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窑是景德镇窑的原始品种,是从葫芦窑进化而来,因所烧的燃料为槎柴,故名又因窑身像半个覆着的蛋壳,别名蛋壳窑还因从窑前面观看,窑像蹲着的狮子,又得名狮子窑(一)源远留长产瓷区自“四山八坞”逐渐迁入景德镇城区时,第一阶段当是沿昌江西岸诗人郑廷桂在《陶阳竹枝词》说: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原注:中渡过河西有坯房匣厂,又为槎柴码头,争渡者日夜不息⑴。
槎柴码头,当为槎窑所用,“争渡者日夜不息”,道出了槎窑数量之多此外,还有同是清人沈嘉徵的“陶火烛牛斗”⑵,郑凤仪的“窑火通明两岸红”⑶,龚鉽的“满窑昼夜火冲天”⑷等,记的都是槎窑的盛况槎窑燃料是以蕨类狼萁柴为主,松枝桠为辅,在行将歇火的时候,有一个“赶余堂”的烧成工艺,这时候,为将余堂部位的瓷器烧熟,猛烧松枝,使火直通余堂,火焰在这里转折,冒出余堂之上的烟囱,这样的明火最旺时达2米有余,形成“火冲天”和“烛牛斗”的壮蔚景观槎窑形成的时间当是明代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说:“结砌窑巢,昔不可考,自元明来,镇土著魏姓世其业”⑸龚鉽的《陶歌》第二十二首原注中也说:“土著魏姓自元明来,世为结窑,实有师法,不同(一般)泥水(匠)”本书第六章《制坯烧窑辅助行业·挛窑店》也记述了魏氏专挛槎窑,余氏专挛柴窑的分工以及魏氏的衰落槎窑从明代起,直到清代中期,一直是它的黄金时期那时因它不断改革工艺,使烧成质量空前提高,于是实行“包青制”,即入窑之瓷坯包烧熟,未烧熟之嫩爽瓷不收柴钱,并入窑重烧,从而被称之为“包青窑”,就连御窑厂的贡品,也搭这种民窑烧成蓝浦记曰:“何谓‘包青’?盖凡搭坯入其窑,必陶成皆青品,有苦窳不青则另偿包烧者不独厂官器如此,即诸户搭烧亦然也”⑹据资料记载,同治间,尚有槎窑七八十座,仍处垄断地位由于槎柴蓬松,一般都存放在昌江河岸的墩头上,所以窑也建在靠昌江一带。
光绪十(),浮梁特大洪水,渡峰坑水位高达36.67米⑺,建在昌江沿岸的槎窑全部被冲毁从此,辉煌的时代告以结束。
后来虽经努力恢复,至光绪二十七(),也仅只28座⑻因为这个时期,原在槎窑烧制的品种,纷纷迁往柴窑,另一方面,细瓷迅速发展,粗瓷逐渐被淘汰,促进了柴窑迅猛增加,从而槎窑每况愈下。
民国初,槎窑有所发展,达到30余座,到20世纪代,满尺盘、七五寸、四大器等退出历史舞台后,槎窑的数量又迅速减少,只是成了烧灰可器的专用窑了。
代末,仅只有19座代,灰可器又迅速减少,槎窑失去了市场价值,至代初,全部消失,成了历史的陈迹
陶瓷历史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陶瓷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