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第一家国营企业——建国瓷厂
Home|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第一家国营企业——建国瓷厂

"(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市第一家国营企业——建国瓷厂,位于胜利路、迎祥弄、彭家弄、龙缸弄、罗汉肚等处,是明、清时期烧造宫廷御用瓷、官府用瓷和邦交礼品瓷的御窑厂(又称官窑)所在地建国瓷厂的前身是江西瓷业公司清咸丰五()御窑厂停办同治五()朝廷谋兴复御窑未成宣统二()由江西巡抚瑞征等利用御窑厂的厂房建筑,以官商合营方式,发起成立“江西瓷业公司”,贡生康达为经办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后,康达任国会议员主持江西瓷业公司公司的厂房和柴窑分布彭家弄、东司岭、薛家坞、罗汉肚一带,办公和门店设在御窑厂的彭家弄口其中柴窑分别为复兴窑、徐家窑、邑山窑、欠班窑等民国8-(1919-)江西瓷业公司曾一度兴旺,所出产品独著精良,“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但由于政局变迁和连内战,加之内劲不足,发展举步维艰,难以为继(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4月29日景德镇解放,千瓷都回到人民手中为了尽快恢复瓷业生产,中共浮梁地委认定江西瓷业公司属官僚资本,决定将其没收,成立全民性质的制瓷企业地委书记黄永辉亲自发动驻军指战员、机关干部和吸收的瓷业工人,开展生产自救活动于8月16日开始筹建“建国瓷业公司”,由地委、专署、军分区拨给一笔专款和大米作为恢复生产的资金150名工人在恢复生产中,自己动手修补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干疮百孔的瓷窑、东倒西歪的坯房,想方设法搜集原材料开国大典之前,即投入了生产,而且瓷器质量好,折青率高达97%中共浮梁地委、浮梁专署颁发了嘉奖令。

4月1日,正式成立“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公司在生产民用瓷的同时,承担了国家用瓷和省委用瓷任务5月份为中央政府外交部生产加彩茶具400套,6月份为中央行政办公处生产中西合并餐具18桌,为江西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生产茶具75套、餐具10桌至,建国瓷业公司接受了人民政府没收的1日商会会长、浮梁参议员、九窑公会头目等官僚资本,公司由9处坯房、1座柴窑,197名职工增加到24处坯房、3座柴窑、495名职工(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8月1日,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当时的建国瓷厂尽管仍然面临重重困难,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全厂职工发挥了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精神,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夜以继日进行义务劳动,检修厂房设备,挖“脚板”泥,取晒架圹那时没有固定工资,在食堂集体吃饭,卖了瓷器就发点米,大家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生产热情饱满,上下一心,渡过难关在三经济恢复时期,全厂总产量增长3.7倍,每平均增长率为92.8%。

至底,全厂有职工822人,资金占当时陶瓷生产企业资金总额的12.5%,成为当时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陶瓷企业产品由起初只能承做蓝边、二白釉普通日用瓷,扩大到能承做国家订瓷如苏联大碗等品种为全市公、私营企业作出了示范显示了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建国瓷厂抽调了十余名对颜色釉具有丰富经验的老艺人专事颜色釉研制工作,开始恢复明清御窑生产的颜色釉品种,因连砍伐,柴窑燃料松柴资源减少,建国瓷厂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首先进行窑炉革新,培养工人热工工程师10月,在市东郊凤凰山j工兴建煤窑,进行“以煤代柴”试验同时,成立了从产品设计、原料加工、成坯制作,直到烧炼成瓷的一座较为现代先进设备的新型工厂一建国瓷厂新厂,2月新厂投产11月,景德镇市电瓷厂和星火瓷厂并入,成立建国瓷厂第二分厂建国瓷厂新厂则改为第一分厂,整套生产工序,实行了半机械化、机械化操作,产量大幅度增长(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7月,第一分厂划出,成立“景德镇市宇宙瓷厂”同时,景德镇瓷厂、十九瓷厂并入,建国瓷厂已拥有3600多名职工7月15日,工人和技术人员试制全市第一台自动压坯辘轳车成功,生产效率成倍提高由于工厂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大大加强,各式品种造型已达200多个,承担了高档展览瓷、上海锦江饭店、南京金陵饭店等全国各大城市宾馆、饭店用瓷的设计、生产任务至,建国瓷厂集中了一批配制颜色釉,绘画青花、雕刻等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一支较强的技艺队伍迅速形成,颜色釉产品的生产得到高速发展不仅恢复了多停止生产的颜色釉品种,而且创新了一批高低温颜色釉,陆续运用在日用瓷、陈设瓷、礼品瓷、建筑瓷上20世纪代初,为满足国内人民对颜色釉瓷器日益变新需求,建国瓷厂组织了400多名工人进行技术培训,中高档细瓷比例增大到80%以上并且成立了成型试验组,颜色釉组恢复生产了薄胎、龙船等特种工艺瓷生产,创制出双万件花釉缸等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尖端产品“文革”时期,建国瓷厂正常生产秩序搅乱,划出部分车间、部门办螺丝厂、标准件厂、无线电厂,大批工人改行,不少传统颜色釉品种停产,技艺人员由180人骤减到19人。

