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3日至27日的广交会第二期展会上,165家知名陶企组成“潮州军团”闪亮登场,集中展示潮州瓷器风采然而,与产业发展迅猛的日用陶瓷、卫生洁具陶瓷相比,潮州传统的枫溪通花、瓷花陶瓷却显得日渐式微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所长邱伟志说,近来传统的通花、瓷花陶瓷创作、生产明显减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枫溪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龙才对此深感忧虑,他希望有轻后辈超越他的通花、瓷花技艺春色瓷花篮被定为国宝记者前往潮州市枫溪区采访了王龙才。
79岁的王龙才已经很少做陶瓷,只是偶尔坐上轮椅到儿子、徒弟开的陶瓷工作室,指点一下轻人据王龙才说,通花瓷是潮州枫溪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精巧玲珑的陶瓷艺术品类,主要特点是在瓷坯体上雕通连续的几何图纹或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通花瓷经常与捏贴瓷花相结合,称“寄花通花”枫溪的传统通花、瓷花陶瓷曾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林中的独秀,在上世纪七八十代曾经很辉煌由叶竹青担任主体设计、王龙才负责主要创作的1.2米三层《友谊通花瓶》融通花、堆塑和寄贴立体瓷花、捏塑人物于一体,是当时大坯体多层通花瓷的一个突破王龙才设计创作的大型三层通雕《春色瓷花篮》被选送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并被国家定为国宝通花瓷花产一两万件邱伟志说,上世纪七八十代,枫溪地区有两三个国营厂在创作、生产传统的枫溪通花、瓷花陶瓷,一个车间就有上百人,规模很大近来,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迅猛发展,传统的通花、瓷花陶瓷在明显萎缩枫溪的陶瓷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出口为主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大批量、机械化生产,从事者多;而通花、瓷花陶瓷是纯手工生产,产量上不来,熟练工少,耗时长,在市场推广上存在问题据邱伟志说,为保护传统产品、品牌,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目前组织20多人创作、生产通花、瓷花陶瓷就通花、瓷花陶瓷创作、生产而言,研究所在七八十代是“最小”单位,如今国营厂没了,比起零星的民间作坊,研究所又成了“最大”的单位,研究所目前产通花、瓷花陶瓷产品仅1至2万件,主要是外交部及政府的礼品大师感慨后继未见能人对于越来越少人创作、生产通花瓷,传承人王龙才急在心头他说,人称他是“南国花魁”,但一花难引众花开他曾带过几十个徒弟,其中有的成了省级工艺师;目前也仍有跟他学艺七八的徒弟在他身边从事创作但他最在意的瓷花技艺,如今还没有轻后辈能继承超越,这让他感觉很遗憾。
王龙才13岁开始做陶瓷,曾苦心研制出一种薄如蝉翼、下水不沉、落地不碎、比实物还轻的瓷梅花、桃花瓣片后又试制成功一种可于烤花时同时烧成(成瓷)的低温瓷泥,解决了瓷菊花需分烧榫接的问题,使之能整盆烧成王龙才的妹妹也从王龙才那儿学会了一些制瓷技术,但她说,哥哥是个很用心琢磨的人,她的技艺离他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