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简介]汉朝时董永,幼时丧母,随同父亲一起生活家里虽然很穷,但董永特别孝顺,父子俩相依为命,互亲互爱,日子倒也过得和美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一病不起,盍然逝去董永伤心万分,哭得死去活来更难办的事情还在后头,为了医治父亲的病,家里已一贫如洗,甚至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怎样安葬老人家?如何尽人子之孝?后来,他实在无计可施,决定卖身葬父—个富翁怜惜他,又见他诚实憨厚,便买下他董永用卖身所得钱给父亲办了丧事然后在父亲墓前搭了一问草棚,虔诚地为父亲守孝。
三孝满,他便履行卖身契约,到富翁家当长工抵债他正行至—棵老槐树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她主动要求嫁给董永为妻,并与他一同去富翁家抵债富翁告诉他们,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让董永赎身回家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后便将细绢织成,得以提前偿债赎身董永带着妻子高高兴兴地回家,谁知刚到他们初次相识的老槐树下,妻子便辞别董永,凌空飞去【小语】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前歌颂她,赞美她人们敬佩卖身葬父的董永,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传说,更有著名的黄梅戏曲《天仙配》,便是依此创作的据说,湖北孝感县就是董永与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县名“孝感”即由此而来无论唱不尽的名曲,还是用作地名,都是孝的赞歌。
书法原文]董永卖身葬父汉董水,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三百匹乃回。
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典故后继]古典戏曲天仙配即取材于董永卖身葬父魏曹植灵芝篇及晋代于宝搜神记皆记载这段传说(追溯陶瓷文化艺术创作的源头,使大家更了解陶瓷创作典故的背景与来源鸿永·整理编辑)
二十四孝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二十四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