了一来就问,“韩先生,你那个鸟跟‘六四’有什么关系吧?”我一听我的画怎么跟“六四”有关系了?赶快说不是不是,我‘六四’之前就这样画鸟的日尔曼民族很注重思考我告诉他,我这只鸟跟别人的鸟是不一样,我笔下的鸟读过三书,属于小知识分子他一听觉的蛮有道理后来海外的评论管它叫“韩鸟”你要从生活中无的悟出生活中必然有的,那个才有味道所以变形很重要很多大写意的画家的造型都是变形的,变形变得好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跟真的一样就被人瞧不起了,成工匠了写“意”嘛,不是写“形”我轻的时候喜欢结交老前辈,觉得只有从老前辈身上才能学到东西,在北京,像李可染、黄胄,他们都是我很好的师长,很喜欢我的印章,让我刻印,让我学到很多本事这些大画家都非常注重型的改造,包括在型的上面打上自己非常强烈的烙印。
第四方面,想跟诸位谈谈构图的欣赏构图与一个作者的学问、修养、观念有更大的联系,与技巧关系不大像我小时候,我老师谢稚柳先生总说,“天衡啊,你要去多读点书啊”我总算按照老师的意思做了,读了一点书后来有一次我去看看他,他问我最近有什么体会,我说我体会到四个字“诗心文胆”画家要画最好的画,不能单靠技巧靠笔墨,关键是里面要有学问有品位有修养中国古典诗与文应该成为绘画的心与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吧很多企业家喜欢买鱼,有余嘛一条还不够,最多有“九鱼图”,而且每条都很大。
也不是说这不好,但我们看到过八大山人的画,他在很大的一张纸上就画了像粉笔那么长的一条鱼,惜墨如金有些人讲这张画我不要,那么一大张画就画那么一条小猫鱼!要卖几十万上百万的!他们不知道你不但买了画家的笔墨,还买了画家的超乎常人的思想过去家里小得很,原来三代人生活在十个平方里,所以看到这张画突然羡慕的不得了:这条鱼多幸福!一条小猫鱼有那么一大片水让他尽情畅游!这条猫鱼如果放大十倍就没有这个效果了,这就是超乎常人的构思,是全新的,出人意思的,非常有味道齐白石画过这样一张《荷花影》给许嶙庐先生,他晚的一个弟子这张画之前齐先生也曾画了一张给他另一个弟子李苦禅先生,但第一张上边画一朵荷花,下边画一个倒影,就结束了但这一张呢,他在上面画一朵荷花,下面的倒影边上加了一群蝌蚪在追逐这个倒影在齐白石之前中国没有一个画家有这样的构思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大师,它除了笔墨之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怎样才能画出别人没有画过没有思考过,而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的好东西为什么要从构思的角度重点介绍这张画呢?就是因为他浪漫而有趣,它违背科学而又在人的情理之中为什么讲他违背科学?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人写文章讲,仙鹤站在松树上是不对的,仙鹤从来都不会到松树上去,可是他不懂这是艺术品,样样都求真的话,毕加索画的人都是怪胎了所以艺术与科学不能简单的划等号齐白石的这幅画好就好在它是有意识的违背科学、挑战科学湖南我们说是“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地方,有的是荷花,齐先生不可能不知道荷花的倒影是向下的,背向的,可他却偏偏让它也像荷花本身一样画成向上第二,他画了十来个蝌蚪去追逐水中的倒影,这又是违背科学光的折射使人只有站在岸上才能看见倒影,从下往上看根本不会有倒影存在他偏偏就画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但这两个错误里面恰恰就反映了一个大艺术家的意兴:他是追求美好的,他为这些小蝌蚪着想啊,生活在水里一辈子,那么漂亮的荷花可望而不可及,我就画一个《荷花影》,让双方聚在一起亲昵一番,吐抒心声就是带了这样一种心态来画那么别致的画,你想那是不是大艺术家?艺术的修养对绘画的创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宋代对绘画非常重视,考画师时出题叫你考,要求比我们一等学府北大不会低的有一次出个题目叫“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唐人的一首诗句,看谁把意境画出来很多人都画了一个渔夫躺在郊外睡觉,结果中奖的是哪一位呢?画了一个船夫,旁边还停了两只野鸟如果只画一个船夫睡在船上,怎么说明“野渡无人”呢?也许这家伙不愿意为人民服务呢一定要在边上画上两只胆子非常小的见到人就要飞走的小鸟,确实是没有人来光顾呀,这样就忠实体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境况了还有一个题目叫“深山埋古寺”结果有些的人画了重重叠叠的山,如何体现里面有个庙?这可是个大问题有人就插了一根旗子出来,这不叫埋呀,就好像捉迷藏一样,人家问你好了没有?你说“好了”,人家就知道你在这里了,还叫什么捉迷藏呢?所以要画出埋字很难有人画一个和尚在山间走,这也还不到位和尚本来就是云游天下的嘛,他就经过这里而已,怎么说明有和尚就有庙呢?也不行!考取第一名的,画了一个和尚挑一担水哪有挑一担水云游天下的和尚的?说明山里是有和尚的家—庙可见一个高明的艺术家文学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不然一个“埋”字怎么体现?我也主张搞艺术的人要多读书,我们自己是很不够的,老辈画家说“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是金玉良言呀有些画本身平平无奇,但有了好的题跋就不一样了又要讲齐白石了他画过一个白菜和辣椒,画的比他好的也不少,但齐白石的画好就好在题得很好,他讲:“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讲白菜为菜之王,何也?”为他打抱不平,非常朴实憨厚的神情完全透露出来了这就是拿题词来调味道,就好像鸡汤里的味精再比如李可染先生画过一张《杏花春雨江南》,我认为是他的代表作整个用墨没有焦墨,也没有重墨,因为在雨朦胧中看的东西都是相对有水分而模糊的,即使看一个人也是模糊的,如果用重墨,那种雾气、水气就没有了杏花近看是艳红的,但在雨中看也是淡淡下过妆的,而不是浓艳的当然后边两个山头同样也是轮廓不分明的,江南景色配上雨蒙蒙的调子,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雨中江南杏花村的情景不仅整个画面的调子都处理的很淡,象是捏得出水来的题字也很注意如果题跋用了浓墨,整个画面就破坏了另外,李可染先生的印章很多,为什么打两方小印章呢?如果打的很大,红色很重的画,也会损坏了这张画完整的和谐,这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对这些问题想的入木三分,用得恰到好处另外还有诗书印的欣赏一幅画本身是一首诗,另外也可以写一个题跋来丰富这张画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宋元明的画家比清代的要高明从宋徽宗之后画上才有题跋,这是对话的含量的扩充;但是清以后,在画上题诗成了一种程式,不题诗不行的,但有的诗与画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好像在每个人的脸上随便点几个大黑点,成了多余的累赘,是毛病
市场故事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市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