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与交往的海上通道宋元时期,由于瓷器成为主要的出口货物,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又被人们称作“海上陶瓷之路”进入新的时代,“海上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关联的景德镇、泉州、阳江三地走到了一起1月28日,经过七的保护发掘,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船舱里6万多件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船上满载着的江西景德镇生产的南宋青白瓷,从福建泉州出海,沉没在了广东阳江南海海域“南海一号”就这样把千里之遥的三座城市连接了起来9月,由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中共阳江市委宣传部主办,景德镇日报社、泉州晚报社、阳江日报社、景德镇广播电视台、泉州广播电视台、阳江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泉州·阳江“陶瓷之旅”》系列活动全面启动此次系列活动以“陶瓷”为标识,跨越赣、闽、粤三省,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循着当代“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布局,讲好丝路上古代与当代的“中国陶瓷故事”,并广泛开展三地的新闻、文化、陶瓷、产业等交流与合作,进而扩展面向海外的影响力本报自即日起,推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泉州·阳江“陶瓷之旅”》大型系列报道,今日刊发“景德镇篇”:《景德镇,一座可以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以飨读者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让我们走进世界瓷都,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千窑火的足迹,触摸景德镇陶瓷文化和城市发展的脉搏青白瓷景德镇成为世界瓷都的起点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基地和起点城市之一,千百来,景德镇无数精美的瓷器,通过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世界瓷都”美名誉满全球。
“南海一号”沉船里的南宋青白瓷,就产自景德镇湖田窑湖田窑兴烧于五代,历宋、元至明后期结束,烧瓷全盛时期长达700多,是我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瓷器最精美的著名古代窑场之一。
史籍记载,景德镇东晋开始建镇,因位于昌江之南,故最早称为“昌南镇”后因大将陶侃擒寇于此,改称“新平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东汉晚期,景德镇就有了一定规模的陶瓷生产至南陈时,新平镇陶瓷已是闻名遐迩,“陈至德元诏镇以陶础贡建康”,为朝廷生产“贡瓷”再到隋唐,新平镇烧制出的瓷器早已名副其实,完成了由陶到瓷的质的飞跃据志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四,陶瓷名匠陶玉将自己制作的瓷器载运到都城长安,进贡朝廷由于陶玉所制作的瓷器素润莹洁,被称为“假玉器”,深受皇室青睐从此,景德镇瓷器名扬四海。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社会恢复安定,生产得以发展,制瓷业也进入到一个“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全国各地名窑名瓷不断涌现,其中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被后人称为五大名窑,成为当时制瓷水平最高的代表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地窑场纷纷创新制瓷工艺和技术,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同时又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使新的制瓷技艺快速传播南宋渡江后,江北名窑均毁于战火,北方的汝、定、钧等名窑的工匠纷纷南来,南北制瓷技艺在景德镇碰撞交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包容兼蓄,精益求精,创烧出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白瓷,举世闻名青白瓷,又称“影青瓷”,釉色纯正,清白淡雅,色质如玉,代表了宋代瓷业的最高水平宋代青白瓷烧制最成功的,当数景德镇湖田、湘湖和胜梅亭等窑场,“影青”产品胎薄质坚、釉匀泽润,尤以湖田窑为最湖田窑青白瓷色釉纯润清雅,胎质洁白细腻,胎薄而坚实致密,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清澈如湖水,莹润似玉器,为青白瓷之冠,深得宋真宗赏识,他甚至不惜将自己号“景德”赐名这座江南小镇,诏命该地烧制御瓷,器底书“景德制”款据《陶记》记载,当时有窑三百余座,全镇“村村陶埏,处处窑火”,所产瓷器有“饶玉”之美称一时间,景德镇瓷器风靡天下,8省34县竞相模仿,形成了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青白瓷烧造体系清代蓝浦著《景德镇陶录》记载,此类御器“光致茂美,四方则效,于是天下都称之为景德镇瓷器”从此,天下皆知有“景德镇”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商品输出地,自隋唐以来,景德镇的陶瓷便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大宗的商品,景德镇与古代“丝绸之路”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景德镇宋代青白瓷,由泉州、广州两大商港出海销往国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宋代海外地理名著《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千百来,景德镇瓷器就这样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极大地改善和影响了瓷器所到之处的人们生活,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和人类文明互动的使者(题图为景德镇窑系白釉印花卉纹芒口碗)御窑厂瓷器王国皇冠上的“明珠”“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千不息的窑火,给景德镇留下了许多中国独一无二、世界绝无仅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御窑厂就是其中之一元代以前,御用瓷器基本采取“官监民造”监瓷官在湖田窑等民窑烧出的瓷器中,百里挑一进贡给皇宫,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瓷器被称作贡瓷或官窑瓷,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座官窑——浮梁磁局,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官方制瓷机构,专为元皇室烧造瓷器在浮梁磁局的督导下,大批的陶瓷工匠前赴后继来到景德镇,北方各窑的烧制技术也随着南下的工匠传到这里,景德镇制瓷工艺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随着高岭土的发现和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法”的广泛使用,使瓷器的烧制温度达到了1300℃以上,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温硬质瓷在景德镇横空出世不仅如此,当时一种在素白色的坯体上描绘图案的釉下彩技术,在景德镇也日趋成熟,造就了举世闻名的青花瓷。
清新明丽的青花瓷取代了元代以前的刻、划、印花等装饰技法,结束了我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的局面,中国瓷器装饰进入到釉下彩这个崭新的时代,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匠籍制度”明洪武二,公元,朱元璋在景德镇珠山设“御器厂”,派遣督陶官,为皇帝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从此,景德镇的制瓷中心逐渐由湖田窑转到市区御器厂凭借帝王之威势,汇集大批精通瓷业生产、擅长制瓷技艺之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用最好原料,对产品精益求精,景德镇制瓷工艺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瓷业规模空前庞大起来,“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已经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瓷业中心明代景德镇不仅官窑兴旺,而且民窑也很发达,出现了“官民竞市”的繁荣景象据史料记载,明代景德镇制瓷最盛时期有官窑58座,民窑900余座,瓷工10万余众,出现了“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的盛况,每日装运瓷器的“舟帆日日蔽江来”明永乐三,公元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景德镇瓷器,特别是青花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
