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世纪中国外销瓷设计艺术的西化
Home|中华情愫:青花与水墨|论18世纪中国外销瓷设计艺术的西化

就中西经济与设计艺术的交流互动而言,18世纪是—个灿烂时代:中西经济的交流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和设计艺术的交流,而且中西文化与设计艺术的交流也促进了中西经济的交流,双方彼此往来推进,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交流关系,由此开创了一个中西经济、文化和设计艺术交流与互动的黄金时代,效口美国学者乔纳森·戈尔茨坦在《费城与中国贸易提供了一个文化互识互动的期待视野和广阔的接受市场旱在成书的《葡萄牙国王记述》就对中国瓷器充满赞美之言:“这种瓷瓶是人们所发明最美丽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的金、银或水晶瓶都更为可爱”或许葡国国王之言代表着欧洲人的心声,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许多欧洲国家的帝皇、女王、王室成员和贵族均不遗余力地订制收藏中国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是有名的中国瓷器收藏家,他下令首栢马扎兰创办中国公司,到广东订烧绘有法国甲胄纹章的瓷器,还委托商人在中国景德镇汀制了他与夫人曼特农的瓷塑像,并在凡尔赛宫内设有专室供法国珍藏中国瓷器;随后普鲁士人、西班牙人、奥地利人、丹麦人以及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纷纷向中国订制瓷器,甚至连彼得大帝使用的中国瓷药罐上都装饰着他的纹章,可见欧洲帝皇、君主对中国瓷器的珍爱程度欧洲王室成员特别钟爱中国瓷器的有两位,一位是丹麦王后玛莉亚,她使用的瓷嚣餐具上均装有她的丈夫尤弗雷德里克五世骑马像图案;另一位是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她在宫中设置了许多玻璃橱,专门陈设华瓷,于是上行下效,瓷器逐渐变成欧洲上层阶级的客厅和室内必不可少的陈设,加上英国报刊经常刊登出售瓷器的消息,因此以华瓷装饰的风气便在英国及欧洲流行开来就这样,由君王贵族们率先领导的喜爱中国瓷器的热潮波及欧洲,欧洲出现了许多经销和承接委托订制中国瓷器的商号;掘的《伦敦指南》中记载,在伦敦至少有这种商号52家,这些商家兼有商贾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代表性的有画家奥尼尔和珐琅艺术家理斯,他们根据顾主和市场的需要,设计造型和装饰图案,委托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带到中国制造最有名的是“蓬帕杜装饰”图案瓷.主题纹饰多取自中国美丽的金鱼花卉,生动活泼.手法写实,系18世纪法国宫廷艺术家按蓬帕杜夫人的要求而设计,到中国订制的显而易见;中国瓷器由于其特殊的艺术品位成为一种装饰象征,这就意味着18世纪中西经济交流烙上了深刻的文化交流色彩:即西方君主、贵族提供图纹在中国订制瓷器之举,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中国瓷器装饰艺术设计的西化起着推动作用正如欧洲学者简·迪维斯在《欧洲瓷器史》中对此类现象评述所道:“皇家或贵族是否占有东方瓷器或者后来的欧洲瓷器,关系到他们的声望瓷器和宫廷的光彩”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珍爱,还可以借那时葡萄牙诗人斯卡尔隆的诗中听咏“完美的瓷器是如此值得称赞和夸耀”来形容。

因此,由对中国瓷器的珍爱为先导,扩展到西方广大顾主的要求而装饰设计和订制生产.进而导致中国外销瓷艺术设计的西化。

这是18世纪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一个引入入胜的重要课题,其装饰设计西化主要表现于:“在输入欧洲的那么多中国漆嚣、瓷器和壁纸上所见的欧洲风格及影响,造型与装饰母题,压根不是中国趣味的表现,而仅仪是衡量欧洲买主们玩赏中国趣味的一个尺度”为适应西方消费者的玩赏需要,中国外销瓷装饰设计的西化,说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已进入中西经济与设计艺术双向交流与互动的新境界,因而大大促进了18世纪中西经济文化的密切交流综合来看,中国外销瓷器装饰艺术设计的西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外销瓷上的装饰设计,大部分是按西方顾客所提供的铜版画、版画为蓝本或西方画家绘制的画稿和设计图样复制到瓷器上。

17世纪末,中国瓷绘画家都能很准确地摹仿铜版画的图案,此时广州的瓷绘装饰画师曾根据英国擅长花卉铜版画的画家蒙诺耶尔的作品,绘制了一对15英寸直径的花卉纹瓷盘,花纹以黑金两色描绘。

到18世纪代,景德镇开始烧制墨彩珐琅,其特点是以纤细的灰黑线条勾勒,故可以成功地摹仿欧洲的铜版画和蚀刻画例如广彩《黑彩描金十字架上的基督瓷盘》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