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泉:我的若干回忆
Home|君子有器识艺术当致远-陈轻舟陶瓷艺术作品研讨会纪实|李松泉:我的若干回忆

李松泉,生于景德镇陶瓷手工彩绘高级技师(国家一级),曾任景德镇陶瓷壁画厂副厂长,现为国家级李贵镇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我小时候喜爱瓷器和绘画,是受到姐姐影响姐姐叫李火香,是艺术瓷厂美术研究室的一位画师自己小时候喜欢看越剧、看电影,也喜欢舞台美术、水粉画广告和电影海报,曾经拜过采茶剧团、越剧团的钟镇东、严子寅画师学过舞美。

的时候,我有幸和陶瓷学院教授高广聪先生在他工作室一起工作,画“毛主席油画像”我的家离高先生工作室一步之遥,基本上连晚上画素描都在一起,形影不离有四之久,成为他唯一入室弟子高先生对我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训练,阶段性地传授给我大学课程,比如在素描和油画上纠正我光与影要素处理不当、物体质感表现不到位等。

在这四时间里,跟着高先生系统学习西画的色彩、素描、写生等等,有了很大提高他还经常带我外出写生,记得高先生曾对我说,“不要脱离生活,不要脱离自然”先生的教诲至今铭记在心,数十来自己一直保持着外出写生的习惯,完成几百张写生稿,部分已经变为陶瓷作品高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他对我因材施教、倍加爱惜,却绝不拔苗助长,在技法上引导我入门,启发、激发和培养我的艺术感觉,可以说,他是我艺海中识别航向的恩师的时候,兴起了知识青“上山下乡”运动为了不下乡,自己到一家国营砂石厂(后来改为建材厂)做工人,天天在市宝石村河边筛沙子,很累很辛苦,但仍坚持速写和写生,从未放下手中笔,我被调入陶瓷壁画厂这个厂是民政局下属福利企业,当时有三四十人,相当红火,产品也很受欢迎我调过去后任副厂长,一直干到在近二十里,经手了很多作品,亲历了很多事情,但在我看来,种种过往都没有《桃花源记诗意图》、《闹江州》、《劫法场》这几部作品让人印象深刻,影响也更为深远。

《桃花源记诗意图》是一幅18平方米的陶瓷壁画,江西省政府指定陶瓷壁画厂设计与制作厂里接到任务后,聘请王锡良、张松茂、徐庆庚等大师负责设计创作,大师们点名要求我参与合作。

大师们的到来给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全厂画师都受益匪浅,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技法、颜料配方,比如“三步曲”的表现方法,王老师的工艺技法等等这幅壁画历时多创作完工,效果非常好,安装在南昌青山湖宾馆里至于《闹江州》和《劫法场》这两幅壁画,一共36平方米,出自古典小说《水浒传》,是应九江市政府要求设计创作的,仍由《桃花源记诗意图》创作原班人马完成,安装在九江市浔阳楼一楼大厅这两幅壁画复制小样于参加全国第七届美展,获得好评后来,这两幅壁画和《桃花源记诗意图》一起,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特别珍贵王锡良、张松茂、徐庆庚在陶瓷壁画厂断断续续创作了三到四,对我们厂帮助很大,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对我个人来讲,更是受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技艺,艺术视野、艺术修养也大大拓宽和提升了在那以后,自己开始有意识地融合西画与国画,也自觉地讲求舞台美术和壁画效果的结合,因为壁画是个专门学科,讲求大效果,这与舞美有相通之处,陶瓷壁画厂搞改制,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次艰难选择当时,自己想自由,想自己搞创作,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决心离开厂子,专门从事瓷艺创作瓷艺创作与陶瓷壁画实际上大同小异,相比起来,越大的东西越不好画,更为讲求结构和细节,所以搞瓷艺反而更为得心应手,更容易表现自己想法和情感除了新彩之外,自己也兼攻粉彩、釉上彩,创作的时候,喜欢让国画里有西画的味道,追求质感、气氛、灵气,表现生活和大自然给人的真实感受,觉得这样才能让人感动。

我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是一个活得很简单的人,爱好养信鸽,在全国信鸽大赛上得过奖但自己最大的爱好仍是国画、写生,经常通过朋友介绍,到偏远农村去,吃住在老乡家里,越是接近于原始生态的地方越爱去,那些地方风俗淳朴、景色醉人在那里早晨出门写生时,老乡给两个烤红薯,带上一壶水,一画就是一整天,真是惬意!这些自己创作了不少作品,像9月,设计制作的8平方米陶瓷壁画《吹箫引凤图》,被南昌滕王阁收藏陈列自己的作品,有的放在家里赏玩,有的送朋友了,还有的捐助残疾人事业了,流入市场的很少像《玉兔迎春》瓷板就捐给残疾人联合会(该作品获得景德镇市“自强杯”陶瓷美术精品大赛银奖)不少人觉得我的作品属于中西合璧,我想,这离不开舞美的学习,离不开高广聪先生的教育,也没有脱离王锡良、张松茂、徐庆庚几位大师的影子和几位大师结识以来,每都会与他们以及其他老师、同事一起聚会交流,或者出外踏青赏景,其乐融融

更多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艺术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