当时不但海外商船相继来到泉州,派人到景德镇、杭州贩运瓷器、绸缎等商品,而且明代国内的不少大商人也大量装载瓷器等物出海销售,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景德镇瓷器,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出口货物,不仅为景德镇换来了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为景德镇瓷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景德镇赢得了“世界瓷都”的美誉清王朝将“御器厂”更名为“御窑厂”,督造也改派有品级、能办差的官员担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御窑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在发展前朝技艺的基础上,将各式传统瓷器的制造水平推向了巅峰,创烧并完善了珐琅彩和粉彩瓷,将中国彩瓷之美发挥到了极致从到,景德镇御窑厂,这家中国首屈一指的“国有企业”,历经两朝二十七帝,延续开办了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的资金,烧造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形成了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为代表的名瓷体系作为享誉全球的千瓷都,景德镇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的灿烂和辉煌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景德镇就已经把陶瓷做成了世界性的大产业,被英国李约翰博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始终将生产高档艺术陶瓷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高档艺术陶瓷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谓“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实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就是景德镇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的真实写照如今,御窑厂不同时期生产的精美陶瓷,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早已成为无价之宝这些传世珍宝的原产地——景德镇御窑厂,也因此被世人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题图为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镇馆之宝——三彩鸭形香薰)瓷博会景德镇对话世界的精彩平台今天,201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景德镇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英国、荷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陶瓷企业1万多名嘉宾齐聚瓷都景德镇,参展参会,盛况空前从以来,围绕“博览世界精品陶瓷,弘扬千瓷都文明”这一主题,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每一度的国际化陶瓷专业博览会经过的精心打造,瓷博会已经真正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陶瓷交流平台,也日益成为江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开放平台历届瓷博会,均受到国内外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共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0余家参展企业和采购公司6万多人的中外嘉宾与会,促成旅游观光人流量达191万人次,实现商业内贸成交额60多亿元人民币、外贸成交额10多亿美元,促进了世界陶瓷在商贸、文化、技艺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机遇,千瓷都景德镇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陶瓷产业发展振兴的步伐,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筑巢引凤”,吸引了欧神诺、乐华、金意陶、海畅、特地、东璟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陶瓷企业入园发展,并投资40亿元打造名坊园手工制瓷文化创意旅游景区;大力实施老街区、老厂区、老窑址“三老”保护项目,筹资42亿元建设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将景德镇千历史的文脉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助推城市经济、文化经济、旅游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千古镇和世界瓷都新形象……不仅如此,景德镇还借助瓷博会这一平台,积极与“一带一路”上的亚欧等十几个国家产瓷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合作——,瓷博会期间,景德镇市与友好城市荷兰代尔夫特携手展出了间两城瓷器交流的历史,迅速掀起了“蓝色革命”陶瓷展旋风;去,“蓝色革命——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陶瓷精品展和“蓝色革命:景德镇——代尔夫特陶瓷艺术交流联展”先后在广东东莞和景德镇举行,再续中荷两国陶瓷情缘,有力推动了景德镇与代尔夫特的陶瓷文化合作交流;12月,景德镇市代表团赴斯里兰卡、泰国、柬埔寨三国进行友好访问,并分别与马塔拉市、南邦府、磅清扬省签订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抢得了先机;7月16日至7月23日,景德镇市百余件精美陶瓷作品,亮相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陶瓷文化周”,旨在通过米兰世博之门,进一步加速推进我市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进程……一桩桩、一件件与瓷博会有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树立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的形象,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和爱好者慕名而来,仅来景德镇旅游的人数就突破了2500万人次瓷博会,不仅带动了旅游、服务、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力推动了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和传统陶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瓷博会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景德镇先后引进国内投资450余亿元人民币、境外投资10多亿美元,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推动了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的优化升级,陶瓷工业生产总值从的16亿元增加到去的291.6亿元,全市160多万人口中,有3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陶瓷行业瓷博会,正在成为瓷都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精彩平台!“丝绸之路”曾让景德镇名扬四海,“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也定将给景德镇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天下窑器汇聚”的繁荣盛景,将在千瓷都景德镇重现
行业资讯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行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