7月,建国瓷厂与艺术、雕塑瓷厂精制成功8种造型的毛主席塑像、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建国瓷厂为南昌建设江西省“毛泽东思想万岁馆”烧制了一批琉璃砖和琉璃瓦(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市革委决定建国瓷厂迁到柳家湾建厂,因违背客观规律,只得停建,原厂区作业线被拆,恢复生产缓慢,企业损失严重。

至间,亏损额达180.71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建国瓷厂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适应国内外人们对颜色釉瓷需求的新趋势,建国瓷厂设技术开发部,从发挥企业优势着手,采取强有力措施,保名牌产品,创拳头产品,品种制作上,突出了一个“新”字,加强技术信息的收集和市场调研,成立试验组、美研室2月,在试验组、美研室的基础上,集中20多名有色釉配制特技的技术人员、大中院校毕业生和经验丰富的工人,成立了“颜色釉科技研究所”先后参与科研所工作的有谢胜旺、周乐康、曾勇、邓希平、洪厚福、姚永康、白海、丰禄如、王伟明、方文贤、张晓帆、戴新荣、陈作芳、任荣生、徐江云、王采、刘书仁、吴凤梧、余鹤筠等厂技术科设色釉组,由左冬苟、李其才、张喜苟、蔡生元、孙振东、丰禄如、张秋发、方平玺等负责颜色釉常规釉的配制同时,还成立了近200人专一生产颜色釉、高档仿古瓷车间,一方面采取有特技老师傅带徒传艺,另一方面选择勤奋好学的青工人培养,参与颜色釉和仿古瓷生产这一时期,技艺精湛的做坯工有张裕德、梁正生、周党旗、王炎生等;利坯工有任荣生、聂新牡、宗火仔、熊新林、孙金保、周玉良、丰水保、江德寿、孙圣顺、曾海林、周毛仔、梁水堂、陈国昌、梁有文、许新堂、吴万顺等柴窑把庄师傅有冯祖寿、余三满、冯祖传、冯宽生、曹广德、冯祖发和专烧颜色釉的胡家旺等。

这一时期,建国瓷厂传统高温颜色釉祭红、钧红、三阳开泰、郎窑红、美人醉,釉里红、茶叶末、宋钧花釉、乌金、玫瑰紫等十大品种得以恢复和发展颜色釉陈设瓷增加新造型已达120种,合格率高达80%(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20世纪代,建国瓷厂通过企业整顿,基础工作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通过了国家四级评审,质量管理获得国家、省、市三级合格证3月,在景德镇当地召开的旅游瓷看样订货会上,建国瓷厂展出的200多个品种中,有156个品种为客户们争相订购,其中多数为颜色釉瓷至,建国瓷厂连续被评为景德镇市和陶瓷系统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荣获qc成果发布奖,建国瓷厂从事颜色釉研制科技专业人员近30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55人产瓷达1200万件颜色釉等产品遍及国内外,行销日本、加拿大、美国、意大利和港澳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江西省轻工业厅优秀科技工作单位”奖,省、市经委与省、市总工会授予建国瓷厂“双增双节”先进单位,并被评为景德镇市“十佳单位”,江西省政府授予建国瓷厂“省级先进企业”,连续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代初,建国瓷厂设生产车间6个、科室部门15个、科研所1个,有职工1258人,生产厂区占地面积52439平方米,建筑面积55732平方米,主要机械设备有球磨机12台、榨泥机6台、练泥机6台、搅拌机3台、机压作业线7条、注浆作业线7条、隧道窑2座、柴窑1座、电炉6台、锅炉和余热锅炉4台等动力机械总能力1508千瓦,产瓷达1400万件(鸿永资讯,本文刊载于-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工艺美术成果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从代中期开始,建国瓷厂同许多国有陶瓷企业一样,由于多方面因素,逐步陷入了困境下半,建国瓷厂全面停产后,厂领导班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企业改革改制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全厂推行了企业深化改革工作采取划小核算单位,以一个班组、一条生产作业线或一条窑为实体,优化组合,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厂部收支难以平衡,还是只能依靠政府的解困资金艰难维持8月,建国瓷厂率先在全市陶瓷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试点在市委、市政府、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指导下,在两个月时间内经过一系列扎实的工作,顺利地为全厂职工置换了身份建国瓷厂历经了60个春秋,完成了企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承载着历史的重负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规划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省陶瓷工业公司的要求,建国瓷厂转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着力打造“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迎来新产业的曙光。

更多现代陶瓷

现代陶瓷分类很多,下面是其他类别的现代陶瓷 :

其他周边及相关: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鸿永瓷板画-微信联系方式
陶瓷优选