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但只有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他城市港口并不被承认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事实上海上丝绸之路早已存在。
《汉书地理志》所载海上交通路线,实为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海船载运的杂缯,即各种丝绸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与南海两条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一是从周秦到唐代以前为形成时期;二是唐宋为发展时期;三是元、明两代为极盛时期汉末三国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时期。
提出丝绸之路一名,首推德国地貌学、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33-1905),他对中国进行多次调查考察后,在所著《中国》(三卷)中提出此名,原指中西陆上通道,可能因为在这条路线上进行的主要贸易是丝绸,故名。
此名出现后,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丝绸不仅从陆道运往西方,而且也经由海道,因而法国汉学家沙畹(1865-1918)在其所著《西突厥史料》中提出,丝路有海陆两道其后,日本学者杉隆敏与香港学者饶宗颐教授对海上丝绸之路又均加以研究但对这条路线作多方面详尽考释者,当推北京大学陈炎教授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